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道以北21度

标签:
越南河内美食建筑庆典背包客自助游旅行 |
分类: 离家出走 |
第一站。河内哇哈哈哈哈~~~~~~~~小白终于也成了 百万富翁啦~~~~~~
人民币和越南盾的汇率,网上价格1:2900,机场价格
1:2510。越南正规机构不厚道,正规也宰外国人,小白被机场里卖手机sim卡和充值卡的柜台宰了300多。。。。。。。。靠!想骂人了。出租车也是,客人给多了几千(几块钱)不找零钱,但客人差那几千没给司机却不行。
10月1日这天刚好是河内建城1000年庆典。住在老城区,也叫做36行街,步行到市中心的还剑湖很近。这是湖上的栖旭桥和玉山寺。
即将表演的大妈们,这衣服颜色真给力!
身穿袄黛的美女。临走时问白痴弟弟想要啥礼物,回答言简意赅,就俩字:“媳妇!”问宝哥想要啥礼物,回答不谋而合…………闷骚的摩羯座们…………美女哪里都有,只是多少和质量档次的问题,越南的嘛,普遍160以下,但是据发现胸部是跟身高成反比的,所以她们胸部也不小,皮肤较深却细腻,塌鼻梁,说话都柔声细语很好听,染发的少,化浓妆的少,都很天然。
…………贵国领土在地球的占地面积真大………竖跨南北半球
河内手工艺品小店,以为西贡也有就没买,总不能背着一大堆纪念品到处旅行啊,结果。。。。西贡没有…………
好多漂亮又便宜的纪念品啊~~~如果以后谁再去,一定要记得纪念品先在河内买!种类繁多不贵!!
会写汉字的大爷,真有文化啊~~生意相当不错,求字的人络绎不绝,行了!如果没有盘缠了小白也摆个摊专门写汉字,大爷就写“福”啊“顺”啊“心”啊的,小白写“囧”啊“操”啊“雷”啊之类的流行语,绝对fashion.
36行街如同迷宫,从酒店出了门就等于迷路,拿着地图摸索前行,体验市井。作为首都,河内原名升龙,据说是以前的皇上看到一条龙从这里升起而命名,直到1831年才改名为河内。
20世纪初由于殖民原因,法国建筑风格取代了传统的老房子,这个时期的很多建筑一直保留到现在,欣赏这些房屋最好的方式是退后几步,从下往上品味。它们大多是黄色的墙和绿色的木质百叶窗,有的还有铁栅栏围起来的阳台。
最美味正宗的美食都是路边摊,
米粉也不例外,吃法各家都不相同。米粉吃法之一:一碗泡椒和蒜瓣兑成的酸甜汁,几块刚烤好的肉,一盘干米粉,一份绿绿的样子和香味都很诡异的不知名蔬菜,把干米粉和烤肉倒进酸甜汁中,再把蔬菜掰成段放进去,筷子拌好,可以吃了!
肉是大叔现烤的哦,就在自家的米粉摊前支个炉子开始烤。在我朝早就被城管掀之…………
老城区的特点之一就是窄窄的被称为“筒楼”的房子。这些商铺从前面看不过3米宽,但却有50米长,可以往上起很多层(不能高过皇宫),是个有高度厚度没宽度的建筑。1楼是商铺,车库或者大厅,往上是全家人的住宅。
转角,遇到,卖香蕉的大姐
独具越南特色的三轮车。
从墙里钻出来的牛x树根
有点天人民大会堂的意思,其实是胡志明纪念陵。胡爷爷1969年9月2日逝世,那天也是越南建国24周年的国庆日,为了不影响人民庆祝国庆的欢乐心情,逝世消息并没有在当天公布。
天气闷热潮湿,这个国度一年只有干季和雨季的划分。走得汗流浃背后钻进使馆区的茶楼吹吹空调看看书吧。
茶楼窗外
小白最爱的夜市路边摊,经济实惠美味,得用各种肢体语言把想吃的表达出来,因为小贩可不会英语。
这种三轮车设计得其实挺替乘客着想,座位在前面,可以周围饱览150°的景色,好方便!那么……倘若出车祸,是不是第一个遭殃的也是乘客涅?…………
我咧个去…………暂时逃出了人口大国以为越南人少可以清净一下,结果赶上1000年庆典,依然要跟浩瀚的人海做斗争!
挤人群的时候遭遇了小偷。觉得帆布袋里有什么在动(帆布袋很大,东西都在最深处,自己每次拿东西都很费劲何况贼了),一把抓住,旁边大妈惊愕地把手从小白的帆布袋里慌忙抽出来,回酒店时候发现那大妈小偷丢下了一枚祖玛形状的戒指在袋子里,哈哈~~~~~郁闷的小偷偷盗未遂反损失戒指。
烟火大会,和北京的比起来就相形见绌了。
米粉吃法之二:汤米粉,根据自己的口味加蒜蓉辣酱和酸甜汁,直接拿筷子吃。不用考虑卫生不卫生问题啦,好吃就行,国人百毒不侵,还怕这个干甚?
到处是戴着斗笠推自行车买东西的妇女,多大年纪都有,卖菜卖水果卖花,没有吆喝,只是静静地走街串巷。
如果爱喝咖啡那么算是来对了,越南的咖啡文化是法国人带来的,逐渐形成了越南特色咖啡,分为黑咖啡和白咖啡(加了炼乳),小白喜欢白咖啡,工具:一个玻璃杯,一个专门的不锈钢咖啡杯,炼乳,咖啡碎末。做法:玻璃杯舀进两勺炼乳垫底,不锈钢咖啡杯放在玻璃杯子上,把咖啡豆碎末洒进不锈钢咖啡杯压上小盖子,拧紧,热水倒进去,然后便会看见一滴一滴的咖啡从不锈钢咖啡杯子下面的小孔滴到玻璃杯中,当热水渗透完毕,玻璃杯里就会呈现上黑下白两种液体(上面是咖啡液下面是炼乳),用小勺子搅匀,倒进盛满冰块的大杯子中,Ok!!大约6-8块钱人民币一杯。
越南到处是路边咖啡摊,本地人外地人外国人歇脚聊天的地方,就像成都的茶摊一样。来咖啡摊的人几乎全面向马路而坐,边喝边欣赏来来往往的人。
它想吃胳膊上的金鱼了………………
街角的理发店,老板娘挺漂亮的,略微发福的越南女人,她的新婚老公是个加拿大籍在越南出生长大的华人,四十多岁了,得知小白来自中国很兴奋地聊了起来,聊他在越南上学的故事,逃难的故事,去北京旅行的故事,做生意的故事……人生的起起伏伏,淘尽浮华后最后决定回越南过平静生活…………在异乡遇到会讲流利中国话的人觉得真亲切呵!
这是越南的 凉茶,相当于“王老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