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祖

标签:
新乐伏羲台伏羲氏中华文明公祭大典 |
分类: 游走天下 |
祭祖
洛钊
清晨,一伙博友,驱车北上,要去新乐祭祖。人们一路谈笑,一路欢歌,过正定,越机场,旋即抵达。下高速,再向北,即见一处园林,苍松翠柏,楼台亭阁,阳光之下,熠熠生辉,这就是新乐伏羲台。伏羲台乃伏羲之祭坛。伏羲何方人士?乃中华人文始祖,三皇之首,盘古开天辟地,我华夏民族从此肇始。
作为庄上人,如果不知伏羲是何人,咫尺之遥,不知始祖伏羲氏有此祭坛,当是一件实在让人汗颜的事情。在伏羲大道上,已是车满为患,路人摩肩接踵,人头攒动。有人告之,这三天是新乐祭祖庙会,一年之盛,乃超春节。伏羲台前已搭起公祭会场。地上已铺上大红地毯,电视台的摇臂摄像机在人们头上转来转去,满眼是鲜花簇拥,彩旗招展。公祭者身着礼服,脸上喜笑颜开,肩上俱被披上黄色绶带,胸前佩带上贵宾卡,静候吉日的良辰佳时。
新乐自古有“羲皇圣里”之称,据传中华人文始祖伏羲氏曾寓此生活,创立了诸多丰功伟绩。伏羲台是伏羲氏生息之地,俗称“人祖庙”,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伏羲台在新乐市北郊何家庄东隅,距今已有7800多年历史。伏羲台由三层楼台罗叠而成,建有山门、六佐殿、龙师宫、寝宫、华胥殿、钟鼓楼、颂义堂等建筑,多为商周古建。《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记载“十七年王出九门为野台(即伏羲台)以窥齐中山之境。”
九时半许,达官政要、中外嘉宾、海外侨领、企业领袖、专家学者,更有我等博客草民已悉数到场。山门前广场礼炮鸣21响,大钟敲响,大屏幕上伏羲氏模拟像凌空呈现,一位慈眉善目的长者丰采,看着我等顶礼膜拜之子民。此时彩旗招展,鼓声震天,山呼海啸,音韵铿锵。
诸位领导嘉宾一一登场,逐个发表祭奠感言,无不言辞恳切,慷慨激昂。嗣后有歌舞表演,无不描摹先祖耕作、渔猎、蚕桑、战事、婚配情景,颇有原始部落图腾意蕴。听其歌,观其舞,好似时光倒流回到上古之时,但见天地洪荒,混沌一片,盘古伏羲从天而降,战天斗地,挑战自然,彰显我华夏先民的雄心壮志和伟大的创造力。
伏羲氏在这里结网罟教民渔猎,养牺牲以充庖厨,尝百草始制九针,种五谷转向农耕,建房屋形成聚落,制婚娶肇启文明,作甲历始有历法,创八卦以展民用,造琴瑟傩庆升平,龙图腾中华一统。由此伏羲被誉为中华人文始祖,亘古一人。
最值得子民津津乐道的是伏羲巧遇女娲,先王与天神结合,抟土造人,男女媾合,从此繁衍我华夏子孙,由此印证伏羲播下了中华民族文化种子,女娲播下了华夏大地育人种子。伏羲和女娲开创了华夏婚配纪元,他们是我们先祖的双文明领袖。
演出毕,各位领导、海外侨胞、学界领袖、企业精英依次在礼仪小姐陪同下缓步登上伏羲台,向先祖敬献猪头、整羊、牺牲、上香、敬献花篮;我等草民则紧随其后,沿着红地毯亦步亦趋去参观瞻仰伏羲台各大殿景点。
伏羲台一时烟雾缭绕,焚香袭人,朦胧中寻觅到耸立着的古代碑刻十余通,详细记载了伏羲台的历史变迁和伏羲氏的伟大贡献。伏羲台古建气势恢弘,伏羲庙金碧辉煌,历来被誉为燕赵名胜。明代诗人陈所学曾经赞扬伏羲台:“ 树茫茫,翠柏苍苍,鸟草撵飞,殿宇雕梁。珊瑚映壁,水晶浮光,依稀乎,雾锁蓬莱,仿佛乎,日丽天堂;遥而睫之,不喾斗牛月窟,近而视之,一如王者宫墙也,所谓燕赵中第一仙宫者!”
下午在新乐宾馆举行了伏羲文化研讨会,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高谈阔论,引经据典,历数伏羲氏之伟大贡献,河北新乐乃羲皇圣里;伏羲台人祖古庙乃民族之魂、华夏之根;我泱泱华夏民族从这里走出。博友东顺、栗永、韩咏华也做了发言。一言以盖之,中国的文明史何止上下5000年,追溯到极古,是以生存在基督前第二十九世纪的唐尧以前的伏羲氏为文明的肇始。
祭祖活动结束,整整一天,疲累至极,我们也从远古回到当下,心灵得到短时净化,又不得不回到滚滚红尘。浩瀚的历史像面镜子,光可照人,她的发展变迁如同黄河长江源远流长。面对五千年乃至一万年的华夏文明,我们炎黄子孙乃至羲皇子孙,无不为之动容,不能不为之骄傲!
我和文化学者刘其印老兄这次活动的组织者、家乡在新乐的东方可可
刘其印、石门张和创意策划家李宝臣
新乐是中华民族人文之源
我和新乐籍的从省委统战部退休的老战友田造栓,他向这次活动捐赠1000本他编写的《羲皇圣里在新乐》。
老战友田造栓夫妇
“二田会谈”,田造栓和田耀斌都在省直,一见如故。
田造栓、我和河北省楹联学会副会长解福山(右),我俩名字音同字不同,似有缘分。
民俗画家石门张父子
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会长袁学骏
《公关世界》梅子主编和《商情》杂志记者
伏羲氏彩塑坐像
伏羲氏是龙图腾的首创者,公祭现场到处可见龙旗招展
画家石门张现场速写
伏羲氏和女娲
无极博友张国庆
红衣者是从宣化赶来的才女韩咏华
女娲是天神
燕照人和王昆
学者和画家亲切交谈
会标竟然错了,“研究会”应为“研讨会”!不咬文嚼字,妄称文人。
东方可可致辞
李禾捐赠书法作品
女专家发言
栗永老师发言
栗永阐述伏羲氏文化的起源与现实意义。
韩咏华发言,从泥河湾文化讲到伏羲氏文化
博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