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行业的变化更加“佛系”(转载)
(2022-08-06 15:40:01)
标签:
教育教学初中 |
分类: 教育管理 |
导语:自古以来,教师就担当着传道受业的职责,既身为教师,偶尔的说教也是应当的。说教是教学的另一种形式,引导着学生的往正确的方向发展,改变错误的方式方法。我们偶尔会看到,因为学生调皮不听话,老师上手打骂学生的新闻,虽然这些老师受到网友们的批评,毕竟这种教育方式太过鲁莽,但有老师表示理解,因为学生调皮的时候,真的很难管。
教师行业“怪相”,教师不再打骂学生,也不在乎职称,家长却急了在工作压力和教学工作的变化下,现在的老师不再像以前一样“执着”了,反倒往“佛系”的方向发展,比如,在评职称上面,由于长期的名额缺少以及诸多要求,浇灭了老师们的信心,把职称的事情放在一边,更专心于自己的工作,心态也改变了不少。在颁布双减政策之后,孩子们的学习压力虽然有变小,但升学方面的激烈角逐还是存在的,因此,很多家长在政策颁布之后,丝毫没有放松的念头,仍旧是希望老师可以更严厉地管教自己的孩子。但家长们也发现,现在的老师似乎有了新的变化,变得更加“佛系”了。
“佛系”,最初是用来形容那些对于功名无欲无求,淡泊名利之人,而这个词如果是当今教师的形容,可能会引起一部分家长的不满。以前上学的时候,经常会听到“犯错要挨打”这句话,这不是一句开玩笑的话,特别是初中时代,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特别调皮,还未成熟的男孩子们不知道为何要学习,此时就需要老师进行严厉的教学。
甚至是班上的好学生犯错了,老师也会处以打手板的惩罚,考试考得太差了,差几分及格就打几个手板,这样的学习经历,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记忆。虽然不是绝大多数的老师,但还是会有一部分孩子,是在老师的严厉教育中顺利考上高中的。
但现在老师们,脾气似乎都温柔了不少,别说打手板的惩罚,稍微言辞犀利的批评都要考虑后再三。体罚教学的确是一件不好的事情,老师们不和学生动手,也是一个好的改善,但这样的佛系如果放在教学上,也许会引来质问。
在以前,老师们习惯用“追着喂饭”的形式,来教导孩子们的学习,老师基本上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无论用什么样的方式,只要能让孩子们提高学习成绩,老师一直在努力,比如,不听课或者不好好做作业,被说还是小事,老师会把这些事都跟学生家长说。
但现在的老师,对教学也呈现一种佛系心态,学生上课不听讲,老师也只能好声好气劝说,劝的多了,还没反应,老师就忽略过去了,只要不影响自己的上课进度,学生们无论如何都是直接忽略。
有网友疑问,老师在教学上如此的“佛系”,难道是把注意力都放在职称和晋升上了吗?其实不然,现在有一部分老师对待学生很佛系,在关乎未来的职称评定上,也是以顺利自然为主,但这样的态度,让家长们很生气。
家长们认为,老师应当肩负起好好教书的本职,对学生要严格教导,随意放任学生是间接害了他,这也是工作不负责的表现,但是,家长们有没有意识到,这样的转变是有原因的。
首先是和家长们有一定关系。现在的家长几乎特别宠爱自家孩子,特别是那些“我自己都舍不得说一句,老师凭什么这么说话”的家长,会对老师的严厉说教很不满,甚至有些家长还会做出冲动的行为,因为一点小事,自己不满意就对老师施以拳脚,这样的“护子之心”,让老师们有些害怕,不敢过度责备学生。
而且,现在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老师也不敢多说一句,自尊心敏感且要强。以前有学生会因为犯错误要在全校面前检讨,现在有些孩子,被老师当着同学的面批评了几句,都会产生轻生的想法。
在大家的认知里,老师是受尊重的,而且是严厉的,现在大家却对老师有另外一种看法,有些家长还会对老师的教学方式指指点点,布置作业等事情,会在家长群特别讨论。在这样情况下,老师似乎成为了“做多错多”的人,因此,不少教师也开始形成“佛系”教学,只要求自己把课上好,尽到责任,没有功劳,也没有过错。
除了这些,这样的改变也和教师数量增多有关。以前专业学教师的少,老师数量也不多,但现在越来越多人报读师范专业,希望从事教师工作,但也容易混进来几个对教育并没有兴趣的人,在教师岗位上浑浑噩噩地过日子。
总结:教师群体的变化,反映出了当今的现实状况。有一部分原因是对教师在态度上的变化,少了很多尊敬;还有一部分原因是教师队伍存在不负责任的工作者。这样的现象,需要相关部门进行教师队伍的整顿,家长们也要好好反思,有些家长总爱建议老师,你应该这样做,你不能那样做,但是,如果老师们都按照家长的意愿去教孩子们,这不是乱了吗?家长应当先尊重老师,共同进行教育,才能让孩子们好好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