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赛里木湖回伊犁的路上,特意小小绕行了一下惠远古城。
因为同伴们对历史的遗址几乎不感兴趣,到了古城内连车都懒得下,使得我也只能匆匆停留了半个小时,只好写成惠远古城一瞥了。 
想来看看这个地方是因为一场二百年前的繁华,还有一位值得尊敬的官员。
资料:历史上伊犁是新疆通往中亚的重要通道,清代乾隆为了加强在伊犁地区的治理,在此设伊犁将军,建惠远城,并陆续在其周围建起惠宁、绥定、广仁、宁远、瞻德、拱宸、熙、塔尔奇八座卫星城,统称为“伊犁九城”。被称为“伊犁九城”之首的惠远城,是当时我国西北边陲军事、政治中心的伊犁将军府所在地。
遥想当年,城内大街小巷商铺林立,百货云屯,市肆极为繁华,有“小北京”之称。然而,随着新疆自治区的首府迁往乌鲁木齐,伊犁逐渐被边缘化,惠远古城也随着历史的变迁而没落。
至于那位官员,就是大家熟悉的林则徐了,在吐鲁番的时候就知道林公兴建水渠的功绩,不想在如此偏远的祖国最西端,也曾有他停留两年多的身影。无论被贬是多么的不得意,但他无论走到那里,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实在令人尊敬!

资料:由于战乱、沙俄侵略,城内建筑物亦遭战乱毁坏,许多建筑被拆除。此后惠远城垣逐年被伊犁河水侵蚀,地下遗存的文物多被伊犁河水淹没,城内建筑物已荡然无存。今尚存北、东面部分城墙和老东门土墙墩,即惠远老城。如今的惠远城是光绪八年(1882)清政府在惠远旧城北15里处仿照旧城所建。与惠远新城、伊犁将军府同时期建筑的还有惠远钟鼓楼。

资料:钟鼓楼位于古城中心,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正对四个城门,钟鼓楼为四层三檐歇山顶的木制结构建筑,总高23.76米。基座层外面用青砖仓砌,台上边缘有青砖花墙,基座顶棚为方木拼铺,绘有八卦图,内壁也用方木、青砖镶砌而成。楼顶正脊四端各有大呁,中有宝瓶和铁戟,戗脊顶端均有仙人走兽装饰,瓦垄出檐装有勾头滴水。各层檐面及楼顶全用绿色琉璃瓦覆盖,屋檐下梁柱额枋均绘彩画。

二楼置有大钟大鼓各一,为旧时敲击报时之用,城门的昼开夜闭以此为信号。 
我在这钟鼓楼中匆匆停留,偶尔能看见一两块昔日留存的石碑,字迹已然模糊。 
资料:钟鼓楼曾于1927年、1964年、1981年三次进行维修,现保存完好,是全疆仅存的一座有较远历史的传统高层木制结构建筑。
下午的阳光洒进来,在了无游人的古老楼中,光影都有些寂寞。

就此匆匆而别,在下楼的时候,将自己的身影与这古老的历史定格。 
因为同伴们的兴趣不同,实在身不由己,没能去看伊犁将军府和林则徐故居,就此离开惠远古城,憾!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