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宝宝悄悄“流掉”如何是好

(2013-04-25 13:55:01)
标签:

流产

健康

妇科

母婴

习惯性流产

    小宝宝悄悄“流掉”了,难道是爸爸、妈妈对你呵护得不够吗?难道是爸爸、妈妈盼望你到来的焦急情绪影响了你吗?第一次的自然流产使她步入了噩梦的深渊,此后刘女士先后4次怀孕,4次自然流产,第4次打了黄体酮也没保住孩子。 
  习惯性流产多与免疫异常有关 
  习惯性流产在学术上称为反复自然流产(简称RSA),指连续两次怀孕在同一妊娠周发生自然流产的现象,是妇产科(相关咨询 相关内容)常见的并发症,属于不育症的范畴。这类患者往往经历多次的妊娠和多次流产,部分患者发生流产次数甚至高达7-8次,不但给患者本人身心带来极大痛苦,而且由此可能导致家庭的不和与婚姻的破裂。 
  严格说来习惯性流产并不是一种疾病的名称,习惯性流产是很多种疾病的一种共同表现。临床统计引起习惯性流产的疾病约有43种之多。引起习惯性流产的原因也比较复杂,人们只对部分病因及发病机制认识比较深入,除此之外,还有40%左右的习惯性流产原因不明,这其中70%左右疑为免疫因素所引起。免疫因素造成习惯性流产的原因是:胎儿是一个既带有母系遗传基因又带有父系遗传基因的新的个体,在母体子宫内生长发育直至分娩,胎儿与母体存在着免疫对抗和平衡。一旦母、胎双方发生免疫不协调,往往可引起母体对胎儿的排斥而导致流产。 
  一般来说,习惯性流产的女性在准备再次怀孕前,需首先排除非免疫性因素,因为内分泌功能的异常是可用药物调整的,而某些染色体异常引起流产则是目前医学无法解决的,而子宫形态异常、宫腔粘连等问题更要靠手术才能解决。 
  如果上述检查均正常,就应考虑进行免疫相关因素检查了。 
  传统方法难治免疫性习惯流产 
  以往由于对免疫因素引起的习惯性流产的病因不清,没有有效的分类方法,故临床医生大多对这种习惯性流产给予中药、孕激素或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予以所谓的“保胎治疗”,但因病因不明确,其治疗效果可想而知。 
  另外西医上还常运用免疫抑制疗法治疗免疫性习惯性流产,即采取类固醇药物低剂量持续疗法或高剂量间歇疗法,成功率仅为20%-40%,且其副作用大,患者不易接受。因此,传统方法对不明原因的免疫性不育的治疗不尽如人意。 
  新技术狙击免疫性习惯性流产 
  随着生殖免疫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妊娠免疫,免疫性习惯性流产的许多疑难问题有了新的认识,研究发现封闭抗体缺乏是习惯性流产的主要病因。正常孕妇的体内都存在一种保护胎儿的抗体封闭抗体,而80%-90%的习惯性流产妇女体内测不到这种抗体,由于缺乏这种抗体,怀孕后母体对胚胎不能保护而遭排斥,导致流产。 
  医学科学家通过对免疫性不育症的研究发现,采用细胞毒免疫技术可以有效治疗习惯性流产,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细胞毒免疫技术是从丈夫身上取静脉血无菌分离,提取淋巴细胞经皮下注射到妻子体内,使妻子产生封闭抗体,为母体腹中的胎儿构筑一道安全屏障。从而最大限度地接纳和保护胎儿并不被流掉,一般用细胞毒技术免疫1到4次就可以产生抗体直至受孕生子。 
  细胞毒免疫技术疗法安全、痛苦小、疗效确切,有效地避免了传统淋巴免疫治疗母亲对输入的红细胞或血小板等抗原致敏感的危险,减少了并发症。成功受孕率可以达95%以上。 
  提醒 
  对于一而再,再而三发生流产的孕妇,应在孕前夫妻双方做个孕前相关检查,尤其是免疫因素,如果有这方面的问题,也不必过于惊慌,应积极配合医生采取有效治疗,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下一次妊娠,避免不幸的再次发生。
 
    习惯性流产发生以后,夫妻双方都应去正规医院或计生服务站接受检查,找出导致“流产”的原因,对症治疗。治疗方法主要有: 
  1、子宫畸形者应进行手术矫治。 
  2、宫腔粘连者,可服用活血化淤的中药达到松解粘连的目的。 
  3、黄体功能不全者,可予黄体酮补充。若有受孕可能,自基础体温升高的第3~4天起,予以黄体酮10~20mg/d,在确诊已妊娠后,持续治疗至妊娠第9~10周。 
  4、属染色体异常者,如再次妊娠,必须进行产前检查,通过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了解胎儿是否先天畸形,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终止妊娠。 
  5、女方阴道与宫颈排出物、男方精液细菌培养阳性者,根据药敏试验予以相应治疗,直至痊愈。治疗期间采用阴茎套避孕。 
  6、子宫肌瘤较小者,可服用药物治疗;如果肌瘤较大又是单发,可采取手术剜除法治疗。 
  7、对子宫颈口松弛者,可根据以往流产发生的时间,在孕12-20周期间行宫颈口缝扎术,术前如有阴道炎症须治愈后再行手术,术后用黄体酮、中药和镇静剂安胎,定期随访。如有流产或早产征兆,及时拆线,以免造成宫颈严重损伤。若保胎成功,需在预产期前2~3周入院待产。待出现临产征兆或剖宫产时再拆除缝线即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