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独行自驾意大利(23)到阿尔卑斯山去

(2020-03-28 23:16:48)
标签:

旅游

分类: 意大利

  离开米兰,驱车200多公里赶到奥斯塔。意大利各地高速路收费标准并不统一,这一段高速路不到200公里,收费却高达30多欧。虽说南方北方的贫富有差距,但这个差距有点大,相同的距离,从罗马到那不勒斯也不过十几欧,差了一倍多呢。

        阿尔卑斯山是这次规划目的地之一,行前有两个选择,一是意大利东部的多勒米蒂山脉,世界自然遗产,景色绝佳;另一个是西部的勃朗峰,欧洲最高峰。几经抉择,我选了后者,理由是,去多勒米蒂要从威尼斯继续向北,多花一天时间,挤占了后面行程,而欧洲最高峰勃朗峰的地域意义对我来说更有吸引力。因此我把此行最西端定在阿尔卑斯山脚的奥斯塔。


  我在奥斯塔住宿地要爬很高的山,下高速后不到2公里的直线距离,却走了将近10公里盘山路,途中还经常走错道,以致天擦黑的时候才抵达住所。


  自东向西的阿尔卑斯山是横亘在欧洲大陆的一道屏障,山脉中一些峡谷是意大利通往西欧各国的要道,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奥斯塔扼守了其中一条重要山谷,控制了大圣伯纳德、勃朗峰隧道与小圣伯纳德山口的要塞,是通往瑞士与法国的交通枢纽。这条山谷从古罗马时代就很繁荣,并一直持续至今。最早建城的是古罗马皇帝奥古斯都,市内至今还留有奥古斯都凯旋门和古剧院。一进山谷,但见教堂钟楼林立,古城堡随处可见,另兼有阿尔卑斯山风光无限,让如今的奥斯塔成为山区旅游中心。






  山谷中的奥斯塔。


  我在奥斯塔住了两晚,没时间去城里逛,整个白天都泡在阿尔卑斯山。

      意大利和法国各有一条勃朗峰大索道,从网上看是相接的。意大利这边的索道站起点设在山脚下的库马耶小镇。一人开车眼睛不够使,寻找索道站时,很明显的目标却让我找了好几个来回。导航和向人询问都提示索道站就在附近,但我愣是看不见在哪儿。最终还是寻着天上缆车起落的走向一路跟着才找到目标。这个索道站设在一个大停车场内,这里还有去往各个滑雪场的小索道站。我几次来到这个停车场,但都只在那些小索道站中寻找,这么大的索道站居然被我错过。一个人出行净犯这种低级错误,不少时间都耽误在寻找上。


  书上这样形容这条索道:“勃朗峰缆车不是世界海拔最高缆车,但它肯定是最惊险壮观的缆车。乘上缆车,耳朵嗡嗡响,眼睛惊恐地睁大,喘气也有点费劲了,这是很多人都有的体会”!

      缆车有上下两条索道,共有两个上下站。


  圆形的车厢很大,挤进二、三十人不成问题。在上升过程中,缆车不断地旋转,让人们360度地欣赏阿尔卑斯山壮美景色。


  第一站是海拔2173米的 Pavillon du Mt Frety,这里有人工培育的小植物园,有一个人工小水池。从这个高度向上,绿色植物逐步让位给冰川裸岩。大家在这里下车,透气,散步,观景,嬉耍,然后换乘下一部缆车继续向上。喜爱户外徒步的人从这里开始向上攀登了。





  上面下来的缆车停靠在这一站。


  乘坐它继续向上,当勃朗峰的雄姿一览无余地展现眼前时,非常庆幸当初的选择。


  抵达终点站punta helbronner ,这里的海拔是3462米。应该还有一条通向法国霞慕尼的索道,但是听说已经关闭


  在观景台上四下望,众多山头都踩在脚下。


  眼前的大小山峰犬牙交错陡峭嶙峋。




  佼佼者是4810米的勃朗峰。



  来到勃朗峰下,不跟阿尔卑斯山的雪来个亲密接触怎么能成?看雪地上行走的人们如同小蚂蚁般,心里痒痒,我也要去加入他们的行列。



  坐电梯下到底层,穿过一条隧道。


  徒步行走的道路封闭了,黄色的警示牌上用英、法、德、意四种文字写着:“危险!冒险越过这个标志,你将自己承担风险和危险——冰裂缝……”


  尽管如此,大家都是管它三七二十一,我也跟着一蹁腿……


独行自驾意大利(23)到阿尔卑斯山去
       巨大的冰裂缝和滑坡提示了这里的危险。

       阿尔卑斯山是户外运动的天堂。现在没到最佳滑雪季节,但少不了挑战登顶勃朗峰的勇士,也有人用七、八天时间,环勃朗峰徒步行走。




  这些人的装备非常专业,冰镐、钉鞋、安全绳索一应俱全。




  我穿着一双布鞋也一步一滑地向前走去。听说山上很冷,我在冲锋衣里加了羽绒内衣,腿上穿了保暖裤,结果走得浑身冒汗。



  下山后,开着车再去法国那边看看。意大利和法国之间开凿了一条白山隧道,打通阿尔卑斯山,大大缩短了两国距离。这是横跨两国的收费站,工作人员收费同时给了我一个宣传册页,我看都没看,把它放到副驾座位上。


  白山隧道双向两车道,长11.6公里。一进隧道,感觉前后车的驾驶风格顿时温柔起来,不仅车速慢,后车跟车距离也长了很多。


  我跟在一辆慢吞吞的卡车后面心里起急,按捺不住时一脚油门从对向车道超了过去。回到住处翻看收费站发的那张纸,上书隧道内不许超车,跟车距离不得低于150米。

       等着接罚单吧。


  穿过隧道,沿这条路一直向前,是法国小镇霞慕尼。


  从霞慕尼小镇看勃朗峰。



  霞慕尼是法国的游览胜地,这里有一条索道通向3800多米的南针峰,南针峰也是观看勃朗峰的最佳位置,可惜时间来不及了。网上介绍意法两国大索道之间另有一条接驳索道,不知什么原因停运了。






  阿尔卑斯山雪水融化成的阿尔沃河。在日内瓦阿尔沃河与罗纳河相交,两河清浊分明,是世界十大著名河流交汇处。


  天色已晚,回到奥斯塔山上的家。



  山里甜香的空气沁人心脾,室外没有蚊子,连小虫子都看不到。打开窗户,静静地享受这一切,太惬意了。


  住所旁就是一个教堂,每隔半小时敲一次钟,在寂静的小山村里枕着悠扬的钟声入睡,又是一件惬意的事。



  照片左边是那个小教堂,右边是我住的民宿。


  在奥斯塔的这两晚休息得最好。第三天一早,神清气爽,披一身晨露,出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