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中国巡回赛球员的尴尬之路

(2011-03-04 19:14:21)
标签:

转载


我还是支持肖老弟!
老兵队的哥们啊,中高协没您这么善良天真。
职业扩容的目的不是为了加快推进高尔夫的职业化和发展,可能有多收钱的嫌疑。让你成职业本来就是叫你交钱的,怎么可能还给你发训练津贴呢?
引入这么多老外绝对不是改善国内职业环境,表现的繁荣才是中高协要的政绩!政绩比职业们的死活那个重要?这根本就不是问题。
即使引入老外,去年的方式也是可以接受的,比如常年在中国教学训练的老外才有资格成为可能的中巡球员。这样老外的高水平可以带动国内职业的水平提高。并可以把他们的经验传给更多的小朋友和年轻人。

    http://s3/middle/5974d342g9d91acf1ebc2&690

    昨天一到美视五月花球会,就被球会的老总K了一顿."肖啊,你不够努力啊!如果你能有某某那样,我相信冠军早拿了".听了领导的话,除了嘿嘿讪笑外,无言以对!

    某某是北京的一选手,今年好象29岁,转职业两三年了.每年的冬天都会到海南来练球,在美视酒店一住就是三四个月,每天起早贪黑的训练.经常可以看到他一个人在默默的埋头苦练,跟苦行僧差不多.跟十年前的自己其实非常相似,年龄和刻苦的劲头完全一致.今年的年三十他是在美视球会过的,大年初一早上八点钟已经出现了在练习果岭上.所以给美视的领导们留下了不能磨灭的印象.

    如此刻苦的选手在我等的想象中应该会是个成绩不错的选手,可是现实很残酷.去年他的排名是三十出头.全年的奖金收入只有税后四万多块,麓山的同一亚洲晋级了,但是排名很靠后,参加了韩国的比赛,没有晋级.一年的收入基本是负资产.

    看他训练的过程,感慨之余,和他探讨过中国选手的问题所在.一致认为是经费的问题制约了大部分球员的发展:没有比赛经费;没有请教练的费用.也许是靠着平时教学的收入去支付比赛的费用让他对每一场赛事寄予了更多的期望,无形会增加了更多的压力.结果十几场比赛只收获了四万多的奖金!令他最难过的是有两站比赛,河南思念和珠海金湾的比赛因为没有比赛的费用而没有参加.问到他对以后的期望,他倒是很坚定:我一定能打出来.

    今天是中国职业锦标赛资格考试的第一天.看了网上的消息,居然有两百多人参加.开放了四十个名额给外籍选手.韩国和台湾的选手蜂拥而至.可以想象2011年中国巡回赛的竞争将会是多么残酷.和他谈到这个情况,他的心情变的很黯然.这是一个他不能改变的现实.引进外籍选手的竞争,无疑会促进整个赛事未来的良性发展.但是本土的职业球员将有更多的人就要面临不能晋级决赛,赢得奖金的压力.或许在一段不短的时间内,国人要面对成绩榜的尴尬,排名靠前的全是韩国人或是其他外籍选手.毕竟现在的差距是无法忽视的.

    中国的男子赛事,总奖金基本在人民币100万-130万之间,单站比赛即使晋级决赛排名不靠前还是要亏本的.到了年底,年度排名不进前三十基本也是赔本的.一个巡回赛如果超过80%的选手入不敷出.不知道是否能算球员的悲哀.而女子赛事总奖金只有5万美金,注定超过90%的选手是赔钱打比赛.打的多赔的越多.直到失去信心直至失去兴趣.有再多的场次又有多大的意义?奖金最高的比赛,韩国选手一来,居然前二十里也难找本土选手.而5万美金的比赛,人家连参与的兴趣都没有.是否说明了一些什么?

     中国高尔夫俱乐部<球会>的迅猛发展是其他国家无法相比的.但是就高尔夫的竞技水平的提高来讲,却是不相衬的.球场多了,职业球员的生存环境却并没有得到更好的有效的改善.我想这就是中国职业球员的尴尬之处吧.

衷心期望能有更多的人更多的企业能关注职业高尔夫运动,为此献砖添瓦,奉献爱心,来共同促进中国职业高尔夫的蓬勃发展!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