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华清宫御汤遗址博物馆
唐御御汤遗址发现于1982年4月,经考古工作者八年时间的发掘考证,在4000多平方米的遗址区内清理出“海棠汤”、“莲花汤”、“星辰汤”、“尚食汤”、“太子汤”五组汤池遗址和众多的唐代建筑沐浴文物遗存,引起史学界的高度重视。1990年9月,在遗址之上建成了我国目前唯一一组皇家御用汤池遗址博物馆,是研究中国古代沐浴史和皇家等级制度的重要实物资料。1996年11月唐华清宫遗址被国务院正式公布为全国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西安事变旧址
西安事变旧址即清代环园,它是1877年临潼县令沈家祯主持营建并题名的,总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园内具有江南园林幽雅别致的风格,又因依山而建,使这里具有廊亭叠秀的独特魅力。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西逃曾驻跸于此。1936年12月4日,蒋介石乘专列第二次来到西安,以华清池为临时行辕,下榻于五间厅,在此布置实施第六次“剿共”事宜。环园的造园手法完全按照南方造园的传统设计理念构建而成。设计者利用它得天独厚的自然地势条件,建成一座集池、阁、榭、亭、台、廊、桥之大成的中国明清时江南典型传统的优雅庭院。走进环园,人们并不会把目光停留在自然环境的美丽意境中,因为它曾作为清光绪皇帝、慈禧太后西巡返往驻跸的“行宫”。同时它在1936年为蒋介石的临时行辕,见证了震惊世界的重大历史事件——西安事变。
3、兵谏亭
兵谏亭是记载“西安事变”这段特殊历史的重要见证。1936年12月12日凌晨,东北军发动兵谏,在山下五间厅内发生了枪战,在枪声中,神色惊慌的蒋介石翻过卧室后窗,经飞虹桥后门翻墙上山,急行至山腰时失足陷入岩穴中,就顺势藏匿在石缝中,因岩石上斑斑点点,犹如虎斑,当地人称之为“虎斑石”。这座亭子建于1946年3月,由蒋介石嫡系第一军军长胡宗南发起,黄埔军校七分校全体士官集体募捐,由他的部下桂永清主持修建而成,起名“蒙难亭”“正气亭”,这是临潼地区最早的钢筋水泥建筑物。数十年间,国民党党、政、军大员陈诚、戴季陶、陈立夫、陈果夫、胡宗南、卫立煌等先后而来,瞻念颂蒋,刻石纪事,题词有“虎骨龙岩”“中外共仰”“壁金”“至大至诚”“民族复兴纪念石”“正气浩然”“仰至弥高”“精诚救国
金石为开”。
4、华清宫梨园遗址
梨园是中国最早的皇家歌舞艺术学院。唐华清宫梨园是唐明皇与杨贵妃携梨园弟子在华清宫沐浴之后演练歌舞的场所,被考古学者定名为随驾梨园。遗址发现于1995年5月,迄今为止是全国唯一发掘出土展示的梨园遗址,发掘面积1192平方米,清理出土了供梨园弟子沐浴的小汤、部分建筑遗存、建筑材料、陶水水道及绳纹、手印纹条砖,莲花纹方砖、瓦当等唐代遗物,尤其是“天宝二年内作官瓦”陶纹板瓦的出土,为该建筑遗址修建于唐代提供了重要的文字依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