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去过南京的中山陵和莫愁湖,此次路过南京,半日闲暇,于是去了总统府。清明时节,黄金周的游客熙熙攘攘,逛了两个多小时,回来又查阅了一些资料,才来说说总统府的前世今生吧!
时光倒流600多年,看过《明朝那些事儿》和《天龙八部》的朋友应该都记得陈友谅,他在鄱阳湖大战中败给了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其儿子陈理投降,被封为归德侯。看来归顺后的待遇还可以,朱元璋给他配了一套房子——汉王府,就是如今的总统府所在地。
40多年后,到了1404年,造反成功的燕王朱棣把这个府邸赐给了二儿子汉王朱高煦,府第西园就以朱高煦名中的“煦”字取名为“煦园”,沿用至今。

到了清代,把汉王府改建成两江总督行署。康熙时,又把原来的汉王府东侧部分改为江宁织造署。康熙的发小曹寅(曹雪芹的祖父)曾当过江宁织造,据说康熙南巡常常住宿曹家,六下江南有五次都住在煦园。曹家为此无限风光,小时候的繁华给曹雪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到雍正五年曹家被抄,江宁织造署开始败落。

到乾隆时,把织造署扩建为行宫,以西花园为基础建成了一个富丽宏伟的宫殿,乾隆下江南也住在此行宫中。1746年的时候,两江总督尹继善在人工池中修建了长14.5米的仿木船式石肪,乾隆喜欢在此饮酒赏景,并御赐“不系舟”匾额,都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此一语双关,寓意大清江山犹如不系舟永不动摇。

在园中的一组假山群中,有一块石碑,上有道光皇帝御笔“印心石室”4个大字。据说当年的两江总督秦树少时家贫,却整天坐在溪流中的大石块上专心研读,后来终于功成名就。道光皇帝有感于他潜心钻研的精神,赐“印心石室”4宇,用来勉励后人。

就这样到了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853年3月太平军攻破南京,宣布定都,改名为天京,并在此大兴土木,把两江总督行署扩建为天王府。从此洪秀全、石达开、杨秀清等人在这里粉墨登场,一度荣耀。

至1866年,太平天国失败,天京陷落,天王府被抢劫一空后被焚毁,如今只有一些残碑诉说这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

同治九年(1870)重建了两江总督署,林则徐、曾国藩、李鸿章、刘坤一、沈葆桢、左宗棠、张之洞、端方等均任过两江总督,又是乱纷纷的你方唱罢我登场。如今开辟了一个展厅,共分"总督花厅"、"督署大堂"、"督署寻踪"、"近代名督"4个部分,以史料和实物展示、场景复原的手法,叙述了清代官衙的演变和那段历史。

平了太平天国,曾国藩就任两江总督,恰逢60大寿,同治皇帝手书“勋高柱石”赐之以为嘉奖,其石碑如今仍然立于总统府中。曾国藩一生经历非常传奇,评论也各有千秋,感兴趣可以找相关书籍细读。

随着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总统府的封建王朝时期结束,又将经历百年风云,近代无数名人将在此悉数登场,写下另一段历史。
另:
园子里现在雨花石、书画等展览,略略感觉有些杂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