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贵州(一)质朴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

(2013-08-20 00:13:04)
标签:

杂谈

分类: 旅游

    近几天,几个朋友一路向北去了,遗憾的是,我这里家事缠身不能随行。羡慕之余,翻翻箱底,挑选出前两年去贵州的片子发上来,聊以补缺。

    重新翻看贵州照片,回忆起当时的点点滴滴,感觉有一股暧暧的东西在心底里缓缓流淌着。这些年的自驾游,能让我感动并回味无穷的总共有两次,一次是前年的丝路大漠之行(正式开博后,前面几篇写的都是这个内容),再一次,就是在贵州的那段日子了。

    盘点贵州行,最喜欢是黔东南,在那里,我们驱车到大山深处,近距离接触了当地少数民族,有幸见到一些原生态的质朴景色,还欣赏了那份尚未完全开发的自然风光;最难得是24道拐,自从在电视上看到云南学者戈书亚寻找它的经历后,就一直对它念念不忘,贵州自驾,很大一部分因素是因它而起;当然,最打动我们的是那些开朗乐观、纯朴善良、美丽大方、勤劳健康的山民们,他们对外来的客人有种很自然的亲近,你可以随意进入他们的生活,并且不由自主地溶入其中。看到那一张张带着纯朴笑容的脸,你会打心眼儿里喜欢上他们。

    贵州行首篇,就献给那些质朴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

   

http://s4/mw690/58f3916ftx6BJZr8Q9la3&690
1.美丽的苗族小姑娘(黔东南雷山县朗德上寨)。

08年北京奥运火炬接力在贵州有三条线路,朗德上寨是黔东南线路的起点。

 

http://s12/mw690/58f3916ftx6BYhfUq7hbb&690
2.小姑娘很美,多给她上一张片子。

 

http://s11/mw690/58f3916ftx6BMiKs0TUca&690
    3.晒谷(朗德上寨)。

 

http://s15/mw690/58f3916ftx6BStd1MiG6e&690
4.老妇(朗德上寨)。

 

            http://s9/mw690/58f3916ftx6BJcc1TT228&690

5.花裙苗少女(雷山县桃江乡)。

 

http://s12/mw690/58f3916ftx6BX5M8Ygb3b&690

    6.在雷山县大塘乡遇送亲队伍,因为办喜事,有些人脸上还被抹了红。

 

http://s6/mw690/58f3916ftx6BJdbS8LPd5&690

7.苗族妇女头发浓密,她们用梳子挽出各种花样(雷山县大塘乡)。 

 

http://s2/mw690/58f3916ftx6BJexc52141&690
    8.苗族少女(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

 

http://s14/mw690/58f3916ftx6BYhhERxX3d&690

8.苗族老夫妻(黔东南黄平县黄飘乡蒙加苗寨)。

 

http://s14/mw690/58f3916ftx6BYhitocJ0d&690

9.老妇(黄平县黄飘乡蒙加苗寨)。

 

http://s5/mw690/58f3916ftx6BJc9zgA4b4&690

10.革家老妇(黄平县黄飘乡哈龙革寨)

    革字的正确写法应该是革字加个单人旁。革家人是个很特殊的民族族群,属于待识别的民族(百度)。尽管他们居住的地方与苗族村寨相隔不远,但在语言、服饰、信仰和生活习惯上,与苗族人有很大的区别。革家人自称是射日英雄羿的后代,服饰似铠甲,帽子似盔甲。       

 

http://s5/mw690/58f3916ftx6BJcbl7U0f4&690

    11.哈龙革寨是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寨子,我们去时正赶上村民们下工。几个外人的到来,让当地村民非常兴奋,我们在这个村里见识了革家人的热情好客。

 

http://s5/mw690/58f3916ftx6BJcap6cc24&690
    12.革人热情好客,见到我们,他们拿着酒瓶,端起大碗,唱起迎客歌,并且请我们喝拦门酒(不是表演,完全是自发的)。因为不是节日,他们的穿着很随便,但最能体现革人特征的帽子却人人不落。

    照片左边那个男孩子正在县里上高中,我把村民们的照片寄给他们后,男孩给我回信说“全村都沸腾了!”

 

http://s12/mw690/58f3916ftx6BYhgORkv9b&690

    13.哈龙村的罗老师和他的老伴邀我们在他家吃午饭——米饭,用辣椒炒的和煮的肉片。 

 

http://s8/mw690/58f3916ftx6BJc8cDPh67&690

    14.龙场镇是革家人相对集中的地方,我们经过时适逢赶集日。

 

http://s13/mw690/58f3916ftx6BJc8QHik3c&690

   15. 集市上的革家老妇。


http://s9/mw690/58f3916ftx6BYQYmMOs08&690

16.挑担卖菜的老妇(龙场镇集市)。

山里人的担子不用绳,把扁担直接插入竹筐,这样可能在更便于走山路。


http://s15/mw690/58f3916ftx6BJddO7027e&690
17.牵孩子的老妇(黔东南榕江县三宝侗寨)。

                三宝侗寨距榕江县城很近,三宝的侗语被列为侗族标准语,也就是侗语中的普通话。


http://s2/mw690/58f3916ftx6BJdeP52V31&690 18.都柳江边切磋针线活的妇人们(三宝侗寨)。

 

http://s2/mw690/58f3916ftx6BYhmitfb51&690

19.天真烂漫的孩童(黔东南榕江县小寨侗寨)。


http://s4/mw690/58f3916ftx6BJc6jF9V13&690
20.赶集路上的侗族老妇(黔东南榕江县小寨侗寨)。

老妇上身的围兜是自染的土布,下身着短裤,并打着过膝的绑腿。


http://s7/mw690/58f3916ftx6BJdq1nAqe6&690

21.觉得这张片子有意思,远远近近的照了好几个人(黔东南从江县信地侗寨)。 

 

http://s11/mw690/58f3916ftx6BYQQVgee2a&690
22.信地侗寨的小学生。

 

http://s3/mw690/58f3916ftx6BJc7lHVMb2&690

23.路遇(信地)。


http://s1/mw690/58f3916ftx6BJdnFnHy30&690
24.正在田间染布的侗族妇女(黔东南从江县新寨侗寨)。


http://s7/mw690/58f3916ftx6BJdoen6S36&690

25. 她们每个人脸上都挂着淳朴乐观的笑容。


http://s15/mw690/58f3916ftx6BJdoMOQu9e&690

    26.这是比较典型的当地侗族妇女日常着装:里面是一件围兜,围兜从脖子后面糸带,带子上栓一件银器搭在后背,围兜外着一件不糸扣的外衣。


http://s4/mw690/58f3916ftx6BJdpm8gz23&690
27.

http://s15/mw690/58f3916ftx6BJdrmTam7e&690

28.老人与孩童(黔东南从江县增冲古寨)。


http://s5/mw690/58f3916ftx6BJdsalve74&690
29.劳动归来(增冲)。

那灿烂的笑容很感染人。

 

http://s15/mw690/58f3916ftx6BYhnDVMy3e&69030.我们的房东(增冲)。 


http://s12/mw690/58f3916ftx6BJc4jKTF1b&690

 31.门前晒谷的水族妇女(黔南三都县板告水寨)

 

http://s9/mw690/58f3916ftx6BYUgUJ60e8&690
    32.路遇赶集的水族一家,成年妇女衣襟上装饰的是水族特有的马尾绣。水族的马尾绣被誉为刺绣艺术的活化石,这种绣法是用丝线把马尾裹绣在浆好的布上,是水族特有的一种绣法,2006年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http://s8/mw690/58f3916ftx6BJfFGBq707&690

33.慈祥的水族老妇(黔南三都县小寨)。 

 

http://s7/mw690/58f3916ftx6BJftgpX8e6&690
34.水族人背孩子的背兜(黔南三都县大寨)。

http://s5/mw690/58f3916ftx6BJdmicDOc4&690
35.美丽的水族姑娘(路遇)。 


http://s7/mw690/58f3916ftx6BJc50s9o46&690
36.集市上的布依族妇女(安顺地区关岭)。


http://s10/mw690/58f3916ftx6BJfVwgJ399&690
37.在成熟稻田里劳作的布依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