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日张兴让

(2011-01-16 16:31:37)
标签:

张兴让

南非

企业家

满负荷工作法

杂谈

分类: 名人走笔

今日张兴让

张兴让夫妇在南非家中和孙女在一起
今日张兴让
在南非看世界杯的张兴让

 

作为一个石家庄人,举凡四十岁以上的恐怕没有人不知道张兴让、马胜利的。他们曾是享誉全国、光环缭绕的著名企业家。那时我正在主办一张全国发行的《企业家报》,办报使命使我更多接触他们,关系就比常人走得更密切一些。以后世事沧桑,彼此变动很大。我们相继退出体制后,联系就更少了,算了分别已有二十来年。两年前的那个盛夏,我们兄弟俩在他家联邦明珠附近的燕山大酒店见面,一杯清茶,促膝长谈,谈往昔,话今朝,时而慷慨激昂,时而如怨如诉,唏嘘慨叹……

张兴让是河南省宁陵县人,1937年生人。1952年参军,1953年入朝参战。1956年回国,1957年被错划“右派”,被开除军籍和党籍。1979年平反,1984年担任石家庄市第一塑料厂厂长。在改革大潮中,他勇于创造、勤于思考,在企业内部大胆进行改革和管理。1987年创造“满负荷工作法”,经新闻媒体宣传后,立即享誉全国,他本人也成为建国以来第一位由于发明了一种管理方法而荣获国家级发明奖的企业家。张兴让曾受到几任中央总书记的接见,是几届全国人大代表,主席团成员。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影响中国管理的历史人物和管理事件,曾经是鲜活的。研究今天的科学管理,十分有必要去了解当年从石家庄走出去的著名企业家张兴让、马胜利等人的管理实践。这是因为几千年来,中华文明得以不断传承和光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先人懂得从总结历史中不断开拓前进。

中国史书里蕴含着丰富的治国安邦之道,也记载了先人们在追求社会进步中遭遇的种种曲折和苦痛。对待历史,我们应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不断加以发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不断作出新的总结。中央提出了践行科学发展观,核心问题是对一些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思考,特别是要对管理界进行思考,所以说我们要继续解放思想。如果不解放思想,不研究科学发展中的问题,我们践行科学发展观就是一句空话。

张兴让是我国倡导科学管理的先行者,曾被誉为“中国企业科学管理之父”。他发明的“满负荷工作法”可与泰罗的“科学管理”相媲美。“科学管理”就是要求“把多余的动作都去掉再干”,而“满负荷工作法”就是“别闲着多干更好”。我们需要把好的东西继续下去,这对我们推进今天管理事业,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专家认为,从今天的视野来看当年的张兴让,他虽然是最早一批吃螃蟹的国企改革者,但他从来都不是真正意义自主经营的企业家,因为从始至终,他都在严厉的行政约束之下,在国有企业的围墙内进行改革,所以,他根本找不到突围之道。

直到1992年,二次改革的大门洞开之时,第一代探路者已经让位于第二代,虽然张兴让当时还在任,但他已经离开了时代的风口浪尖。

如果说目前中国市场已经进入资金与实业交织的第三代市场,那么,回首张兴让的历史,可以让我们对于改革初创阶段的历史约束,有更深切的了解,也对中国在变革中逐步建立正向的市场化激励机制,以及在建立机制过程中的行政改革的滞后等因素,有切身体会:他们建立激励机制时遭遇基础制度的掣肘,无法实现产权改革与用人机制的根本改革。

今天的张兴让已退出政治舞台,淡出人们的视野,他像一个普通的退休老人那样,每日进出熙熙攘攘的菜市场,挑选那些便宜而时鲜的蔬菜副食供家人享用,只不过张兴让是个善于思索,富于担当道义和家国情怀的有思想的老人。

去年他和老伴来到在南非创业的儿子家中欢度晚年。在异国他乡的张兴让或许举目无亲,或许语言有障,使他较少社交,足不出户,这使他有十分充裕的时间去研究他感兴趣的那些理论和人文科研课题,只不过不再是企业管理,而是《人性论》《利益论》这些艰深的理论课题。每有研究成果,完成一篇论文,他总是首先给我发来电邮,与我共同切磋,并多次打来越洋电话请我帮他在国内有影响的刊物发表。

快过年了,在这里遥祝张兴让老兄在异国他乡阖家春节欢乐,幸福安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