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赵岐字邠卿,是京兆长陵人。赵岐少年时就读通了经书,颇有才艺。出仕于州郡,因其廉洁刚正疾恶如仇而让人害怕。桓帝永兴二年,被征召为司空掾,上书建议二千石官员可以去官为父母亲服丧,朝廷采纳了。正碰上河东太守刘祜离任,而以中常侍左悺之兄左胜代之,赵岐鄙视痛恨宦官,当天就弃官回乡去了。京兆尹延笃又请他来担任功曹。
在这之前,中常侍唐衡的哥哥唐玹任京兆虎牙都尉,同乡认为唐玹不是凭自身才德晋升的,所以都瞧不起他。赵岐及其堂兄赵袭又多次说些贬斥唐玹的话,唐玹就恨他们恨得咬牙切齿。桓帝延熹元年,唐玹任京兆尹,赵岐怕祸事临头,就与侄子赵戬逃避他。唐玹果然收捕赵岐家属宗亲,用重法来陷害他们,全部杀害了他们。赵岐便逃难四方,江、淮、海、岱,没有他不曾去过的地方。自己隐瞒了姓名,在北海的集市上卖饼。这时有位安丘人叫孙嵩的,年纪二十多岁,在集市上游玩,见到赵岐,一看就觉得不是一般人,停下车子喊赵岐上车同行。赵岐一惊,孙嵩就拉下车帷,让骑从们赶走行人,秘密地问赵岐说:“我看你不是卖饼的人,我一问脸色就变了,人没有深重的冤苦怎么就亡命天涯呢?我是北海孙宾石,全家百口,势能相救。”赵岐平日就知道孙嵩的名字,就把事实原委都告诉了他,于是一起回了家。孙嵩抢先一步汇报母亲说:“我出去走走,竟得到一位可以以命相托的朋友。”迎进客厅,饭菜招待,十分高兴。孙嵩把赵岐藏在复壁中好几年,赵岐作《厄屯歌》二十三章。
后来唐玹一帮人都死绝了,赵岐遇赦才重见天日。朝廷三府听到后,都来征召他。延熹九年,他才应允了司徒胡广的征召。这时南匈奴、乌桓、鲜卑反叛朝廷,公卿推举赵岐,提拔他任并州刺史。赵岐准备呈奏谈守边御敌的策略,未及上奏,就碰上党事而被免职,于是把它撰写编排成专论《御寇论》。
灵帝初年,又遭党锢之禁十多年。中平元年,兵乱四起,下诏挑选曾经任过刺史、二千石而有文武之才可以任用者,于是征召赵岐为议郎。车骑将军张温西征关中,请求让他补长史之缺,另外领一支兵马屯驻安定。大将军何进又推举他为敦煌太守,行到襄武,赵岐和新任命的各郡太守数人都被叛贼边章所获。边章要胁迫他为主帅,赵岐说假话敷衍才得以避免,辗转回到长安。
到献帝西都长安时,他又被任为议郎,不久升迁为太仆。等到李傕专政,派太傅马日磾抚慰天下,以赵岐为副使。马日磾行至洛阳,上表另遣赵岐去外地宣扬国命,所到郡县,百姓都高兴地说:“今日竟能重新看到朝廷使者的车骑。”
曹操这时任司空,推举赵岐代替自己。光禄勋桓典、少府孔融上书推荐他,于是就地任命他为太常。九十多岁时,在建安六年去世。吩咐他的儿子说:“我死之日,在墓穴中聚沙为床,以布为席,给我穿上白衣,头发披散席上,再用单被盖起来。当天下葬,下葬完就埋。”赵岐有很多著述,有专著《孟子章句》及《三辅决录》传于当时。
前一篇:合肥二模开始了
后一篇:数字化、人性化的高三班主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