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债券正回购套利解读

(2013-07-05 15:09:54)
标签:

手续费

建议

案例

大部分

利息收入

股票

分类: 心得理念

     债券正回购套利是一种风险极低收益最大化的投资方法,适合资金量大的投资者,但是操作起来需要注意很多细节,其道理就如这个例子:假如你买一套房子,把房子用于出租的年收益在7%左右,而你向银行贷款买房的年利率在2%左右,这样你的房租收益和贷款利率的息差达到了百分之5,怎么样才能达到收益最大化呢,你最正确的的选择是:买第一套房子,然后出租,同时把房子抵押向银行借款,买第二套房子,出租,然后再向银行借款,买第三套、第四套,债券正回购套作的原理和这其实是一样的。
     客户资金100万,目标债券A:票息8%、净价101元、利息2元、折算率0.96、回购品种111051

一、客户自行买入债券A,9500张,耗资=(101+2)×9500×1.0002=978695.7元,账户剩余现金21304.3元;
二、客户填写质押入库申请表,入库9500张债券A,得到9500×0.96=9120张标准券,由于规定标准券使用不得超过可用额的90%,则可用8208张标准券。申报融资时,由于最小单位限制(1000张),只能用8000张标准券融80万资金(库内剩余标准券1120张);客户填写回购申请表,204001回购利率为3%融80万,账户可用资金=剩余现金21304.3元+80万-手续费8元=821296.3元;
三、客户开始进行放大的操作,用融得的资金继续买入债券A,7500张,耗资=(101+2)×7500×1.0002=772654.5,账户剩余现金=821296.3-772654.5=48641.8元;
四、客户填写质押入库申请表,继续入库7500张债券A,得到7500×0.96=7200张标准券,按照0.9标准可用6480张,融入60万资金(库内剩余标准券1120+1200=2320张),客户填写回购申请表,204001回购利率为3%融60万,账户可用资金=剩余现金48641.8元+60万-6元=648635.8元;
五、客户继续买入债券A,6000张,耗资=(101+2)×6000×1.0002=618123.6,账户剩余现金=648635.8-618123.6=30512.2元
六、客户填写质押入库申请表,继续入库6000张债券A,得到6000×0.96=5760张标准券,按照0.9标准可用5184张,融入50万资金(库内剩余标准券1120+1200+760=3080张),客户填写回购申请表,204001回购利率为3%融50万,账户可用资金=剩余现金30512.2元+50万-5元=530507.2元;
七、客户继续买入债券A,5000张,耗资=(101+2)×5000×1.0002=515103,账户剩余现金=530507.2-515103=15404.2元;客户填写质押入库申请表,入库5000张债券A,得到4800张标准券;···········
         也可以继续这样反复做下去的,中国证券业协会在《债券质押式回购委托协议指引》中对债券回购套做的风险进行了提醒。在最近下发的上交所文件中规定为不超过5倍。 也就是说100万最多能融500万的债券,具体的还要看各个证券公司的内部规定。
          各类监控指标计算公式:
交易所杠杆 = 融资额 /净资产;
净资产 =所有债券资产+现金资产+其他证券资产-融资额;
标准券使用比例=冻结标准券/总标准券;

案例中:
            客户总计买入债券数=9500+7500+6000+5000=28000张,
            总计标准券=28000×0.96=26880张,
            剩余标准券=3080张+4800张=7880张,融资额=80万+60万+50万=190万
            客户净资产=28000×103+15404.2+0-1900000=999404.2元,
所以账户的杠杆=190万/999404.2=1.9倍【这个就是融资1.9倍,大部分融资再。5倍左右】
标准券使用比例=(26880-7880)/26880=71%
     大约收益就是290万的债券利息收入减去190万的借款利息也就是100000乘以百分之8加上190万乘以【百分之8减去百分之3】等于175000,扣除点手续费,年华收益大约百分之17左右【这只是1.9倍杠杠的收入】

     个人建议,仅供参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