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凉怀旧之旅——四川篇(3)马尔康的两个土司官寨

(2020-06-01 23:26:38)
标签:

旅游

       从壤塘出发,原准备直接去红原,但路上遇到堵车。考虑到这些天一直奔波在高海拔地区,数日劳累,应该休整一下,所以把行路方向从东北改为东南,目的地由也红原转向马尔康。与原来的行程相比,这个改动虽然多绕了一个大拐角,但马尔康2600的较低海拔让我们决定当晚落脚此处。

清凉怀旧之旅——四川篇(3)马尔康的两个土司官寨
        马尔康市是阿坝州政府所在地,梭摩河穿城而过。站在桥上望去,群山环抱,河水蜿蜒,有点捷克温泉小镇的味道。

清凉怀旧之旅——四川篇(3)马尔康的两个土司官寨
        前几天在高海拔地区的活动耗费了不少精力和体力,我们在马尔康得到了充足的休息和调整。

清凉怀旧之旅——四川篇(3)马尔康的两个土司官寨
       马尔康地区是嘉绒藏族的聚居地,藏族占当地人口总数的79%。

清凉怀旧之旅——四川篇(3)马尔康的两个土司官寨
       嘉绒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服饰和风俗,曾被认为是一个独立民族。在解放初期进行的民族识别中,确认嘉绒是由古藏人而来,属于藏民族的一个分支,并由此归入藏族。嘉绒妇女的服装受羌族服饰影响而不同于一般藏族妇女,她们戴的帽子又与彝族有些近似。

清凉怀旧之旅——四川篇(3)马尔康的两个土司官寨
      在一户人家里,我们见到一位妇人,她神情端庄,体态高雅,或许是大户人家的后代吧。

清凉怀旧之旅——四川篇(3)马尔康的两个土司官寨

清凉怀旧之旅——四川篇(3)马尔康的两个土司官寨
        马尔康曾是我国土司政权最后的遗留地区之一,解放初期,中央政府在原嘉绒18土司中卓克基、松岗、党坝、梭摩四个土司属地中进行新时代的“改土归流”,归并四土地区,纳入政府管理,并重新取名为“马尔康”。马尔康的藏语含义为“火苗旺盛的地方”,引申为"兴旺发达之地“,这个名字取自于当地的一座玛康寺。来到马尔康,当地的土司遗存是一大看点,我们在此参观了松岗和卓克基两个土司官寨。
       第二天一早下起雨来,这雨要是下在壤塘,后果不敢想象。小雨中,我们先去了距马尔康15公里的松岗土司官寨。松岗土司在四个土司中最有势力,管辖范围一度最大,几乎控制了整个“四土”地区。

清凉怀旧之旅——四川篇(3)马尔康的两个土司官寨
      松岗土司的官寨建在松岗梁子上,仿布达拉宫,宏伟壮观,可惜在1936年被一场大火烧掉,如今仅剩下两个碉楼。

清凉怀旧之旅——四川篇(3)马尔康的两个土司官寨
       碉楼经过后来的修整,高高矗立,有梯子可以爬到内部看看。里面各层另有独木梯,能上到最顶层。

清凉怀旧之旅——四川篇(3)马尔康的两个土司官寨

清凉怀旧之旅——四川篇(3)马尔康的两个土司官寨

清凉怀旧之旅——四川篇(3)马尔康的两个土司官寨
       土司官寨下是沿山梁而建的民居。

清凉怀旧之旅——四川篇(3)马尔康的两个土司官寨
       大部分民居已经无人居住。

清凉怀旧之旅——四川篇(3)马尔康的两个土司官寨

清凉怀旧之旅——四川篇(3)马尔康的两个土司官寨

清凉怀旧之旅——四川篇(3)马尔康的两个土司官寨

清凉怀旧之旅——四川篇(3)马尔康的两个土司官寨
       我们在村里遇到一位老人,他的老伴儿已经去世,两个儿子都住在马尔康。老人不愿下山,现在整座松岗梁子上仅剩他一人坚守。

清凉怀旧之旅——四川篇(3)马尔康的两个土司官寨

清凉怀旧之旅——四川篇(3)马尔康的两个土司官寨

清凉怀旧之旅——四川篇(3)马尔康的两个土司官寨
      松岗官寨的山下,是直波村。

清凉怀旧之旅——四川篇(3)马尔康的两个土司官寨
       嘉绒地区有“千碉之乡”的美誉,碉楼随处可见,但唯有直波村这两座碉楼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两座碉楼建于清代,八角外形,没经过大的修整,经历多次地震都不到,它们是马尔康地区碉楼中的精品。        

清凉怀旧之旅——四川篇(3)马尔康的两个土司官寨
      从松岗土司官寨出来,我们驱车25公里,去到另一座土司官寨——卓克基土司官寨。

清凉怀旧之旅——四川篇(3)马尔康的两个土司官寨
       卓克基官寨的建筑宏伟精湛,曾被美国著名作家誉为“东方建筑史上的明珠”。照片上面左侧那座建筑是官寨的碉楼,往右是四座碉楼围成的四合院,照片里只看到其中三座碉楼。


清凉怀旧之旅——四川篇(3)马尔康的两个土司官寨
        官寨建在高处,要爬一段台阶。

清凉怀旧之旅——四川篇(3)马尔康的两个土司官寨
        进入大门,里面就是那四座碉楼围成的官寨主体建筑——四合院。

清凉怀旧之旅——四川篇(3)马尔康的两个土司官寨
        官寨主体共有五层,除主仆生活起居用房外,还有公堂、议事厅、各教派经堂佛堂等等。主体建筑外还有官寨的刑场和牢房。

清凉怀旧之旅——四川篇(3)马尔康的两个土司官寨

清凉怀旧之旅——四川篇(3)马尔康的两个土司官寨
         从这个小门进入“四合院”。

清凉怀旧之旅——四川篇(3)马尔康的两个土司官寨
        “四合院”的天井内共有21根廊柱围在四周,长度直通屋顶。

清凉怀旧之旅——四川篇(3)马尔康的两个土司官寨
        四座碉楼围成的五层官寨恢宏气派。

清凉怀旧之旅——四川篇(3)马尔康的两个土司官寨
       官寨主人,即最后一位土司名叫索观赢,他曾配合共 产 党平定黑水叛乱,并在地方政府任职。1967年因病去世。

清凉怀旧之旅——四川篇(3)马尔康的两个土司官寨
        官寨内部的陈设展现了土司家族锦衣玉食的奢华生活,整座寨子除了作为家族居所,还是一个缩小的官僚机构。
       这个房间是土司和各地头人商议重大事宜的议事厅。

清凉怀旧之旅——四川篇(3)马尔康的两个土司官寨
        审判案件的官司厅。

清凉怀旧之旅——四川篇(3)马尔康的两个土司官寨
        客厅

清凉怀旧之旅——四川篇(3)马尔康的两个土司官寨
        土司家人用餐的房间。

清凉怀旧之旅——四川篇(3)马尔康的两个土司官寨
        土司夫人套房

清凉怀旧之旅——四川篇(3)马尔康的两个土司官寨
        房间中这张照片倾倒过不少人,照片主人是索观赢的儿媳妇——扎西丹初

清凉怀旧之旅——四川篇(3)马尔康的两个土司官寨

清凉怀旧之旅——四川篇(3)马尔康的两个土司官寨

清凉怀旧之旅——四川篇(3)马尔康的两个土司官寨
        这座土司官寨供奉了藏传佛教中的几个教派的佛堂经堂,号称“藏区第一家庙”。

清凉怀旧之旅——四川篇(3)马尔康的两个土司官寨
        黄教(格鲁派)

清凉怀旧之旅——四川篇(3)马尔康的两个土司官寨

清凉怀旧之旅——四川篇(3)马尔康的两个土司官寨

清凉怀旧之旅——四川篇(3)马尔康的两个土司官寨
        红教(宁玛派)

清凉怀旧之旅——四川篇(3)马尔康的两个土司官寨
        卓克基官寨曾做过中央红军长征时的落脚地之一。1935年7月,毛泽东及中央机关曾在这里住宿一周,并召开了著名的卓克基会议。卓克基会议有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张闻天、王稼祥、博古等人参加,会议制定了红军在民族地区工作的方针政策。

清凉怀旧之旅——四川篇(3)马尔康的两个土司官寨
        这是毛泽东曾经住过的房间。
        解放后,毛泽东与索观赢见面时提到了这段历史,索观赢告诉毛,因为主席住过,所以这座官寨被当了纪念物。

清凉怀旧之旅——四川篇(3)马尔康的两个土司官寨
        站在官寨的观景平台上,能够看到当地著名的嘉绒西索民居,这些民居用石头盖成,屋顶覆以石片作瓦。

清凉怀旧之旅——四川篇(3)马尔康的两个土司官寨

清凉怀旧之旅——四川篇(3)马尔康的两个土司官寨

清凉怀旧之旅——四川篇(3)马尔康的两个土司官寨
        小雨中,我们离开卓克基,沿梭摩河大峡谷去往红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