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前,亲家两口邀我们一同南下苏州探亲度假。以前曾去过苏州,除过园林,对那里石板铺地、连续相接的灰色高墙连成的小巷深宅印象深刻,不过那都是70年代初的印象了。这次来苏州,住在亲家公的老屋,在亲家两口的精心安排下,围绕着太湖,我们游历了以前没见过的苏州。
亲家老屋,在苏州乡下太湖边的石帆村,是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门前一条与太湖相接的小河,沿着老村静静地流淌,依河而建的房屋,把倒影投进河里,勾勒出美丽的弧线。岸边空地上,有各家养着的鸡和狗;河面上,游着麻鸭和肥鹅;小河里,能看到细长的小鱼在穿梭。村里,家家门前都有一条探入河中的石台阶。虽然自来水早已通到各家各户,但在石台阶上,仍不时看到洗菜涮物的农妇在忙碌着。
在乡下的日子放松而惬意,早晨,在久违的鸡叫声中醒来,夜晚,体会着关上灯就伸手不见五指的辰光。一大早,亲家二嫂就送来家养鸡下的蛋,新鲜的春笋、蔬菜、肉,也早早备在这里。这几日,我们也享受了小辈们无微不至的照顾,我们到达和离开苏州,都是他们分别请假,专门从市里赶来开车接送。外出游玩,也多是由小辈们安排照料。特别难得的是,我们到苏州的当天晚上,亲家在苏州的老少几辈亲戚,从各个地方赶来,40多人齐聚在老家小镇,有说有笑地度过了一个饱蘸亲情的夜晚。
只是,这种日子不知还能持续多久。石帆村是苏州市打造的太湖新区一部分,村西头的太湖沿岸,种满了观赏树和鲜花,原来野生的草地,也铺成草坪,与城市街心公园无异。从苏州市内延伸到太湖的一条公路,把村子截成两半,住在河对岸的大哥大嫂一家,已经被拆迁到镇上。房子补,钞票补,让农民们很满意,但小桥流水、鸡鸭嬉戏的江南农村一景,再难找回来了。
http://s14/mw690/001CZMm3zy6SzCNGfxz1d&690
这条小河从苏州流向太湖,石帆村在太湖入口处。
http://s8/mw690/001CZMm3zy6SztshWXta7&690
树后面就是亲家的老屋,老屋已被小辈人改建成了两层,他们在苏州市工作并住在市里,我们没来时,老屋就空着。
http://s14/mw690/001CZMm3zy6SzsXY9Q1cd&690
从村里到太湖边,共有四座这样的小桥,头尾分别是“石帆桥”和“泗古港桥”,中间两座的名字有着浓厚的时代印迹:”反帝桥“和”反修桥“。
http://s12/mw690/001CZMm3zy6SzFv5yFtfb&690
小河入湖处修有水闸,叫”石帆港闸“,当年这条小河可以行船,苏州过来的船就沿着这条河开进太湖。
http://s6/mw690/001CZMm3zy6SzCPIQPb05&690
宁静的石帆村。
http://s8/mw690/001CZMm3zy6SzFzfDGD47&690
弯弯的小路通向老屋的后门。
http://s8/mw690/001CZMm3zy6SzCPbB5Rd7&690
暂时没受到拆迁困扰的村民继续过着他们早已习惯的平静生活。
http://s13/mw690/001CZMm3zy6SzCOmyLy7c&690
尽管各家都通了自来水,但长年累月形成的习惯仍在这里延续着。
http://s15/mw690/001CZMm3zy6SzCQi3dsfe&690
不少人家还有这种压水井。
http://s2/mw690/001CZMm3zy6SzsYb8Slf1&690
石帆村所在的镇湖镇是苏绣发详地,村里几乎家家都有这种绣架。
http://s10/mw690/001CZMm3zy6SztsWOJbc9&690
正在修建的太湖大道把石帆村劈成两半。
http://s6/mw690/001CZMm3zy6SzFvCTUpe5&690
河对岸的房子已经拆掉大半。过几年,随着太湖新区的发展,随着环湖大公园的打造,我们还能再见到美丽的石帆村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