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光学题的解决过程

标签:
教育教学初中物理 |
分类: 教学交流 |
一个孩子问了一个问题:
又联想到最近讨论的热门,到底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还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问题,很多人都记成“于斯人也”,而事实古籍上时“于是人也”!所谓的“曼德拉效应”问题,看来我也是犯了这个毛病!
最初拿到这个问题,并没有做深入思考,感觉人离路灯越近,影子会越短,所以轨迹当然是EF,即选B。而且孩子给的照片,订正也是选B。于是,就想当然的认为自己的想法是对的。紧接着,孩子有发来消息,说实验的结果好像是C。由于有了先入为主的观念,所以还是朝着B答案的方向解释。虽然孩子回复说懂了,但是隔着屏幕,好像看到孩子迷茫的眼神。这个眼神,一直被我带入梦境。睡梦中,迷迷糊糊,好像睡着了,又好像没睡着,脑海中慢慢出现了一幅图,然后推导过程竟然如此清晰,利用两次三角形相似,果然影子的轨迹是一条直线。早晨起床吃完早饭后,把题目的图画出来,用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关系,最终得出的结果是C。再次验证,理科的思维不能仅仅凭感觉,而需要严格的理论推导!
这是解答过程!感觉挺愧对孩子的,发个信息,道个歉,然后把正确答案发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