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评散文诗《大河的苦闷》
(2020-08-10 15:43:19)
标签:
文化 |
分类: 评论 |
大河的苦闷
隐鸣
他苦闷极了。他梦想化为洁净的水,梦想着仙境似的肃穆与静止,梦想着不再疲倦地奔走,梦想着像明镜一样清澈,可照着许多游人快意的微笑。
然而,他又厌恶这些很美的梦。
他总是固执地爱着自己不息的沸腾,总是爱着自己追求大海的狂妄,总是爱着自己和高山峡谷搏斗的呼啸,甚至总是固执地爱着自己的混浊,奔流着的混浊,跳动着生命大脉搏的混浊。
他知道他的混浊打湿过河岸,然而,这混浊也灌溉过田野,养育过黄黄绿绿的新鲜与繁荣。
他知道有奔流就有呼啸,死亡总是静悄悄的。
他知道有奔流就有泥沙,死亡总是苍白而干净的。
他苦闷极了。然而他已不再苦闷,他知道唯有不息地奔流,才有超越高山峡谷的壮观,才有明天无边无际的壮阔……
隐鸣的散文诗深得散文诗作家和读者的喜爱,主要原因在于思想的深度与亮光,浓烈的抒情与意象的丰满。
学者独特、精辟的见解融入散文与诗的完美结合之中,使得他的的散文诗往往多元、深刻,引人思索,受到思想和哲理的启迪,得到诗美的享受。
我们来读他的《大河的苦闷
作品一开头就写河流“血液是混浊的”、“过于狂妄”、“日夜不停地呼啸”、“染污两岸的土地”,把河流的不“纯粹”、不美好,甚至“狂妄”的形象揭示出来。河流自己也“苦闷极了”:“他梦想化为洁净的水,梦想着仙境似的肃穆与静止,梦想着不再疲倦地奔走,梦想着像明镜一样清澈,可照着许多游人快意的微笑”,梦想着得到人们的称赞和自己的幸福,却又直言不讳:“他又厌恶这些很美的梦”。这样的河流复杂、矛盾的性格刻画得非常鲜明、形象。
“他总是固执地爱着自己不息的沸腾,总是爱着自己追求大海的狂妄,总是爱着自己和高山峡谷搏斗的呼啸,甚至总是固执地爱着自己的混浊,奔流着的混浊,跳动着生命大脉搏的混浊”——河流还是“爱着”自己固有的品行。作者进而形象地诠释了河流的“狂妄”、“呼啸”、“混浊”等的特性,把河流的形象刻画更加深厚、丰满、复杂。
作者笔下河流的“苦闷”,无非是因为他必须顶着种种的非议行走,这就是作品立意的精深所在,河流“苦闷”的,其实正是他的超凡脱俗、超越常理之处。
作者笔下的河流其实正是象征具有远大理想、宏伟追求,具有某种大智大勇的有骨、有肉有血的战士、改革者、劳动者、思想者。
作者表达自己的思考和爱憎,抒情浓烈。
“都怪他的血液是混浊的,都怪他过于狂妄,都怪他日夜不停地呼啸,都怪他染污两岸的土地”,一连串的“都怪他”把河流蒙受的指责和可能出现的缺点表达得既微妙又宽容,甚或不忍、同情、理解。
“他总是固执地爱着自己不息的沸腾,总是爱着自己追求大海的狂妄,总是爱着自己和高山峡谷搏斗的呼啸,甚至总是固执地爱着自己的混浊,奔流着的混浊,跳动着生命大脉搏的混浊”。一连串的“总是”、“爱着”的抒情,把河流的性格特点形象地凸显出来。
“他知道有奔流就有呼啸,死亡总是静悄悄的。他知道有奔流就有泥沙,死亡总是苍白而干净的”。一连串的“他知道”,深情地描画了河流的深邃、透彻与不同凡响。
“他苦闷极了。然而他已不再苦闷”,作品矛盾统一地把河流的形象刻画得既真实又动人,闪耀出辩证唯物论的光彩,拨动了读者的心弦。
“唯有不息地奔流,才有超越高山峡谷的壮观,才有明天无边无际的壮阔”。结句显而易见是河流的坚定信念与战斗宣言的诗意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