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阿莱桑德雷·梅洛《老人和太阳》

(2018-10-16 18:31:47)
标签:

文化

分类: 评论

读阿莱桑德雷·梅洛《老人和太阳》

陈志泽

 老人和太阳

(西班牙)阿莱桑德雷·梅洛

 

他已经活了很久。

   他靠在那里,老态龙钟,靠着一根树干,一根极粗的树干,在迟暮,在夕阳下山的时候。

   那时刻,我正好路过,便停下脚步,把他端详。

   他老了,满脸皱纹,那双眼睛黯淡甚于忧伤。

   他靠着树干,阳光先朝他移来,轻轻吞噬着他的双脚。在那儿,像蜷缩着,停留了片刻。然后上升,把他沉浸,把他淹没,

   缓缓地从他那儿移开,把他和自己的美丽光芒合成一体。

   啊,年老的生命,年老的存在,他在溶解!

   整个的火,悲哀的历史,皱纹的残余,受侵蚀的皮肤的痛苦,

   正怎样地啃啮自己,毁掉自己!

   像毁灭性洪流中的一块岩石正在渐渐消蚀,

   向最响亮的爱屈服,

   老人就这样,在那静寂之中,慢慢消失,慢慢退隐。

   我目睹着强大的太阳怀着深深的爱恋慢慢把他吞下,叫他长眠。

   就这样一点一点把他带走,就这样在自己的光芒中一点一点把他溶解,

   像一个妈妈把自己的孩子温柔地重又抱在怀中。

   我路过,我亲眼看见了他。可有时候我只看见一点最微妙的残余。几乎不是生命的最微细的痕迹。

   留下的只是这个,当那深情可爱的老人成了光芒,像世间其他无形的东西

   随着夕阳的余晖无比缓慢地离去。

(选自《心的历史》)

 

阿莱桑德雷·梅洛(1898-1984),当代西班牙最负盛名的诗人之一。曾获诺贝尔文学奖。

如果说《老人和太阳》开头的一段只是一个背景的交代与铺垫的话,接下来则是越来越独特、越来越精彩的观察、感觉与判断了。

    人是要老的,最终渐渐地走向死亡,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现象。屠格涅夫认为老人应该回到记忆中去,不要朝前看。中国唐代诗人李商隐却感叹“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当代散文诗人王尔碑以为“你认识自己太晚了”。而这一篇散文诗表达的是悲壮与辉煌,各得其妙。

能否这样解读,作品中老人太阳一对意象,老人代表人类及一切生命体,太阳则隐喻宇宙及其法则。

阿莱桑德雷写“阳光先朝他移来,轻轻吞噬着他的双脚。在那儿,像蜷缩着,停留了片刻。然后上升,把他沉浸,把他淹没”,似乎隐喻人的生命的发育成长直至死亡的过程,轻盈而优美,也透出些微无奈与悲凉。作者通过夕阳的光照表现其逐渐下降,含蓄、微妙、形象而充满诗意,达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缓缓地从他那儿移开,把他和自己的美丽光芒合成一体”,作者笔下老人的形象刻画得十分动人,并与其象征义高度吻合,语言极其精练、准确和美丽。由此发出的“啊,年老的生命,年老的存在,他在溶解” 的叹息:也就自然、优雅、动人!“像毁灭性洪流中的一块岩石正在渐渐消蚀”一句极具提炼功力与意象创造的非凡,更绝。“毁灭性洪流”象征生命的流失,而“岩石正在渐渐消蚀”象征生命流失的结果,二者在“洪流中”的连接与融合非常形象、恰切和富有诗意。

作者把死亡视为人向自然的回归,作品中出现的“太阳怀着深深的爱恋慢慢把他吞下,叫他长眠”、“一点一点把他带走,就这样在自己的光芒中一点一点把他溶解”和“像一个妈妈把自己的孩子温柔地重又抱在怀中”,就不但毫不悲观厌世且美好优美,富有哲理,动人心弦。

与其说我们是在欣赏一篇散文诗佳作,不如说,我们在聆听一位智慧的哲人在讲述生命有限与无限的辩证关系,在聆听着一曲自天而降的深邃动人的梵音。

(原载菲律宾《商报》“中国作家作品选粹”第285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