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支持林黛玉,也可以喜欢薛宝钗

(2008-03-29 09:27:30)
标签:

我记录

我的情感梦想

林黛玉

薛宝钗

红楼梦

股票

分类: 时事论坛
 宝钗的诗词:

第18回:凝晖钟瑞(匾额)【庚辰双行夹批:便又含蓄。】
芳园筑向帝城西,华日祥云笼罩奇。
高柳喜迁莺出谷,修篁时待凤来仪。【庚辰双行夹批:恰极!】
文风已着宸游夕,孝化应隆遍省时。
睿藻仙才盈彩笔,自惭何敢再为辞?【庚辰双行夹批:好诗!此不过颂圣应酬耳,未见长,以后渐知。】
【庚辰双行夹批:末二首是应制诗。余谓宝林二作未见长,何也?该后文别有惊人之句也。在宝卿有不屑为此,在黛卿实不足一为。】

第22回:更香谜
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总无缘。
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
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
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
谜底:更香

第37回:白海棠咏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每句评语如下:
【庚辰双行夹批:宝钗诗全是自写身份,讽刺时事。只以品行为先,才技为末。纤巧流荡之词,绮靡秾艳之语,一洗皆尽。非不能也,屑而不为也。最恨近日小说中一百美人诗词语气只得一个艳稿。】
【庚辰双行夹批:看他清洁自厉,终不肯作一轻浮语。】
【庚辰双行夹批:好极!高情巨眼能几人哉!正“鸟鸣山更幽”也。】
【庚辰双行夹批:看他收到自己身上来,是何等身份。】

第38回:忆菊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
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
谁怜为我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第38回:画菊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
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霜痕。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
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第38回:螃蟹咏
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需姜。
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

第50回:镂檀锲梓谜
镂檀锲梓一层层,岂系良工堆砌成?
虽是半天风雨过,何曾闻得梵铃声!
谜底:《红楼梦》这部书

第70回:临江仙·柳絮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
蜂团蝶阵乱纷纷。
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
韶华休笑本无根,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与宝钗有关的诗词曲赋:

第5回:金陵十二钗判词之一: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按:作者借此诗暗示钗、黛的命运。

第8回:金玉姻缘赞:
古鼎新烹凤髓香,那堪翠斝贮琼浆?
莫言绮縠无风韵,试看金娃对玉郎!
按:作者借此诗表达了对宝玉、宝钗之金玉良姻的赞誉之情。

第22回:山门·寄生草:
漫揾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
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
按:此曲为宝钗所最爱。宝钗在自己生日这天,将此曲推荐给宝玉,并引发了宝玉的第一次禅悟,所谓“听曲文宝玉悟禅机”。作者亦借此暗示了宝玉最终的出世、遁世,是来自于宝钗的启发和引导。

第63回:邯郸梦·扫花·赏花时:
翠凤毛翎扎帚叉,闲为仙人扫落花。
您看那风起玉尘沙。猛可的那一层云下,抵多少门外即天涯。
您再休要剑斩黄龙一线儿差,再休向东老贫穷卖酒家。
您与俺眼向云霞。
洞宾呵,您得了人可便早些儿回话;
若迟呵,错教人留恨碧桃花。
按:此曲被作者巧妙地穿插在宝钗抽取花名签的一段文字当中。作者巧借《邯郸梦》中何仙姑与吕洞宾的关系,暗示了小说结尾部分,宝钗凭借自己对老庄、禅宗方面的博知,主动引导宝玉“悟道”,并推动其出家为僧的结局。

批驳谬说

  仅仅是因为支持林黛玉,反对薛宝钗,就这么玷污红楼梦这部巨著,很无聊。红楼梦中那个愤世嫉俗,得罪了家长权威的宝姐姐,倒是不可能因为你们的几句话就变成黛迷所说的什么“圆滑”之人的!笑话!天下哪有像宝钗这样的因为个性而引起权势者反感的“聪明圆滑”之人?恰恰是薛宝钗因为不屑于与世俗纠缠才会给了你们那么多错觉。反过来,林黛玉呢?她什么时候“不屑于与世俗纠缠”?正好相反,林黛玉口口声声、念念不忘的是她的“邀恩宠”、“独立名”!现在正是你歪曲了整部红楼梦,颠倒了是非,将事实扭曲地呈现!你硬是不肯承认宝钗淡薄名利,那才真是太片面了。从“珍重芳姿昼掩门”中,恰恰看出的是宝钗的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如果她真是“完全恪守妇道的古典贵妇”,为什么还会偏爱《山门"寄生草》这样孤愤、反叛的曲子?《螃蟹咏》更体现了她的孤高和愤世嫉俗。你硬说“她的内心并不是那么宽容”,我想反问你:对贾雨村这样的横行、贪鄙之人,我们应该宽容吗?倒是林黛玉可以“宽容”贾雨村,却不能宽容一般的下人,说明了黛玉的内心的不宽容!真是的,你问问你自己,你那样颠倒黑白的评价,谈得上准确吗?其实,你也知道,你的话完全是带着极深的感情色彩说的。正因为如此,所以你才拼命地不肯承认《红楼梦》中宝钗清高和黛玉痴迷于功名的事实!居然还说什么“让研究红学的人难以接受的”,难道曹雪芹会因为你们黛迷的一己偏见,就改变他笔下的事实吗?你喜欢林黛玉,没有人反对你。但你贬低宝钗,否定原著真相,就实在不应该。你捧林贬钗,还硬说什么“不代表我就会贬低宝钗”,你这样的表现只能说明你自己的行为“已经有些无耻”。我提醒你,不论是喜欢薛宝钗还是林黛玉,都应该按照原著的本来面目去分析她们,而不是用你们黛迷的伪“公正”去诠释!恰恰是你现在这样盲目反对别人按照原著本来面目恢复薛宝钗的名誉,只能增加人们的反感。其实,宝钗从来没有去追求你们向往的那些“幸福生活”。真正一直在为这些东西努力的,也恰恰是黛玉,而不是宝钗!宝钗最本质的特点,也恰恰是她的“不精明”——敢于坚持原则的愤世嫉俗!但你仅仅是因为曹雪芹原著中的宝钗和黛玉,并非你们想象的那个样子,就一味谩骂本词条,且盲目贬低宝钗、吹捧黛玉,这样的行为才真是对学术的一种侮辱,对红楼梦的一种亵渎,完全错误的理解了曹雪芹先生的本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黛迷把曹雪芹笔下的宝钗说成是“聪明圆滑”之人,这完全是一个笑话!若宝钗真的“圆滑”,她会那样轻易地得罪贾母、贾政这样的权势者吗?黛迷说林黛玉“不屑于与世俗纠缠”,更是要让人笑疼肚子的说法。书中对世俗名位最斤斤计较的就是林黛玉,连她自己写诗的时候,都念念不忘什么“邀恩宠”、“独立名”!她到底是“不屑于与世俗纠缠”,还是迷恋于世俗的争斗?原著中表现宝钗清高、淡泊名利和黛玉痴迷于功名的事例极多。真不知道这些黛迷为什么一定要颠倒过来解读。譬如,宝钗的《螃蟹咏》,谁都看的出来,那是在尖锐地讽刺世间贪鄙、横行之人。连宝玉都觉得宝钗“写的痛快”!你们居然可以把这颠倒成什么“她的内心并不是那么宽容”?天啊,难道你们黛迷是主张对贾雨村一类的赃官“宽容”吗?更可笑,明明是你们在侮辱学术,亵渎《红楼梦》,玷污这部巨著的清名,歪曲真相,颠倒是非,将书中事实扭曲地呈现。却反将你们的种种行为反扣到勇于戳破你们的谎言,揭示原著本来面目的红研者身上!你们自己说说,你们是在评说红楼梦么?你们盲目的捧林诬钗的行为才真的是对学术的一种侮辱,对红楼梦的一种亵渎,完全错误的理解了作者本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S:
林黛玉怎么没有规劝宝玉?事实上,《红楼梦》中就数她规劝宝玉的次数最多,比宝钗还积极得多!比如,第9回,她劝宝玉:“好!这一去可定是要‘蟾宫折桂’去了!”第34回,她又劝宝玉:“你从此可都改了罢!”第79回,黛玉劝宝玉去拜会孙绍祖等人,宝玉不愿意,黛玉还急得告诫他说:“又来了!我劝你把脾气改改罢!一年大二年小……”黛玉如果不爱慕名利,她一再规劝宝玉这些做什么?宝钗尚且一再尖刻地讥讽、抨击贾雨村、孙绍祖这类的人物。而黛玉对这类的人物有过任何异议或不满吗?认为黛玉不求功名,完全是宝玉在热恋中对她的一种误解。可实际上,黛玉自己都说了,她追求的是“主人指示风雷动,鳌背三山独立名”的世俗荣耀!她如果不求功名的话,又拿什么去“独立名”呢?
《红楼梦》中恰恰就数林黛玉规劝宝玉的次数最多,态度也最积极!“护林员”们总是不肯认真读原著。看不到曹雪芹在反官僚的问题上,精心设计的“钗与玉远中近,颦与玉近中远”的格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