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称迎来“改革”(转载)
(2022-08-04 14:51:37)
标签:
教育教学初中 |
分类: 教育管理 |
教师编制外的人在考虑到底要不要考教师资格证,但是对于这些老师来说,他们惆怅的就是什么时候能够评上高级职称?对这些老师来说,即便是在一线城市工作,也面临着更高昂的物价,所以全部老师只有提升自己的职称,才能够得到更多的物质待遇。
对这些老师来说,如果在同一个地区,同一所学校,而且任教年限一样,那么基本工资应该是一样的。能够让他们薪资差别最大的就是职称的不同。这些老师想要不断的评职称,就必须有相对应的教学成就,例如自己名下教出了多少个成绩优异的学生,又或者是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写出了哪些论文?
但是,并不是所有老师都有时间来完成相对应的评职称标准,特别是这些一线讲台上的老师,他们围着教育学生的种种事情,已经花光了所有时间。可以说,这些奉献最多的老师在评职称上反倒处于最不利的位置,他们本应该凭借自己的贡献评上高级职称,但是,却事与愿违。
一、教师职称迎来“改革”,门槛或将要降低一些,乡村教师:喜从天降
站在国家的角度上来看,自然是希望这些教育者的水平能够不断的提升,为我国培育出更多优秀的学生。但是,教育行业的发展,很有可能会因为待遇不公受到不良的影响。试问一下,如果这些奉献更多的老师,反而因为某些原因得不到高级职称,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就会下降。从而,也会让学生失去公平公正的学习氛围。
所以想让教育行业不断的发展,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老师待遇不公的问题。特别是评职称,所以教师法在这两年已经进行了重新修改。有些地区对于这些初级以及中级职称的评选,已经不在特定的比例内,只要是符合条件的老师都能够评上中级职称。这样的标准下调,让更多的老师得到了照顾。
山东省跟广东省就对教师行业,执行起了教龄跟职称挂钩,只有符合教龄的老师才能够跨入评职称的门槛。教师法的各种各样改革,让这些老师评职称变得更加公平。这就意味着,会有更多的老师把精力放在教育的本质工作上,而不会去担心。有“暗箱”操作,让他们得不到本该属于自己的职称。
二、老师坚持评职称能带来哪些好处呢?
这些老师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任教他们对于品质上都有一种执念,虽然评上了高级职称,能够让这些人得到更多的物质,但是,老师待遇不断提升的情况之下,评职称好像作用很小。
想要评上高级职称,对于这些老师来说,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在自己的事业上。特别是这些一线老师,会让自己变得更加的忙碌。评上高级职称,对于这些老师来说,意义其实是深远的。首先,提升一定的工资水平。对于某些老师而言,他们需要凭借一己之力养家糊口那么高级职称,对他们来讲,就是势在必得的。
原因之二,能够让这些老师得到受认可。实现自我价值的一方面也就是得到更多的认同,这些老师评上了高级职称,也就意味着他们的工作水平都到了公证。
原因之三,评高级职称是每一个老师都应该争取的。每一个工作者对于自己行业内的高级荣耀都趋之若鹫,老师也不例外,虽然他们的本职工作是为了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但是也不影响这些老师去评选高级职称。
希望所有的老师在工作的过程当中都能够兢兢业业,非常认真负责。特别是想要评高级职称的老师,没有一定的工作年限,根本不符合要求。对于高等院校的老师来说,他们的目标就是评上教授,所以每一个阶段的老师都应该有自己的职业目标,希望这些老师为了实现人生价值能够不断地奋发向上。
很多地区的评职称对于老师来说是不严谨的,而且是不公平的。这也就导致了前段时间有一个老师因为评高级职称跟自己的学校闹起了官司。所以,各地区的评职称方式以及标准应该做到公开透明。
笔者有话说:教书育人者,如果能够奉献出自己的力量,推动祖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那么他们值得更好的待遇,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些教书育人者,也要不断地提升个人素质。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够提升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