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陕西西安行——书法韵味看碑林

(2009-12-11 17:47:16)
标签:

书法

碑林

展室

昭陵六骏

西安

分类: 陕西山西

依然是一夜的雨,决定上午去碑林,也是室内,应该影响不大。

 碑林本来不在计划之中,因为觉得自己不懂书法去看这些国宝碑文有点附庸风雅的意思,但是有朋友极力推荐说值得一看,所以还是决定去瞧瞧。

  资料:碑林博物馆它是在具有 900多年历史的“西安碑林”基础上,利用西安孔庙古建筑群扩建而成的一座以收藏、研究和陈列历代碑石、墓志及石刻造像为主的艺术博物馆。馆区由孔庙、碑林、石刻艺术室三部分组成,占地面积 31900平方米,现有馆藏文物 11000余件,11个展室,陈列面积4900平方米。进门就是孔庙旧址,其建置可以追溯到北宋末年。保存至今的照壁、牌坊、泮池、棂星门、华表、戟门、碑亭、两庑等多为明清的建筑,并遵循着孔庙固有的建筑格局,组成了一个绿树掩映、古朴典雅的庭院式建筑群。

陕西西安行——书法韵味看碑林

  

   对孔庙的建筑本身没有太过留意,直奔碑文展室而去。

   不懂书法,但是能看见许多字里行间有说不出的流畅与韵味,不仅满心欢喜的拍了不少照片。到底是外行,回来一翻看,都搞不清是谁的字,是哪块碑:)

   于是稀里糊涂打包部分贴上来吧,估计各位能比我在行。   

 陕西西安行——书法韵味看碑林

        陕西西安行——书法韵味看碑林

 

        陕西西安行——书法韵味看碑林

 陕西西安行——书法韵味看碑林
 在诸多碑文中,有两块好玩的碑。

  一是 清代的《关帝诗竹图碑》,上面的竹叶细看是一首诗:“不谢东君意,丹青独立名,莫嫌孤叶淡,终久不凋零。” 意想的关云长别曹操时候写的,当然是后人代做的了:)

 二是明代《魁星复斗图碑》,马德昭绘的,画上一个小鬼双手高举一只“斗”,一条腿跳起,挺动感的。鬼和“斗”组成“魁”,整幅画还藏了“克己复礼,正心修身”八个字。

 陕西西安行——书法韵味看碑林

 

  在其中一个展室,看见工作人员正在拓碑,拓下来的条幅在一旁出售;想想这都是货真价实的古碑,就被这样当作赚钱的模板,多少有点不是滋味。

    这几块碑是米芾诗帖。  陕西西安行——书法韵味看碑林

别的展室,也发现不少工作人员正在忙乎拓碑,看来生意不错。

  陕西西安行——书法韵味看碑林

这就是拓下来后,在一旁出售的商品了,价格不菲。

 陕西西安行——书法韵味看碑林

  在展室看了两个多小时,出来后看看博物馆里还有什么。

  资料:小殿两侧的唐景云钟、大夏石马都是国宝级的艺术精品。前者铸于唐睿宗景云二年,已有1200多年历史。其音质纯美,钟声清晰宏亮,钟上还铸有唐睿宗李旦亲自撰文并书写的铭文一段,是李旦鲜有的传世字迹中的佳作。

 陕西西安行——书法韵味看碑林

   后者大夏石马,是十六国时代匈奴族铁弗部建立的大夏国的作品,他继承了我国汉代时刻艺术雄浑深沉,体魄巨大、生动传神的特点,代表了那个时代的艺术观念和艺术水平,同时也是一件极为罕见的珍贵民族文物。

 陕西西安行——书法韵味看碑林

   在拴马桩后,是石刻博物馆,顺道进去看了看。

   数量不多,但一些展品颇具特色。

   陕西西安行——书法韵味看碑林

 最值得一看的是昭陵六骏,有点意外竟然是在此处看见它们。

  资料: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和文德皇后的合葬墓,墓旁祭殿两侧有庑廊,“昭陵六骏”石刻就列置其中。石刻中的“六骏”是李世民经常乘骑的六匹战马,它们既象征唐太宗所经历的最主要六大战役,同时也是表彰他在唐王朝创建过程中立下的赫赫战功。六匹骏马的名称:一是飒露紫,二是拳毛騧,三是青骓,四是什伐赤,五是特勒骠,六是白蹄乌。石刻所表现的六匹骏马三作奔驰状,三匹为站立状。六骏均为三花马鬃,束尾。这是唐代战马的特征,其鞍、鞯、镫、缰绳等,都逼真地再现了唐代战马的装饰。据传说“昭陵六骏”石刻是依据当时绘画大师阎立本的手稿雕刻而成。 陕西西安行——书法韵味看碑林

 

   看的时候觉得有两幅太新了,而且神韵相去甚远,细看原来是仿制的。因为六骏中的“飒露紫”和“拳毛騧”两石,于1914年被国人盗卖到国外,现藏于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

    从网上找了原作的资料图(下左),和仿品(下右)对比一下,原作的那些灵动神韵在仿品中荡然无存,叹叹!  陕西西安行——书法韵味看碑林

中午从碑林出来,惊喜的发现雨渐渐停了——那么,下午去汉武帝的茂陵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