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南行(南浔之二)————百间楼与洗粉兜

(2007-06-22 00:00:00)
标签:

百间楼

江南行

西施

南浔

分类: 江苏浙江
这个风景系列是我很喜欢的,清晨的南浔水乡苏醒了~~~百间楼水边的风雨长廊里都是当地早起的居民,洗菜、洗衣服、聊天、锻炼身体、漫步……一切都是那么闲适和悠然——我真想在这古镇的水边住上几月,每日清晨都在这样的回廊里徘徊……

照片都是抓拍的,因为喜欢当地居民们不被打扰的状态,于是在与他们擦肩而过的时候用相机将这瞬间定格……

1、时光(喜欢聊天的感觉,还有那个趴着的小黑狗……)

江南行(南浔之二)————百间楼与洗粉兜

2、悠闲(锻炼身体的老人,摘菜的人们……)

江南行(南浔之二)————百间楼与洗粉兜

3、骑行(我很想骑辆自行车,在这样的廊道中穿行……)

江南行(南浔之二)————百间楼与洗粉兜

4、廊外风景

江南行(南浔之二)————百间楼与洗粉兜

5、水乡(喜欢那种生活化的闲适与几分凌乱,左边好像是吃早饭的人,子雨混过去不知道是不是去讨一口,呵呵~~)

江南行(南浔之二)————百间楼与洗粉兜

6、百间楼的清晨(水乡标准照,很喜欢清晨的光线~~)

江南行(南浔之二)————百间楼与洗粉兜

7、花开(水乡人家养了不少花儿,在老屋前在水流边,绽放。)

江南行(南浔之二)————百间楼与洗粉兜

8、光影(喜欢此刻的光线,明媚的倒影)

江南行(南浔之二)————百间楼与洗粉兜

 9、水边合欢开(左边的合欢树郁郁葱葱,花儿盛放……)

江南行(南浔之二)————百间楼与洗粉兜

10、黑白印象(最后回首,褪去色彩的水乡印象更加深刻……)

江南行(南浔之二)————百间楼与洗粉兜

 

说说百间楼的历史:位于湖州市南浔镇东河两岸,建于明代中叶,初期大多建成在河西南,相传是明代尚书董份为女眷家仆而建的居屋,因约有楼房百间左右,故称百间楼。董份的主要活动时间在明嘉靖41年(1562)至万历23年间(1595),这样推断,百间楼当有400多年的历史。在董份以后的200多年中,河的东北岸也陆续建造起幢幢民宅,一种典型的江南水乡建筑格局就这样构建完成了。现在的百间楼河东起东吊桥,北至栅桩桥,长约400米,门面约150余产间。百间楼屋白墙、青瓦、沿廊、水埠、花墙、券门,河水流淌,呈现一派典型的江南水乡特有的风光。嘉庆年间张镇曾有赞美百间楼的诗句(张镇《浔溪渔唱》):“百间楼上倚婵娟,百间楼下水清涟;每到斜阳村色晚,板桥东泊卖花船。”

 

在回廊(类似骑楼)中穿梭的时候,看见一个奇怪的地名“洗粉兜”,后来才知此名与美女西施颇有渊源,资料:

“百间楼前的河道原是运河,也叫百间楼港,又称百间楼河。通湖州和乌镇、苏州、杭州、嘉兴等地。吴越时期,越国战败,范蠡大夫带着西施等美人渡钱塘江,沿水路向姑苏进发,向吴国求和。南浔便是越国水路的尽头了,是夜,投宿在百间楼东边的一个小村里。西施心事重重,出门到百间楼河边,翌日即将进入吴国的疆土,何日再会返回故乡呢?还不如此地的一名村姑可以在终老家园……她悲伤之余在河边蹲下来,用河水洗净脸上的脂粉铅华,向河心走去。匆匆赶来的范蠡拦住了她,和她在河边说了一夜的话,终于让她答应以国事为重去往吴国。天亮时,西施在河边重新梳妆,从此进入吴宫……”

西子走了,洗粉兜的名字却从此留在了南浔的百间楼,悠悠的,已是千年……

江南行(南浔之二)————百间楼与洗粉兜

 

今日看见这个古老的名字,还是会想起西子来,想起那夜她在这故国边境的清清河水里流下的眼泪……不知这轻烟般的水波能否化解那一段历史的悲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碟碟不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