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灶与磁灶窑址
(2021-09-26 10:04:00)
标签:
文化 |
分类: 散文 |
磁灶与磁灶窑址
陈志泽
现在已很难见到有一定年岁的磁灶陶器了。某日到乡下,一位农民朋友招待我用餐,从碗橱里取出一块陶碗,又放回去,换出一块精细的白地花磁碗。我眼尖,急忙喊住他。那陶碗正是我时常怀念的那种。我满怀喜悦地把这碗放在饭桌上注目细看,又把它拿起,在股掌中轻轻抚摸。我又重见昔日熟悉的陶瓷的风韵了。友人的那一餐饭,因了我用的是地道的磁灶陶碗而别有滋味。
我的童年在磁灶度过,那种独轮车上载着特大水缸或大大小小陶器从蜿蜒村道走向远处的景象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我喜欢到陶瓷作坊看师傅们做泥土坯子,更喜欢看泥土坯做好晾干后送进窑里而后的“烧窑”。知道快出窑了,会和伙伴们带着用浸湿的纸包好的地瓜,埋到从窑里扒出的陶瓷垫底的滚烫沙堆里,不一会,地瓜的香气就从那沙里透了出来,让我们这些野孩子狼吞虎咽快活一番。最深刻的印象是这个乡村遍地都是破碎的陶片。就是这种破碎的陶片磨砺了我的赤脚,磨掉我的娇嫩。磁灶一带农家建房屋用这种陶片掺和泥土舂墙,这种墙就极坚固。墙大都不抹灰,同泥土相调和的错杂的陶片裸露着,而又经过风雨的冲洗,格外的清晰。这样的墙沉积了太多的岁月,凝望它令人觉得沉重;这样的墙又具有一种历遍大千的沧桑感,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韵味。这里远销四面八方,甚至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出洋的陶瓷制品就更是令人难忘了。说来有点神,梅溪的景物和梅溪映现的两岸风光都流进了陶窑,融入了一件件陶器了?你仔细观赏吧,这看似粗糙、简陋的陶器,常常会在你的目光下显示出一些奇异的图景,令你击节赞叹。就说我那回在乡下用饭的那一种陶碗吧,制作时陶工拨转它,在它的碗壁上留下的宛似流水的细细的波痕里,竟然朦朦胧胧可看到游鱼唼喋、草叶飘浮!偶尔一滴没散匀的釉,恰似一枚夕阳那么浑圆、光亮!更令人惊讶的是,你看着看着,仿佛能听到乡村歌谣从那里飘出……
磁灶也产各种小陶具。父亲当年在镇里开设诊所,研药的陶臼,盛药水和药膏的陶瓶、陶盒,就都在本地随时订做。家里至今还存有这些“文物”,偶尔找见它们,便觉得有药香扑鼻,引起连翩浮想。当年父亲的辛劳又映现在眼前。陶具的憨厚朴实,严谨与耐腐蚀,其实与父亲与所有劳动者的品格一样,你愈是凝视它愈是要从心里发出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