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穿越死亡之海(七)穿越塔克拉玛干“死亡之海”

(2020-01-05 07:32:37)
标签:

杂谈

分类: 旅游札记


穿越死亡之海(七)穿越塔克拉玛干“死亡之海”        

        穿越塔克拉玛干死亡之海

  我们这次到南疆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事先很多人不解,认为这么大年龄何必去冒险。其实穿越大沙漠并不冒险,只是顺着沙漠公路南北纵穿,并没有多少探险的成分。我们只是想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腹地,亲自体验一下中国“死亡之海”的心灵感受,也算是人生的一次神奇经历。

  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位于南疆塔里木盆地中心,它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十大沙漠之一,同时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仅次于阿拉伯半岛六十五万平方公里的鲁卜哈利沙漠。塔克拉玛干在维吾尔语中寓意为“山边的大荒漠”。因其自然环境恶劣,曾被列为生命禁区,一向被称作“死亡之海”。

  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东西长一千公里,南北最窄处也有四百多公里,总面积达三十三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山东和河北两省面积的总和。我们计划从民丰县进入沙漠,顺着石油局开辟的一条沙漠公路纵穿四百多公里,到达轮台的沙漠胡杨林,游览后当晚赶到轮台县住宿,总里程近六百公里,需要整整一天的时间。

  早上八点,我们就整理行囊,吃完早饭就踏上穿越大沙漠的道路。幸运的是今天天晴,我们迎着东方的太阳进入大沙漠,在颠簸的汽车中观赏了沙漠日出,浏览着公路两边漫漫沙丘走进沙漠腹地,我们先是到了且末县唯一的沙漠公路服务区,这里有一个石油局设置的钢架牌楼,两边分别写着:“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横梁上的大字是“征战死亡之海”,走过这里,我们算是真正开始了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这条公路是一条石油通道,上世纪五十年代首先在沙漠北面的库尔勒发现石油,后来在沙漠南部发现更大的油田,经过开发建设已经成为西部重要油田,这条公路就是石油专用线。建造这样一条沙漠公路绝非易事,管理这条沙漠公路更难,我们看到公路边每隔几公里就有一个漂亮的工房,由一对夫妻驻守负责管路公路。公路两边有宽约十几米的风沙防护带,防护带是用栽植的沙柳组成,为了栽活这些沙柳,需要水泵提升地下水,用多条细管道分布在防护带,用滴灌的方式保持沙柳的成活。沙柳组成的防护带就可以阻止沙丘淹没公路。即使这样,沙丘还是不时地侵入公路,有专门的工程铲车负责清理这些沙堆。这些公路养护工常年生活在这里,孤独的守卫着这条沙漠公路。

  公路防护带外面,就是波浪翻滚般的沙漠,茫茫沙漠一直延续到天际线,这些沙丘有的像波澜壮阔的海洋,有鱼鳞状沙丘,有蜂窝状沙丘,千奇百怪变幻莫测。还有的像壁立千仞的大山,这些流动的沙丘平均一二百米高,最高的可达三百米,宛若是条条巨龙卧伏在茫茫沙漠中。

 当你注目沙丘那刀刃般的顶端,似有一层烟雾时隐时现,那是迎风坡大风吹起的沙粒,到了缓风坡落下,就在夜以继日的狂风肆虐中,沙丘在这样不断地移动。沙漠中几乎寸草不生,偶有一株绿色的小灌木,它的根系一定是植根于十几米,乃至扎根百余米的沙漠深处,以得到地下水的滋养才能成活。沙漠里仅存的小动物也适应了夏日的酷暑,都有夏眠的现象,可谓是大沙漠的神奇。

  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地质构造,形成于六千多万年的第三纪,地质构造为砂岩和黏土层构成,隆起的砂岩大部分在沙漠西部,至今还有隆起于沙漠之上的砂岩,比如圣墓山的风蚀蘑菇石高出沙面五米,帷盖般的蘑菇石下可容纳十人,只是它在西部的沙漠腹地,一般人是很难进入的。大沙漠的地表厚达三百米,是地表淤积的松散沉积物,随着气候干旱被大风扬起成为沙漠,

  我们所在的这条沙漠公路总体是南北走向,却也是在茫茫沙漠中起伏蜿蜒,开车的视野很单调,眼前是黝黑的公路不断向前延伸着,两边的防沙带是两行低矮的沙柳灌木林,我用眼睛的余光可以看到防沙带外边的大沙漠,荒凉的沙丘一个连一个一直延伸到天际。公路上连车辆都不多,更何况是我们这样自驾游的单辆越野车。

 偶然间,能够看到一对人影在公路上漫行,从那统一的工装让我们知道,他们是辛苦的养路工夫妻。这里为了解决养路工人的生活单调,都是实行夫妻结对护路。这里没有浪漫的牵手和依偎,这是他们相依为命的生活,他们留在沙漠公路上影影绰绰的身影,让我看到的是千里大漠上一道凄美的别样风景。

  前面还有数百公里的沙漠之路,我们还要不停地赶路,以期顺利地穿越沙漠,所以不敢随意停车观景。沙漠公路大都是在低矮的沙丘间铺就,即使停车你所能看到的沙漠景致也很有限,时间又不允许我们走进大漠腹地,去切身感受一下这死亡之海的恐怖和苍凉,大部分时间只能透过车窗,瞭望那一望无际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穿越死亡之海(七)穿越塔克拉玛干“死亡之海”



穿越死亡之海(七)穿越塔克拉玛干“死亡之海”



穿越死亡之海(七)穿越塔克拉玛干“死亡之海”



穿越死亡之海(七)穿越塔克拉玛干“死亡之海”



穿越死亡之海(七)穿越塔克拉玛干“死亡之海”



穿越死亡之海(七)穿越塔克拉玛干“死亡之海”



穿越死亡之海(七)穿越塔克拉玛干“死亡之海”



穿越死亡之海(七)穿越塔克拉玛干“死亡之海”



穿越死亡之海(七)穿越塔克拉玛干“死亡之海”



穿越死亡之海(七)穿越塔克拉玛干“死亡之海”



穿越死亡之海(七)穿越塔克拉玛干“死亡之海”



穿越死亡之海(七)穿越塔克拉玛干“死亡之海”



穿越死亡之海(七)穿越塔克拉玛干“死亡之海”



穿越死亡之海(七)穿越塔克拉玛干“死亡之海”



穿越死亡之海(七)穿越塔克拉玛干“死亡之海”



穿越死亡之海(七)穿越塔克拉玛干“死亡之海”



穿越死亡之海(七)穿越塔克拉玛干“死亡之海”


穿越死亡之海(七)穿越塔克拉玛干“死亡之海”



穿越死亡之海(七)穿越塔克拉玛干“死亡之海”



穿越死亡之海(七)穿越塔克拉玛干“死亡之海”



穿越死亡之海(七)穿越塔克拉玛干“死亡之海”



穿越死亡之海(七)穿越塔克拉玛干“死亡之海”



穿越死亡之海(七)穿越塔克拉玛干“死亡之海”



穿越死亡之海(七)穿越塔克拉玛干“死亡之海”



穿越死亡之海(七)穿越塔克拉玛干“死亡之海”



穿越死亡之海(七)穿越塔克拉玛干“死亡之海”



穿越死亡之海(七)穿越塔克拉玛干“死亡之海”



穿越死亡之海(七)穿越塔克拉玛干“死亡之海”



穿越死亡之海(七)穿越塔克拉玛干“死亡之海”



穿越死亡之海(七)穿越塔克拉玛干“死亡之海”



穿越死亡之海(七)穿越塔克拉玛干“死亡之海”



穿越死亡之海(七)穿越塔克拉玛干“死亡之海”



穿越死亡之海(七)穿越塔克拉玛干“死亡之海”



穿越死亡之海(七)穿越塔克拉玛干“死亡之海”



穿越死亡之海(七)穿越塔克拉玛干“死亡之海”



穿越死亡之海(七)穿越塔克拉玛干“死亡之海”



穿越死亡之海(七)穿越塔克拉玛干“死亡之海”





穿越死亡之海(七)穿越塔克拉玛干“死亡之海”



穿越死亡之海(七)穿越塔克拉玛干“死亡之海”



穿越死亡之海(七)穿越塔克拉玛干“死亡之海”



穿越死亡之海(七)穿越塔克拉玛干“死亡之海”



穿越死亡之海(七)穿越塔克拉玛干“死亡之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