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论管仲相桓公霸诸侯原文及翻译
(2013-03-15 20:10:32)管仲论
[宋]苏洵
管仲做齐桓公的宰相,(使齐)称霸于诸侯,并排斥打击夷、狄等异族,在他一生里,齐国经济富裕,兵力强盛,诸侯不敢背叛管仲死后,竖刁、易牙、开方(三位奸臣)被重用,桓公在宫廷内乱中死去.五位公子争抢君位,这灾祸蔓延开来.直到齐简公.齐国无一年安宁。
事业的成功.不是成功在成功的那天,一定有它的起因;灾祸的发生,不是发生在它发生的那天,也一定有它发生的根源和征兆。因此,齐国的安定强盛,我不说是起于管仲,而说是起于鲍叔。至于齐国的祸乱,我不说是起于竖刁、易牙、开方.而说是起于管仲。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竖刁、易牙、开方三人,固然是乱国者.但重用他们的是齐桓公有了虞舜,然后才知道流放四凶,有了孔子.然后才知道杀掉少正卯那桓公是什么样的人呢?但是使桓公能够重用这三个人的,是管仲啊!管仲病危时,桓公问他承相的人选。当这个时候,我认为管仲将要推荐天下最贤能的人来回答桓公,可是他的话不过是“竖刁、易牙、开方三个人违反人之常情不能亲近”罢了。唉!管仲以为桓公当真能够不用这三个人吗?管仲和桓公相处多年了,该知道他的为人了吧?桓公是个音乐不停歇于耳.美色不离开眼的人.如无此三人,就没有人能够满足他的欲望。他起初不重用他们,只是因为有管仲在。一旦管仲没了,这三人就可以弹着帽子,互相庆贺高升了管仲认为自己的遗言就能够捆住桓公的手脚么?那齐国并不担心有这三人,而是担心没有管仲。有管仲在,那这三个人就只是三个普通人罢了。如果不是这样,天下难道缺乏跟这三人一样的人吗?即使桓公幸而听了管仲的话,杀掉这三个人.但其余的这类人,管仲能一个也不剩地除掉他们吗?唉!管仲可以说是不懂得从根本上着眼的人啊!如果他趁着齐桓公询问时,推荐天下贤人来代替自己,那么管仲虽然死了,齐国也不算是失去了管仲这三人又有什么可怕的呢?不说也可以明白啊!
五霸中没有比齐桓公、晋文公再强盛的了,晋文公的才能没有超过齐桓公,他的大臣又都赶不上管仲;晋灵公暴虐.不如齐孝公宽厚可是晋文公死后.诸侯不敢背叛晋国晋国承袭文公的余威.还能在一百多年里充当诸侯的盟主为什么呢?因为它的君主虽不贤明,但是还有老成练达的大臣存在。桓公死后,齐国一败涂地,这是一香、也不奇怪的。他仅依靠一个管仲,可是管仲却已经死了。天下并不是没有贤能的人,然而有虽有好的臣子却没有能够使用他们的君主这种情况啊。桓公在世时,竟说天下不再有管伸这样的人才,(这样的话)我不相信。管伸的书里有记载他将死时论及鲍叔牙、宾哥无的为人,并列出他们各自的短处。这是他心中认为这几个人都不能托以国家重任而且预料自己将死.这部书实在是荒诞,不值得相信。
我看史,因为活着不能荐用蓬伯玉和斥退弥子瑕,为此有身后劝谏之事。萧何临死.推荐曹参代替自己。大臣的用心,本来应该如此啊!国家因一个人而兴盛,一个人而灭亡。’资人不悲痛自己的死亡.而比虑国家的衰败。因此必须再推选出贤明的人来.然后才可以放心死去。那管仲,凭什么可以死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