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冬日岭南行第三辑走进番禺(五)沙湾古镇的建筑风情和领南文化

(2019-10-09 17:24:59)
标签:

杂谈

分类: 旅游札记

冬日岭南行第三辑走进番禺(五)沙湾古镇的建筑风情和领南文化


       沙湾古镇的建筑风情岭南文化

到广东地区旅行,我们需要对岭南文化风情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所谓岭南,是指分布在广东、广西、湖南、江西四省交界的五座大山,五岭以南统称为岭南。唐代这里设置为岭南道,统辖两广和海南以及越南红河三角洲一带。

岭南地区从汉代起,逐渐形成广府文化,闽南文化和客家文化三大民系,共同组成丰富的岭南文化。到了近代,由于珠三角地区得天独厚的通商贸易,和西方文化的通汇交融,岭南文化成为近代中国的一种先进文化,对近代中国产生巨大的影响。岭南文化,涉及到学术、文学、绘画、书法、音乐、戏曲、建筑、工艺、园林及饮食,贯穿于岭南地区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我在沙湾古镇游览过程中,亲眼目睹了古镇浓郁的岭南风情,这里和江浙一带的古镇风情迥然不同,明显感受到一种张扬、明快、通达的生活空间。即使这里的古建筑,也在古朴典雅的风格中融入厚重的岭南文化特色。岭南风情的建筑有三大派系,这就是广府民居、西关大屋和潮汕民居三大建筑种类。

广府民居的代表是镬耳屋建筑,这是用青砖、石柱和石板砌成,因其山墙形似镬耳而称作“镬耳屋”。亦称“锅耳屋”,客家称之为“云墙”或是“茶壶环”。这种建筑的最大特点是可以阻止民居建筑火灾的蔓延,还可以挡风入巷,提高空气的流通性,也能降低大风强度。在明清的广府民居中,一般是出过高官的家族才能建这种高高在上的镬耳屋,后来延伸到有功名的乡绅和家境殷实的家族,也可以建镬耳屋,寓意“独占鳌头”象征之意。所以看一个古镇的镬耳屋建筑多寡,就能体现出这个古镇辉煌和繁荣程度。

还有一种是清末富豪兴建的西关大屋,这是一种砖木结构的岭南特色民居建筑,在广州荔湾区的西关角居多,所以称作“西关大屋”。建筑布局是按中原传统正堂屋形式,一般为三间两廊结构,中间为厅堂,左右对称。高大正门用花岗岩堆砌,三重门扇的硬木大门,都显示着主人家境的富有。

潮汕民居是典型的三合院和四合院布局,建筑的外部轮廓呈现为方形或长方形格式。大型的民居建筑以四合院为基础,横向或纵向的扩展,形成“三厅串”或是“八厅相向”的建筑规模。潮汕地区是最早使用石灰的地区,北宋开始就用南海的贝壳烧制石灰,用于建造民居建筑。

在沙湾古镇,绝大多数建筑是广府民居建筑,站在古镇高处,能够看到一大片镬耳屋山墙高高耸立着。我在沙湾古镇还看到一个奇景,很多豪门大宅的外墙是用牡蛎贝壳砌成,那凹凸有致的墙面看似粗糙,却是排列均匀。让我很难想象这样一些不方不正的贝壳,竟然有如此美妙的画面感。我看这一面面的贝壳墙,似乎闻到海边渔村的气息,似乎看到南海沙滩椰林下那一个个晶莹的贝壳。

在沙湾古镇,最有代表性的建筑,是古镇何氏大家族祭祀祖先的祠堂,这座称作留耕堂的建筑,占地面积三千平方米,是一座坐北朝南的长方形古建筑。从门前的大池塘走过天街进入正门,你可以看到牌坊、象贤祠、后殿、东西廊等建筑。整座建筑结构严谨装饰华丽,建筑以多柱而为主要特色,整座祠堂有木柱和石柱一百一十余根,建筑中贯穿着元明清各个时期的建筑特色,成为一座格调高雅、轩昂雄伟的岭南古建筑。这座建筑中展示的建筑艺术、各种砖雕和石刻、各种陶塑灰塑和木刻,凝聚着珠三角地区的古文明发达和技艺精湛,体现着丰富多彩的岭南文化特色,是研究岭南文化和古建筑的重要实物依据。沙湾古镇的工艺砖雕独具风格,它不像北方砖雕是砖坯成型后烧制而成,而是在烧制的青砖上雕刻成型,其刀法细腻,雕塑更加生动形象,成为广东地区的非文化遗产之一。

在六百年的历史长河中,这座古祠堂也历经风雨沧桑,这座从1275年始建,历经四十年才建成的古祠堂,曾经几次被毁而重新修建,现有的祠堂建筑是清代康熙年间扩建而成,也体现着何氏家族不屈不饶的传承精神。这座古祠堂比著名的广州陈家祠早了一百七十年,成为珠三角地区祠堂建筑的典范。

今天,我所看到的沙湾古镇,已经成为岭南地区一个重要的旅游景区。近些年来,古镇完成了近四十条古街巷的规划改造,选取了留耕堂、三稔厅等十个古建筑对外开放,从各个不同层面展示了沙湾古镇悠久的宗祠文化、民俗民情、建筑艺术以及家族文化和古镇杰出人物。

沙湾古镇以其独有的风采,让我透过这些历经岁月风雨的古建筑,看到一个与众不同的岭南古镇,让我感受到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我知道,沙湾古镇是一本丰厚的百科全书,靠我几个小时的浏览,只能是管中窥豹的看到一点古镇的皮毛,只能是看到这本百科全书的序言和梗概,沙湾古镇的深遂的文化内蕴和历史韵味,需要更深入的发掘和探索。

我钟爱这座充满岭南风情的古老村镇,我在这里感受到历史的脉搏,感受到那种让我身心陶醉的旅行愉悦。


冬日岭南行第三辑走进番禺(五)沙湾古镇的建筑风情和领南文化



冬日岭南行第三辑走进番禺(五)沙湾古镇的建筑风情和领南文化



冬日岭南行第三辑走进番禺(五)沙湾古镇的建筑风情和领南文化



冬日岭南行第三辑走进番禺(五)沙湾古镇的建筑风情和领南文化



冬日岭南行第三辑走进番禺(五)沙湾古镇的建筑风情和领南文化



冬日岭南行第三辑走进番禺(五)沙湾古镇的建筑风情和领南文化



冬日岭南行第三辑走进番禺(五)沙湾古镇的建筑风情和领南文化



冬日岭南行第三辑走进番禺(五)沙湾古镇的建筑风情和领南文化



冬日岭南行第三辑走进番禺(五)沙湾古镇的建筑风情和领南文化



冬日岭南行第三辑走进番禺(五)沙湾古镇的建筑风情和领南文化



冬日岭南行第三辑走进番禺(五)沙湾古镇的建筑风情和领南文化



冬日岭南行第三辑走进番禺(五)沙湾古镇的建筑风情和领南文化



冬日岭南行第三辑走进番禺(五)沙湾古镇的建筑风情和领南文化



冬日岭南行第三辑走进番禺(五)沙湾古镇的建筑风情和领南文化



冬日岭南行第三辑走进番禺(五)沙湾古镇的建筑风情和领南文化



冬日岭南行第三辑走进番禺(五)沙湾古镇的建筑风情和领南文化



冬日岭南行第三辑走进番禺(五)沙湾古镇的建筑风情和领南文化



冬日岭南行第三辑走进番禺(五)沙湾古镇的建筑风情和领南文化



冬日岭南行第三辑走进番禺(五)沙湾古镇的建筑风情和领南文化



冬日岭南行第三辑走进番禺(五)沙湾古镇的建筑风情和领南文化



冬日岭南行第三辑走进番禺(五)沙湾古镇的建筑风情和领南文化



冬日岭南行第三辑走进番禺(五)沙湾古镇的建筑风情和领南文化



冬日岭南行第三辑走进番禺(五)沙湾古镇的建筑风情和领南文化



冬日岭南行第三辑走进番禺(五)沙湾古镇的建筑风情和领南文化



冬日岭南行第三辑走进番禺(五)沙湾古镇的建筑风情和领南文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