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行/见闻旅行原创摄影寺院古麓山寺 |
分类: 园林名迹 |
1/12
古麓山寺大门。因为寺院的大门,一般都是三门并立,中间一大门,两旁各一
小门,所以又称三门殿。也有写作三门殿的。大门始建于西晋,历朝皆有修建,
但屡建屡毁。今存大门是在清康熙二十年(1681)复建的基础上,经民国初年
的重修,又经抗日战争后的修缮遗留的建筑。由于历代寺名屡有变动,门额也
随之变更,今名“古麓山寺”为民国初题署。
2/12
“麓山”是岳麓山的别称。“寺”,原名为古代官署。寺门之前,秀色逼人,
幽谷左壑,崇山右峙。成片的古树就像超凡脱俗的智者,流光溢彩,苍翠葱茏。
置身这样的地方,俗尘中的欲念不知不觉就被洗掉了。
3/12
当天没见多少香火客,但来者都架势不小,图中的香火客可是开着奔驰来的。
4/12
进大门之后,左右两边各有精巧别致的水池,佛家称为放生池,内畜鱼、鳖、
蛙等水族,以慈悲为怀的佛家弟子视放生为善举,认为“恼生杀生,罪过无边。”
5/12
6/12
7/12
进大门之后的第一重殿即为弥勒殿,始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为80年代重修。
四面出廊,廊内花岗岩石柱从赫石坡原景德寺遗址搬来。景德寺,始建于唐代,
后代代相承,至清末民初被毁。今存石柱是清代光绪甲午(1894)能悟和尚重
修时雕琢而成。殿内佛台上安放弥勒像。弥勒像后供韦驮天,面向西。在殿后
的石柱上刻有对联,是三宝弟子欧阳演道为孙唯心敬刻,佛历2965年夏天刻成。
8/12
大雄宝殿即是正殿,或称大殿。位于寺内的中心,坐西朝东。重檐歇山顶,面
宽七间,进深六间,殿身五间,由54根大柱支撑,四面回廊,布局奇特,是寺
内结构最崇隆、规模最庞大的一座殿宇。原殿在抗日战争中被日机炸毁,1986
年重修时,文物考古人员对大殿基址约400平方米的范围进行发掘,文化遗物堆
积厚达1.5米,先后出土了魏晋南北朝至宋元明清各时期的瓷片。地层中明清两
代的铺地砖尚存,另有瓦当、脊饰、板瓦、泥雕、石雕佛像残片出土,这些实
物充分展示了大雄宝殿的悠久历史。
9/12
大雄宝殿之前,立有两块苍古的石碑,是寺内剩存的重要文物。由于岁月流变,
风雨剥蚀,碑已多处残缺,但绝大多数文字仍完整无损。
10/12
11/12
12/12
前一篇:上海太阳岛渡假村续 『旅游风景』
后一篇:榕城之夏我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