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美的电影绝对是与时俱进的。
我们通常把信息技术理解为计算机、网络及软件等等这些目前塞满我们眼球和耳朵的东东。但从广义来说,在那些高高在上的技术从美国国防部的实验室和MIT的计算中心走入社会以前,广播电视才是人们获得信息的最普遍的方式,从水门的爆料到美英喉舌对东欧那些伸长脖子看铁幕另一边风景的人们。
好莱坞的制片人们都是些嗅觉灵敏的家伙。当他们感觉到大家的生活有些什么新的东东时,他们总是要把他演义一下与大家分享,在大家感到这就是我们愿意看的,既是梦想又是生活!他们则悄悄地把电影票钱塞进腰包。
下面主要为大家介绍三部电影,在我看来他们代表了信息传播技术的三个时代,当然除了里程碑意义外,他们也是精品欧,尤其前两部!http://emoticon.juziyue.com/smile.gif
第一部《西雅图不眠夜》,英文名称Sleepless In Seattle
这部电影描述了一位拖油瓶的中年二锅头与一位名花有主的知性美女那通过无线电波传递的爱情。
由大明星汤姆.汉克斯扮演的山姆自妻子病逝后就一直带着8岁的儿子乔纳默默地生活着。他谢绝了朋友的安慰和再婚的介绍,他相信真正的爱只有一次,他永远不会再找到象前妻一样的女人了。为了调整心情,他决定离开芝加哥到西雅图去过一种新的生活。
一年半以后。巴尔的摩的一位女记者安妮(我最喜欢的梅格.瑞安扮演)与男朋友沃尔特订婚了。她决定去华盛顿和男友一起过圣诞节。在汽车上,安妮打开收音机听情感热线,正好听到乔纳打电话要求给爸爸找一个妻子(真是个孝子啊http://emoticon.juziyue.com/beam.gif)。山姆对儿子的举动十分生气,但在主持人的耐心劝导下,他讲述了自己的心结:他知道乔纳需要一个新妈妈,但他明白再也找不到象原来那样完美的家了。
安妮被这个伤感的故事深深触动了。过完圣诞,安妮回到办公室时,发现几乎所有的同事都在谈论这件事。传说有2000个女人想和山姆取得联系(羡慕啊http://emoticon.juziyue.com/touched.gif)。安妮拼命告诉自己她爱着的是男友,可总在想着那拖着油瓶的二锅头。
二锅头在同事的劝说下,决定同一个叫维多利亚的女子见面约会。而安妮每次听那节目录音都感动得热泪盈眶(真是个天真的姑娘!http://emoticon.juziyue.com/smile.gif)。她终于写信去约山姆情人节在纽约帝国大厦顶楼见面。乔纳认为维多利亚不适合父亲,却对安妮的来信很亲近(小油瓶的品味和我很相似嘛
)。安妮以做报道为名来到西雅图,正看见山姆迎接好友苏茜,她误认为那是山姆的女友而放弃与山姆见面,两人只打了个照面。安妮回来后,决定彻底放弃这种古怪的感情去爱沃尔特,而不再理会那个约会了。
由于山姆并不打算去纽约赴约,乔纳偷偷地上了飞机,独自来到了纽约去见那个“安妮”。但他却找不到安妮。而安妮在经过认真考虑后也将自己这一段时间的感情经历告诉了男友,并将戒指还给了他。男友早已觉察到她的变化,他平静地接受了分手。山姆知道乔纳独自去了纽约,也赶了过去。天黑时,山姆终于在帝国大厦顶楼找到了苦苦等候的儿子。安妮终于决定去赴约会,但她赶到时只看到了一只帆布背包。正在此时,故意留下那只包的乔纳拉着父亲又回到了这里。双方一见面就立刻明白了对方是自己要见的人,也正是自己内心中所希望的伴侣。乔纳伸出双手,一边牵着父亲,一边拉着安妮。从此。一家人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http://emoticon.juziyue.com/wink.gif
这部电影拍摄于1993年,以一个广播电台栏目为线索讲述了一段奇特的爱情经历。
以下是该电影海报图片。
http://s16/orignal/59026351ta1e87accb6bf
第二部《电邮情缘》英文名称You've Got Mail
这部电影出品于1998年,正是Internet技术开始大行其道的时期,反映的正是最普遍的Internet应用e-mail。
在纽约人文气息浓厚的上西区,凯萨琳-凯莉(梅格-瑞恩饰)经营一家温馨的小书店,书店继承自母亲,已有四十年的历史,是附近街坊生活的一部份。没想到就在隔街,一家大型的连锁书店开张,各种折扣、多功能卖场大大危及到小店生意,而大书店的老板乔福斯(汤姆-汉克斯饰)自然成为凯萨琳-凯莉的眼中钉。
乔有一个能干的女友帕特莉西亚,凯萨琳凯莉也有一个匹配的男友法兰克。他们原以为已找到人生伴侣,虽然两人白天时时斗法,但却是夜深人静时电子邮件的最佳笔友。
两人在电脑中互通心事时,殊不知对方就是平时自己最憎恨的人。这对网路恋人在结束各自的恋情后,终于协议要见面了。但好奇的本性驱使乔怂恿自己的好友先去约好的地点偷看一眼,结果发现,心仪的网路情人,竟是死对头凯萨琳。当然乔并无赴约,让面临关门大吉又无人可靠的凯萨琳怅然失落。但乔也开始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认识凯萨琳,只是,乔要如何让凯萨琳知道,其实他就是那位神秘网友。
最后...,当然两人又幸福地在一起了。http://emoticon.juziyue.com/wink.gif
这部电影非常经典,被广泛模仿,国内国外有多部电影采取了相似的内容,不过在某看来,全都是东施效颦而已!
依笔者看来,这部电影反映了以下当时的事实:
1. 互联网技术已开始深刻地影响我们的生活,两人在毫不相识的情况下进行深入交流
2.
全球化时代开始了,小书店被大型连锁书市吞并是必然的
3. 汤姆-汉克斯和梅格-瑞恩的表演更棒了。
电影海报图片如下:
http://s11/orignal/59026351ta1e87afccdfa
第三部《社交网络》The Social Network
如果说第一部反映了前互联网时代;第二部反映了互联网的Web
1.0技术时代,即互联网使用者从网上获取内容;那么这第三部电影则反映了互联网的Web2.0时代,即互联网上的每一个用户不再仅仅是互联网的读者,同时也成为互联网的作者,由被动地接收互联网信息向主动创造互联网信息发展,从而更加人性化!
故事从2004年哈佛大学二年级学生马克·扎克伯格在大学宿舍里启动Facebook开始,讲述这个电脑奇才如何将一个校内交友网站变成注册用户数量高达2亿的社交网络霸主。
电影2010年上映,作为一个故事性的纪录片,这部电影虽然节奏鲜明,技术先进,制作精良,但从故事性和艺术性来讲,远远不能同前两部相比,至于演员,在我看来,很少演员能同汤姆-汉克斯那样的老戏骨相比,很少女演员能展现出梅格-瑞恩那样甜美的魅力。
电影图片如下:
http://s16/orignal/59026351ta1e87b18215f
http://s1/orignal/59026351ta1e87b3b5980
http://s5/orignal/59026351ta1e87b568b24
http://s3/orignal/59026351ta1e87b6ac1b2
http://s3/orignal/59026351ta1e87b83d482
以上三部电影均在www.verycd.com处能够找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