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长岛黄渤海分界处

标签:
随笔长山列岛黄渤海分界处 |
分类: 游走天下 |
神奇的长岛黄渤海分界处
洛钊
长岛也称长山列岛,庙岛群岛。今为山东烟台辖制,位于渤海深处,有人谓之“世外仙境”。仲夏有幸出烟台而至长岛,遂顺水东临至此,小住三天,行程虽短,印象颇深,故记之。
黄渤海的分水岭
面对大海,总以为是海天一色、浑然一体的,在长岛却领路了另一种壮观。神奇的黄渤海分界线乃天造神工。是日,风平浪静,水波不兴,但见一泓碧水悄然分为两个世界,属黄海的一边,海水略呈黄色,而渤海的水面却是清澈碧蓝,最为神奇的还是在海面上,无论是涨潮落潮,黄海海面总要比渤海海面高出一点,据说舟船过此都要颠簸一下,海上人叫做“过门坎”,冥冥中感受到头上三尺有神灵了。
谜一样的海如同谜一样的世界,正因此,游人才会不远千万里来此“探班”。在云蒸霞蔚间过滤心境,陶冶性情。若在西安看渭水,明白了泾渭分明,想不到在这里又加深了对分水岭的理解。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当是古老的诫训。想我红尘中人,倘若没有治乱之能,又无济世之才,也不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面对浮世若能洁身只好,甚或“各扫门前雪”的话,就会无形中给人间留下一块“净土”。
可见,做人也是有分水岭的。冰心老人曾有“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的名言,那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处朋友也是有分水岭的,应是不为“利”来,不为“利”往。这样,天地间虽然多了些稚气,到底会清亮许多的。
舌尖上的长岛小鑫家渔家乐
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是在渔民家里的真实感受。我们一路风尘尚未抖落,便被热情的渔民领进一处海边小院。二层小楼洁净、整齐,海中岛村的潮汐气息难掩颇有些“品味”的装修格调,处处透出渔民富裕之后的追求和向往。
不一会功夫,桌上摆满了海鲜:姜汁扇贝、水煮大虾、酱爆海螺、葱姜螃蟹、水蒸毛蚶,一旦开吃,不由你大呼小叫:鲜、鲜、鲜。渔民是淳朴的,且好客的性情使然,饭菜什么的不够了,可以再添,用他们的话说:自个儿捞的东西呗!当你见惯了商场上尔虞我诈、唯利是图的计较,官场上投机取巧、趋炎附势的势力,文化圈里的自命清高、一拼高下的在乎,就会深切感悟最真诚、最厚重、最淳朴、最值得珍惜的那份感觉,来源于最底层,来源于老百姓啊。倘若不是他们,社会会怎样?
饭后,趁着微微酒意,来渔村看看,不太大的地方,竟然热闹非凡。夜市是以小卖为主,各式各样的海产品、工艺品、土特产品琳琅满目、目不暇接,连同小贩的叫卖的气浪,把我推到一处不夜天的风景里。
长山尾是长山岛的尾巴
到长岛必定要去长山尾。长山尾顾名思义就是长岛的尾巴,为黄海、渤海交汇处。苍翠青碧的南长山岛,蜿蜒如龙,头向西北,尾甩东南,到得根部,陡然变细,只见尾巴长约数里,宽仅十余米的玉色石滩插向海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长山尾。长山尾是由各色卵石堆砌而成的,在大海中弯曲飘逸,浑然天成。一条"龙尾",把一海碧水分为两个世界,泾渭分明。尾之东,汪洋浩淼,鱼跃鸥鸣,为天然的捕捞渔场;尾之西,风平浪静,贝藻同生,为水产养殖的万顷良田。
最奇的是,这里常年波涌流急,别处波平如镜,此处却激流激遄,远看如龙尾戏水作浪,又似沙鸥翩翩起舞。有人说,这是黄渤海在打架,也有人说,这是黄渤海在"亲密接触"。谜一般的长滩,谜一般的黄渤海,引得无数游人来此览胜。
现在,黄渤海分界处有了一处界碑。站在界碑石崖上,但见黄海和渤海潮头对立,清晰可见远方一道反S形的交汇线,黄蓝二色截然分明。这里脚下可是风急浪险的去处,有民谣为证:无风三尺浪,有风浪三丈。
黄渤海两海之交融,虽然黄渤分明,却非一条直线,而且颜色深浅不同,一边是深蓝,一边是淡黄,形成一幅"太极"奇观。海水之落差也令人击掌称奇。
站在此处可以“一脚踏两海,两耳听海涛”;可以“
朝看黄海日出,暮观渤海日落”。如果有幸,还能一览海市蜃楼之奇观。譬如:拂云亭,鸳鸯石,369海天梯等。
风景如画跳入眼帘,更是沁人心脾,开启心智,振奋精神。此时此刻,你的心绪,情感,思想完全被这片温柔温润的土地上悄然绽放的笑容深深的吸引住了。
就是这些自然景观 ,加上人们的丰富想象,使长岛富有了仙气灵性,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
此外,长岛周边是海,气候湿润,空气宜人,景色空阔高远,如诗如画,林木郁郁葱葱,苍翠欲滴,
是修身养性,回归自然的佳境。来此游玩,不虚此行。
前一篇:烟台山,氤氲着厚重历史和名人印迹
后一篇:长岛的峰山林海望夫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