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828)之北京地名“黑芝麻胡同”……

标签:
何纸马“七巧斋”作坊四川总督奎俊祭赛渊源 |
分类: 北京地名 |
http://s10/mw690/001CX9Mnzy6YGUL8gYh09&690
http://s5/mw690/001CX9Mnzy6YGULsfFGe4&690
http://s11/mw690/001CX9Mnzy6YGUM0Yvo0a&690
http://s1/mw690/001CX9Mnzy6YGUMg1gY20&690
http://s13/mw690/001CX9Mnzy6YGUMbhYo0c&690
黑芝麻胡同位于区域的西北部,呈东西走向,东起南锣鼓巷,西止南下洼子胡同,南邻沙井胡同,北靠着前鼓楼苑胡同,全长265米,宽5米,黑芝麻胡同明朝属昭回靖恭坊,称何纸马胡同,清朝属镶黄旗,宣统时称黑芝麻胡同。此胡同内有一何姓糊纸马者,开有一“七巧斋”作坊,后人以其谐音化称何纸马为黑芝麻。
黑芝麻胡同13号四合院原为一座带花园的建筑,四合院东为花园,四合院西为住宅。四合院建在七级台阶上,共有五进院落。大门一间,带雀替,两旁有抱鼓石,黑芝麻胡同13号四合院门内有影壁,西边有屏门通倒座院,倒座十二间,合瓦清水脊顶。北为二门,一间,亦带雀替,两旁有抱鼓石,过厅房八间半(含二门)。 黑芝麻胡同13号四合院在厅房五正房间有一座一殿一卷式垂花门,此门将整个院子分成内外宅,垂花门三面有屏门,东西屏门连接院内抄手廊,廊均带坐凳栏杆。三进四合院内,正房三间,左右各有一间耳房,东西厢房各三间,均为合瓦清水脊。四进四合院只有东西厢房各三间,均带走廊。五进四合院为七间后罩房,前带走廊。四合院建筑有一特点,即走廊的廊柱和各房的檐柱,都比《营造则例》上规定的要粗大的多。四合院最早的主人是京城四大财主之一、荣禄的叔父刑部尚书、四川总督奎俊。正式官衔为总督四川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兼巡抚事,是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总管四川省的军民政务
过去老北京有副对联,上联为:礼帅报寿石南太,下联为:武车石宝大金公,横批为:顺阜德安。
这副对联是现在西四到新街口路西十四条胡同名称的集合,横批为老北京四座城门名,即顺治门(现更名为宣武门)、阜成门、德胜门、安定门。这些胡同今天都在,只不过前八条胡同现已改名为西四北一至八条。这些地名更改后就失掉了原有的文化意味。
纸马是汉族民间祭祀财神、月神、灶神、寿星等神祗时所使用的物品。古人祭祀用牲币,秦俗牲用马,唐代玄宗以后始以纸马祀鬼神。
纸马的形式实质上就是木刻黑白版画,因为它只存何纸马在于汉族民间,为区别其它的书籍插图版画、佛、道经版画等,我们称它为汉族民间版画。当然,汉族民间版画还应包括年门画。
云南有关民间美术研究的人士多称其为"甲马纸",这是根据最初收集这种民间版画的保山、腾冲、大理等部分滇西地区的民间称呼而来,于是沿袭成俗。总体上都称其为“纸马”。
唐王玙以纸为币,用纸马以祀鬼神。后世纸上画神像,涂以彩色出售,祭赛既毕则焚之,谓之纸马。或谓昔时画神像于纸,皆画马以为乘骑之用,故称“纸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