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晋江的散文诗与散文诗的晋江——晋江散文诗集《诗意晋江》序

(2019-12-11 08:38:38)
标签:

文化

分类: 评论

 

晋江的散文诗与散文诗的晋江

——晋江散文诗集《诗意晋江》序

陈志泽

    晋江是一块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的神奇土地,这里到处都有美的呈现,四季如春的诗情画意给予散文诗创作太多太多的灵感,诗人们为了将这一块土地演绎得更飘逸、更细腻些,就走近了散文诗;散文作家们不满足于从容叙写历史与现实的图景,在满腔激情不吐不快之际,也走近了散文诗。

法国理论家丹纳以为:某一地区的自然气候不仅左右着各种生物的生长,也对人的精神世界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从而形成一种精神的气候。

在晋江这一块土地如同丹纳所说“精神的气候”的影响与孕育下,表现对于晋江乡土的热爱和刻骨铭心的乡土生活的体验,是散文诗集《诗意晋江》的最大特色。

王忠智的《晋江本色》、任剑锋的《晋江思绪》、吴谨程的《晋江人》等都体现这一特点。这一部分的作品以及许多作品中这一方面的内容不胜枚举。

晋江这一块神奇的土地不但在宏观上得到深刻而诗意的表达,更有许多作品微观地,多角度、多方位地冷静描摹和充满激情的抒写。

李灿煌的《晋江,流向天外去》等一些作品是壮美、深情、绚丽的“面”, 而抒写五里桥、五店市、深沪海底古森林、围头湾等许多作品是极富诗美的、闪光的“点”。

围头湾的风景吸引作家诗人多情的目光,思索的飞絮、历史的反思、时代巨变,现实的图景在作品中相互交融。

蔡飞跃在《“八二三”战地公园》里看到的是:“地下深处,坑道蜿蜒曲折,无边的静止蕴含循序渐进的旋律。公园之上,花树丛中,开国元帅朱德题字的安业民纪念碑,站成醒目的标志,提升人们仰望的高度。”

作家、诗人的慧眼发现晋江的多元、深邃与丰富,诗情画意与思想哲理的蕴含,使这一类作品显得既多姿多彩而又深刻、厚重。

任俊国的《光明与草庵同在》抓住一个“草”字做文章。“草庵无草/春风唤不回/早年的草,被一个朝代收割了。”突然笔锋一转:“草庵终成摩尼教唯一,终成遗址。然思想不灭,光明和智慧就在。”草庵无草,但思想不灭,小小的跌宕起伏,哲理就出来了。

刘志峰这样写衙口:“衙口,有一弯半圆的月亮。她深情的目光,洒遍海角天边/她在海峡的西岸,五千年的林涛浪涛,夹杂着一位母性的叮咛。她在海峡的东岸,三百年的风声雨声,轰响开一个又一个时代的沉吟。”(《衙口,守望的家园》)以月亮作比,以月亮的目光,引出历史的断片,意蕴深厚,耐人咀嚼。

写历史的晋江,也写现实的晋江,把二者链接起来,写出具有纵深感的深厚、隽永的晋江是本书又一个特色。

王忠智的《晋江本色》以磅礴的气势抒写晋江的历史并在作品的第五部分一脉相承地赞美晋江的今朝。李伟才的《文化地标》《绿洲公园》《罗裳山读书公园》则更侧重叙写晋江现实的文化生活,表现一个文化人的观察与感受。

黄志雄的《寻找草庵里的草》将“草庵里的草”联系到“海丝的新征程,颇具新意。

王忠智的《倾听吴鲁》通过场景的创造,烘托与再现了历史的风云、刻画了人物的性格、形象,从纷繁历史剪辑出来的细节让读者真切感受到一个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的形象、他的经历与人生,受到强有力的艺术感染。

吴明哲在《围头湾印象》里创造了围头湾的独特意象:也许,此刻围头湾累了——/她一手扶着金井,一手扶着金门,轻轻地坐了下来”/围头湾为什么累了,沉重的历史压的,她终于“一手扶着金井,一手扶着金门,轻轻地坐了下来”而当新的历史启程了,她又成为“一滴晶莹的泪水”者创造的意象承载了巨大的思想容量,富有诗意而又十分厚重。

 

(压缩稿发表于《福建日报》20171121日,《诗意晋江》由李伟才主编,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