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乌菲奇出来,我穿过市政广场去往巴杰罗美术馆。市政广场上有不少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米开朗基罗的《大卫》也曾经在这里矗立了300多年。由乌菲奇美术馆、韦基奥宫和兰奇凉廊等著名建筑围成的市政广场堪称露天雕塑博物馆。
兰奇凉廊摆放着古代和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雕塑品。兰奇凉廊,也被译作佣兵凉廊,这里曾驻扎过瑞士警卫队。
切利尼《珀尔修斯》
詹博洛尼亚《抢夺萨宾妇女》。当时没仔细拍下,这是从大画面中裁下的,很模糊。
市政广场的《海神》喷泉,詹博洛尼亚
韦琪奥宫门口与《大卫》复制品相对的《赫拉克勒斯和凯克斯》
广场上的《科西莫一世骑马像》,詹博洛尼亚。
穿过市政广场向北不远,就是集中展示文艺复兴时期雕刻大师作品的巴杰罗美术馆。巴杰罗是佛罗伦萨最早的公共建筑,曾做过行政长官的官邸、警察局和监狱,关押和处决过当年企图推翻科西莫一世统治的失败者。美术馆的建筑外形与韦琪奥宫有几分相似,因为韦琪奥宫就是仿其风格建立起的。
这座建筑本身也是一个艺术品。
沿回廊四周放置着不同年代的雕塑。
展馆内有一尊米开朗基罗二十岁出头时雕刻的《酒神》。
《酒神》原本是给罗马红衣主教雕刻的,也许是因为这块石料不纯粹,导致酒神脸部发花,也许对酒神突出的小肚腩和宽厚的后背以及销魂的步态难以接受,总之,不懂欣赏的主教对已经完成的作品不满意,拒绝收货。最后,它被一个银行家买去,装饰在自己的花园里。
在同一展室中还有一件米开朗基罗圆形浮雕作品《圣母子与约翰》,也怪我粗心,当时没看到,回来翻看照片后才发现,并从片子中裁取下来。
多纳泰罗《大卫》。
电视台曾经播过一部美国动画片《忍者神龟》,其中三只龟的名字分别被冠以文艺复兴时期三杰的名字——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第四只龟的就名字叫作多纳泰罗。能与三杰并列出镜,在人们眼里,他的地位很不一般。
多纳泰罗的《大卫》是继古希腊罗马之后,首次有欧洲艺术家敢于创作的真人大小的全三维立体裸体人物立像。
《大卫》在艺术上有两个创新,一是打破中世纪宗教禁欲主义的束缚,在文艺复兴之中最早把裸体人像大胆展示给人们;再就是他一反过去那种贴墙站立的雕像方式,开创单独立像的先河,让人们能够前后左右全方位的观看。
多纳泰罗《圣乔治》(1416-1417)
《圣乔治》是多纳泰罗为佛罗伦萨圣弥尔墩教堂外墙壁龛所做,据说这座雕像出炉出轰动了整个佛罗伦萨,他把圣乔治雕刻得太美,以致大家都以圣乔治为标准来衡量青年男子的相貌。这幅作品代表了多纳泰罗年轻时作品中的最高水平之一。
多纳泰罗 《圣约翰》(1450-1455)
多纳泰罗晚年塑造的人物,已经完全脱离了他以前创造的《大卫》、《圣乔治》那种生机勃勃、甜美向上的形像,大教堂博物馆里展出他的晚年作品更是表现出一种常人难以欣赏的丑。
詹博洛尼亚《墨丘利》
詹博洛尼亚是米开朗基罗和贝尼尼之间最重要的一位雕塑家,是美第奇家族的御用雕塑家。这座《墨丘利》是为装饰美第奇花园而做,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不少美术教科书中都把它当做范例插图。
詹博洛尼亚
酒神《巴库斯》,青铜像,作于1560。
詹博洛尼亚
《佛罗伦萨战胜比萨》
这座雕塑是1565年为弗朗切斯科·美第奇结婚所做,詹博洛经亚设计并制作了蜡稿和泥稿,他的徒弟最后以大理石雕刻完成,并被放置在韦奇奥宫500人大厅内。
雅各布.桑索维诺,《酒神巴库斯》1511
巴杰罗有三尊酒神雕像,除了米开朗基罗、詹博洛尼亚之外,就是佛罗伦萨雕刻家、建筑师雅各布.桑索维诺的这一尊。雅各布曾于1505年赴罗马,研究古建筑及雕刻,并受雇于教皇,修复古雕像。他回到佛罗伦萨后创作了《酒神》。
韦罗基奥《大卫》1466
韦罗基奥是达.芬奇和波提切利的老师,在乌菲奇达芬奇厅有一幅韦罗基奥和弟子们共同绘制的耶稣受洗图,其中两个小天使之一是达.芬奇所绘。据说韦罗基奥看到徒弟所绘的天使已经超越自己水平,从而转向雕塑领域发展。
韦罗基奥的大卫有着那个时代佛罗伦萨青年的活泼形象,尽管前面已有多纳泰罗的裸体大卫作样板,他还是为自己的这座大卫穿上了衣服。
彼得罗.弗兰卡维拉《伊阿宋》1589
这个故事源于希腊神话,讲的是英雄伊阿宋历尽艰险,在众神帮助下终于杀死恶龙,获得金羊毛的故事。
彼得罗是比利时画家、雕刻家。
巴乔.班提奈利《亚当和夏娃》1551
巴乔是意大利雕塑家、画家,活跃于佛罗伦萨,深受美第奇家族钟爱,他敌视米开朗基罗,并以其为竞争对手。
巴托洛米奥.阿马纳蒂《摩西》1540-1555
阿马纳蒂的雕刻深受米开朗基罗的影响,市政厅广场的海神喷泉就出自他的手中。他雕刻的这座摩西,除了没有头上的两只角,完全就是米开朗基罗《摩西》的缩小版。
巴杰罗的其他展室,匆匆走过,没仔细看。
最后要介绍一下这两座著名的青铜浮雕《以撒献祭》。由于我的粗心,错过了这两件重要藏品,只能从下面这张照片中裁下这张不完整也不够清晰的图。
这两件浮雕的位置在《圣乔治》的右下方,完全被我忽略了。
这两幅照片是从书上翻拍下来的,左边的是吉贝尔蒂作品,右边是布鲁乃列斯基所作。
当年佛罗伦萨为更换大教堂洗礼堂大门,曾经举办过一场竞标赛,要求参赛者在12个月内呈交一份以“以撒献祭”为内容的青铜浮雕,胜者将接受洗礼堂大门的制作任务。参赛作品中,吉贝尔蒂和布鲁乃列斯基的作品最受青睐,他们的作品也是唯一保存至今的。在不分伯仲的两件作品中,吉贝尔蒂最终胜出,评审给出的理由是他的作品比布鲁乃列斯基轻了七公斤,这意味着整扇门将大大节省材料。
吉贝尔蒂胜出后用尽毕生之力做成了两扇佛罗伦萨洗礼堂大门,其中一扇被米开朗基罗誉为“天堂之门”。在佛罗伦萨,观赏这两扇《天堂之门》是不可错过的一个游览项目。它的真品现存放在大教堂博物馆。
布鲁乃列斯基竞争失利后离开了雕塑业,专心建筑艺术,并留下许多传世经典,著名的百花大教堂红色穹顶就是他杰出的作品之一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