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点评陈志泽散文诗

(2021-11-28 10:22:25)
标签:

文化

分类: 评论

点评陈志泽散文诗

周恩来的马灯

陈志泽

墙上一盏精神抖搂的马灯,
   
还同当年那样等待着随时跟随着主人奔突驰聘……
   
伤痕累累。风雨雷电肆虐疯狂,却掐不灭一朵跳荡的灯火!
   
一只流萤洞穿如铁的黑暗。
   
一颗星火撩破漫漫雨帘。
   
这一盏周恩来的马灯,多少次荒原中探寻革命的水源,发现闪光的种子;多少次照亮突围的缺口,映红军事地图上祖国的一角角江山。
   
融尽夜色,曙光从灯里跃上天边。
   
遵义会议是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的灯,灯火永远明亮耀眼!
   
我放慢脚步走近,仰视着,轻轻捧接它的缕缕光辉,珍藏心头……


李福登点评

陈志泽的散文诗我是第一次读到,包括他的名字。但这并不妨碍我喜欢他这组散文诗。在《散文诗世界》20116月号的建党九十周年特别专栏里,他的作品摆在首位。而这章《周恩来的马灯》便是他这十章散文诗中的主打。

    诗人以周恩来总理常用的马灯切入,用伤痕累累来突出马灯不堪回首的过往,这过往里,虽然风雨雷电是多么疯狂,但马灯没有被掐灭,因为它有着不败的信念——这源于它的主人对革命的坚定与执着。而正是这伤痕累累的经历,令人对马灯的主人周恩来所走过的革命旅程充满了钦敬与仰望——如铁的黑暗里,总理用他那流萤一般的灯火,点燃更多更远的散布于中华大地的革命火种,点然中国革命路上的每一个转折点。这一盏马灯,对于总理,对于中国革命,对于水深火热中的中国人民,不亚于一枚耀目的太阳。诗人陈志泽以区区两百字的短小篇幅,为我们再现了一个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人民好总理的光辉形象,也赋予了原本在旧中国的民间最为普遍的马灯以特殊的意涵。
    
窃以为,陈志泽这一章散文诗,精焊中见神韵,简约里有风骨,因此忍不住写下这几个读后的文字。

                                                         (选自网络)

一句话

陈志泽

 一句话,穿越岁月的九重天,降落在我的心中。那是从天堂里投射的一缕慈爱的亮光。

一句话,似幻还真。那是从一个肺腑里升起,直抵我灵魂的一丝羞涩的风。

一句话,是一串震天的雷,在我的心底炸开永不凋谢之花。

一句话,能点燃一场火,能带来绵绵春雨,能融入我行走的步点,能吹送我飞上长空。

一句话,早已飘失在岁月的烟尘里,却又在某个时刻突然响起。

羸弱的人生,幸亏常有一句话扶一扶,走一程……

 

一鸥点评

 不就是一句话吗?作者却想象出那么多情景。不同的一句话具有不同的象征义,作者却只有微妙的暗示并不道明,因而独特和有味。

从天堂里投射的一缕慈爱的亮光”也许指的是已去了天堂的父母亲曾经的一句充满爱的话。“一丝腼腆的微风”似乎来自一位女性,也许是情话,而“一串震天的雷”是不是一句强烈的振聋发聩的开导?还有其他的能导致“火”“ 春雨”,能指引“我”行走或高飞的一句话……在作者笔下都很神奇,很耐人咀嚼、耐人体味。细想,每个人何尝没有这样的永生难忘的“一句话”,作者正是从人人“心中有”的一句话,抽绎出“笔下无”的哲理,给人以思想的启笛和真善美的感染。

作品的结尾升华了题旨,一句话竟然能为“羸弱的人生”“ 扶一扶,走一程”,它的宝贵与美好不言而喻,化虚为实的手法凭添了浓浓的诗意。

 (选自《冯站长之家》“一日一诗”)

                                       

                                        当对得起每一声心跳

陈志泽

 静夜里,猛然听见自己的心跳声,这是上帝在重重地叩击我的灵魂。

心脏每分每秒这样下大力气坚忍不拔地跳动,这是上帝不变的恩赐。

只有生命的列车到站了,轰鸣的发动机才寂静下来。

心跳每一声都迸溅着血,都激荡着血的波澜,都催促着生命的车轮滚滚飞驰。

那么,毫无疑义,当对得起每一声心跳……

 

一鸥点评

 

生命是上帝的恩赐。但是上帝并非将生命白白赐予人,他每时每刻都在“重重地叩击人的灵魂”。诗人陈志泽在静夜中听见自己心跳所引发的联想,让读到《当对得起每一声心跳》的每个人不由得一惊。感恩生命的来之不易,反思生命存在的价值,将属于个人的生命,推向更加深远的人类生存意义,陈志泽的这首短章,在文字之外有着太多的潜台词,足以让我们一再咀嚼。

(选自《冯站长之家》“一日一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沉吟三章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