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八年级物理(下册)易错易混考点辨析

(2023-06-25 11:57:24)
标签:

教育

教学

初中

物理

分类: 教学交流
“√”,错误的打“×”。1.由公式m=G/g可知,物体的质量跟它的重力成正比 ( X )2.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 (√)3.鸡蛋碰石头,鸡蛋碎了,说明石头对鸡蛋的力大于鸡蛋对石头的力 (x )4.月球绕地球旋转,地球对月球有吸引力,月球对地球没有吸引力。 (x )5.彼此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力的作用(×)6.不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不会产生力的作用(x)7.弹簧的长度与其所受拉力成正比(×)8.屋顶上落下一物体,运动速度越来越快,原因是它受到的重力越来越大( ×)9.如果没有重力,天平也能测物体的质量(X)10.因为g=9.8N/kg,所以1kg=9.8N(x)11.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一定在物体上  (X)12.要维持物体运动一定要有力的作用(    )13.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要有力的作用( √)14.紧急刹车时车上的人会向前倾,说明车有惯性 ( X )15.汽车的速度越快越不容易停下来,是由于速度越快惯性越大 ( X)16.高速飞行的子弹具有惯性,射入木头静止后惯性消失 (    )17.汽车在关闭发动机后继续运动是因为汽车受惯性作用(×)18.汽车驾驶员和乘客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惯性(×)19.竖直抛向空中的石块,运动得越来越慢,是由于石块具有惯性(×)20.歼击机投入战斗前抛掉副油箱是为了减小惯性,使飞机飞行更加灵活( √)21.羽毛球容易被扣杀是因为它的惯性小 ( √ )22.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X)23.小朋友在旋转木马上随木马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一定受到了非平衡力的作用 (√ )24.轿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时的速度越大,轿车受到的牵引力也越大   ( x )25.秋千荡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秋千处于平衡状态(×)26.人用力推车,车未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阻力(×)27.汽车在匀速上坡时,汽车所受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28.物体受到非平衡力的时候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29.摩擦力的作用效果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30.物体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该物体一定静止(X)
3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
32.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一定越大(×)
33.在液体中下沉的物体不受浮力的作用(X)
34.物体的体积越大,它所受的浮力就越大      (X  )
35.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就越大  ( x)
36.物体完全浸没在同一种液体中,它所受的浮力大小与浸没的深度无关     (√)
37.漂在水面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
38.浮力的方向一定与重力方向相反  (√ )
39.抛出去的铅球在空中向前运动的过程中,推力对它做了功    )
40.用手从地面提起水桶,手的拉力对水桶做了功         √   )
41.当力作用在物体上,这个物体又通过了距离,这个力就一定做了功(×)
42.力对物体做的功越多,功率就越大 ( x   )
43.功率与时间成反比,所以只要时间短,功率就大     ( x   )
44.两个物体,其中高度高的那个物体重力势能一定大      )
45.速度快的汽车,它的动能一定大()
46.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时,它的动能一定不变     (√   )
47.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和阻力的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
48.力臂可能在杠杆上,也可能不在杠杆上(√)
49.支点可能在杠杆上,也可能不在杠杆上(×)
50.使用杠杆可以省力,也可以费力,但不能省距离(×)
51.使用动滑轮一定可以省一半力 (X)
52.机械效率越高,机械越省力  ()
53.使用滑轮组,一定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
54.机械效率高的机器功率一定大 (X)
55.机械做的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就越大(×)
56.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  )
57.任何情况下机械效率都小于1  (√ )58.重力的作用点,一定在物体上(×)
59、力的作用必须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双方不一定接触。重力、磁力等。
60、力学作图先要确定作用点,研究某个力就找实际接触点,研究某个物体受力情况,就画在重心上。受力分析按照重力、弹力和摩擦力顺序去画。弹力和摩擦力需要根据平衡状态判断存在情况。
61、弹力必须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压力、浮力、支持力、拉力等等都是按照弹力的作用效果命名。初中阶段通常所说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由作用在挂钩上的拉力大小决定的,取决于测力计内弹簧形变伸长量。
62、错以为重力加速度g值是不变的。
【正解】重力加速度g与纬度和高度有关,纬度越高,g越大;高度越高,g越小.
63、错以为重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的。
【正解】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即垂直于水平面向下.
64、重心只有对形状规则,质量均匀的物体在几何中心,不规则物体用悬挂法。重心只是为了方便研究使用的等效替代法。
65、错以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正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惯性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物体如果受到平衡力作用,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物体受非平衡力时,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
66、错以为物体速度越大,其惯性就越大。
【正解】惯性大小只与物体质量有关,与其余任何因素都无关系.
67、汽车禁止超载。质量太大,惯性大,不易操控,容易出事故,同时太重的话会对公路、桥梁等设施造成破坏,引起事故。
68、错以为惯性是一种力。
【正解】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保持原来匀速运动或者静止的一种性质,不是力。只能说由于惯性原因和利用惯性等,不可以说“受到惯性、由于惯性作用”也不可以说“惯性力”.
69、错以为平衡力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力。
【正解】平衡力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等大、反向、共线、同体,不一定同增同减、同生同灭,比如重力和支持力。相互作用力才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同增同减、同生同灭。
70、物体不能被推动时,错以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正解】因为未推动,即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推力与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
71、错以为摩擦力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正解】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的方向相反!总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摩擦力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参考系不同,判断摩擦力的相对运动(趋势)参考系在两个当事人之间,判断物体运动状态参考系是地面或第三者。
72、错以为运动的物体才会受到摩擦力,静止的物体不受摩擦力。【正解】物体是否受到摩擦力,关键是看它与接触的物体间是否有相对运动或者相对运动趋势。若有,则受摩擦力。
73、错以为滑动摩擦力大小随速度的改变而改变。
【正解】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取决于“物体所受的正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与其余任何因素(速度和接触面积)都无关。
74、错以为压力一定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
【正解】压力和重力没有因果关!系只有物体自由平放在水平面上时,水平面受到的压力才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正压力不等于重力,比如斜面下滑物体。
75、错以为“受力面积”一定就是物体的表面积!
【正解】受力面积是相互接触挤压的部分面积,一般小于或等于物体的表面积。
76、错以为液体产生的压强与液体的多少有关!
【正解】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知,液体产生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深度(到自由液面的竖直距离)有关,跟液体的体积、容器形状无关。液体多,密度深度不一定大,产生的压强也不一定大。
77、错以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
【正解】因为液体有流动性,当容器侧壁倾斜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不等于液体的重力。只有规则容器的侧壁竖直时压力才等于重力。此时可以用F=ps求得。固体先求压力后求压强,液体先求压强,后求压力。
78、在托里拆利实验中,错以为水银柱的高度差和管子的粗细倾斜程度等因素有关。
【正解】水银柱的高度差是由外界大气压决定的,与其他因素无关。
79、错以为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越大,它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正解】求浮力可以根据浮力的定义之压力差和阿基米德公式,可知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小取决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注意漂浮时。
80、错以为当浮力等于重力时,就只想到漂浮或者悬浮中一种情况。优先比较密度。
81、错以为同一个物体在液体中“上浮”和“漂浮”时所受浮力相等。
【正解】上浮的过程如下:物体全部在液面之下时,浮力大于重力;部分在液面之上时,排开液体的体积会随着物体上浮而减小,故浮力也减小。最终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
82、错以为在水中下沉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上浮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正解】物体所受的浮力关键是看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所受浮力就越大。
83、错以为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所受浮力与液体密度有关。
【正解】因为密度计一直漂浮,所受浮力都等于密度计自身的重力。由公式可知液体密度越大,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小。
84、错以为有力有距离就一定做功。
【正解】做功必备条件——有力并且在此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力与运动方向不能垂直。
85、汽车限速是因为速度越大,动能越大,刹车距离就会长,反应时间更少,容易出现交通事故。
86、错以为物体在下降或者下滑过程中,其重力势能一定转化为动能。
【正解】还要看物体的速度变化,例如匀速下降,动能是不变的。
87、机械能守恒的前提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因为受到摩擦力等,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不守恒。
88、错以为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就等于力臂。
【正解】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即点到线的距离,不是点到点的距离。
89、动力、阻力与动力臂、阻力臂不垂直。
【正解】动力、阻力应该永远与动力臂、阻力臂垂直,但与杠杆不一定垂直
90、力的作用点没有画在杠杆上。动力与阻力都是作用在杠杆身上的,所以“动力的作用点”与“阻力的作用点”、包括“支点”都必须画在在杠杆上。(“三点共杆”)
91、“最小动力”或者说“最省力”不会做。
“最小动力”问题分三步解决:(1)在杠杆上找到距离支点最远的点(此点为动力作用点);(2)连接此两点(即最长动力臂);(3)过动力作用点做此力臂的垂线!
92、动力方向搞错。(注意如果阻力使杠杆顺时针转,则动力使杠杆逆时针转)阻力和动力在支点同侧是两个力方向相反,在异侧时同向。
93、错以为使用动滑轮一定能省一半的力。
【正解】不考虑动滑轮重力的情况下,沿竖直方向提升重物时能省一半力,但是,当沿着倾斜方向或者水平方向拉动滑轮时,不再省一半的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