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作品好坏谁说了算——陈志泽散文随笔集《沉吟》选读

(2023-02-17 10:17:32)
标签:

文化

分类: 散文

作品好坏谁说了算

——陈志泽散文随笔集《沉吟》选读

 

一篇作品出来了,就有个好坏的问题。常常听到这样说,这篇作品某某权威如何赞扬,肯定好。一般说来,权威说好是差不了。可如今把白的涂成黑的,把东拉到西的事并不少见,权威的话也不一定就可靠。

那么,作品好坏评委说了算?我当过评委,扪心自问,我也有不准确的时候,特别是当主持评奖的头儿一锤定音,就不好再认真评议了。遇到交情深的作者,评奖之秤也容易翘高。还有这样的怪事,明明作品不太好,偏偏有好几个评委说好,不该得奖的作品就是得了。

作品好坏编辑说了算该是有点道理了。编辑认为不好,不编,你的作品就发不了。但编辑也是大活人,大活人就难免会有失误的时候,或因为稿太多难以每篇都看得细,偏了。

我有个企业家朋友,文学创作起步较晚,但为人很好,捐资慷慨,还刻苦努力,作品屡屡得奖。没几年功夫,名家评论如潮,吓人的职务满天飞。其实却是创作每况愈下。道理很简单,商务繁忙,投入少了回报自然也就少。我几次婉转地劝告这位朋友,写得少些,注意质量,没有用。甚至有被误解的可能,只好从此禁声。
我吃文学创作的饭时间较长,深知好作品都是难产的,产出来后还要反复改。潘旭澜教授一句话我一直牢记:作品要改到实在无法再改了才拿出来。我比较好的散文诗就都是改出来的,晚上睡不着常常是因为想修改的事,为了逮住一些词句,我会一骨碌爬起来,将它们从头脑里搬到纸上,有时甚至干脆跑到书房打开电脑,改好——可也有悲惨的遭遇——白天再一看,全都删掉。改得急也不行。

前些天连续参加两场作品讨论会,大家都说好话,我却说了坏话,会后有人对我说:你说得准,是应该说说缺点,不能只说好话。我回答他:你当好人,我当坏人

作者能听到批评的意见其实比一味听好话更受益。

夏衍说过:我们不该把批评家当作敌人,而应该把批评家当作诤友。除了批评家,更有亲近的人、知心的文友,他们中有的是应该当诤友的,这些人的批评效果比较好,应当尽到责任。当然,关键还在于作者要有冷静思考、虚心接受的态度,切勿将忠言当成耳边风,甚至产生反感。旁观者清,我每有新作必然要先请老伴找毛病,还真管用。

著名散文家何为曾说过,作品要过三关:编辑关、读者关、时间关。你过了吗?编辑这一关过了,发表了,亲朋好友一片喝采还不算,还要过读者关。那些不认识的、有高素养的,不带感情因素的读者,他们说好你才能心安,但说到底还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作品好坏谁说了算?最终还是要靠自己把握,这是根本。一个善于不断总结自己的作家,哪怕好话听得再多,也一定能找出自己的,扬长克短,看到发展的前景。

                                   (原载《福建日报》20183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