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由来(824)之北京地名地铁5号线“蒲黄榆站”……

(2016-01-12 15:47:22)
标签:

浦庄黄土坑榆树村

刘木匠

农业合作社

方庄

渊源

http://s11/mw690/001CX9Mnzy6YvPHOxm25a&690

http://s13/mw690/001CX9Mnzy6YvPIfTE83c&690

http://s1/bmiddle/001CX9Mnzy6YvPIddSg10&690

http://s16/mw690/001CX9Mnzy6YvPIGN0b9f&690

http://s12/mw690/001CX9Mnzy6YvPITlOjeb&690

http://s3/mw690/001CX9Mnzy6YvPJjJCya2&690

蒲黄榆站是北京地铁5号线和建设中的北京地铁14号线的一个车站,位于北京市丰台区蒲芳路-安乐林路与蒲黄榆路交汇处,5号线车站呈南北走向,14号线车站呈东西走向。5号线车站于20071075号线开通时启用,14号线车站将于2015122814号线中段大部分线路开通时启用。

该站为地下车站。其中5号线部分为岛式站台设计。该站是5号线中唯一一座单柱站。车站色调为浅绿色。蒲黄榆站浅绿色的方形柱呈单排支撑车站主体。屋顶由一个个绿色六边形拼接而成。整个屋顶均采用朝向各异但规则的条纹装饰。灯光位于六边形的内圈和外圈,在地面上透射出多个大套小的白色六边形。车站以绿色为主色调,寓意居住区的绿色主题。车站站厅层南北相通,同时可作为附近居民过街使用。

蒲黄榆:位于丰台区东部,取蒲庄、黄土坑、榆树村三个村名的首字得名。现该地区多为高层住。北京解放后,郊区农村逐步成立互助组,后来又开始合作化,1954年由互助组联合发展成初级社,这一时期蒲庄、黄土坑村、榆树村的互助组联合较快成立了农业合作社,取名蒲黄榆农业合作社。刘木匠(刘续明)是当时的文化人,十里八村有名的秀才,他专门替人做木匠活,人有才,手艺也好。刘木匠建议,根据这3个村的位置,从北到南依次取一个字头,就合成了蒲黄榆

1954年开始,北京市的建工局、电业局、财政局、铁路局、银行等单位,根据市政府的规划,在高庙村、蒲庄村、南胡同村占用了一部分土地建设家属宿舍居民区,被人们称为八大局宿舍,可正式定名也不能这么叫啊!后来就借用了蒲黄榆农业合作社的名字,被称为了蒲黄榆居住区。1984年,北京市在城南、城北规划建设两个大型居住区,北边选址是现在亚运村的位置,南边就是蒲黄榆居住区的东边,蒲黄榆大队的所在地。那时候南二环、三环之间就这么一块大面积的规整地块,各个建筑公司陆续进入这片区域,按规划开工建设居民楼和各种配套设施,到1992年基本完工。这个地区叫啥名呢?按说是在蒲黄榆大队的地块上建设的,可是西边已经有了一个蒲黄榆居住区,咋办呢?最后,根据该地区楼群呈四方形的特点,再加上蒲黄榆大队下面有一个叫方庄的小村,这片当时北京市最大的居住区就被定名为方庄地区。1956年,方庄村就在现在的南三环方庄桥的西北角。方庄村在原来的18个行政村里可不算是大的,只有10多户人家。

方庄,明清时曾是为皇帝打造兵器的地方,在明代这里是荒郊野外,杂草丛生,因没人开垦,渐渐地成为了各家的坟地,有名的有贾家坟、于家坟、毛家坟、三新家坟、谭家坟等。外地逃荒来到北京的人因为无家可归,一些人就成了这里的看坟人。为了解决吃住问题,盖起了简陋的房屋,在坟地缝隙种上菜和庄家,久而久之就成了定居的居民。到了清朝出现了专为清皇室烧砖的窑户,其中有南窑、刘家窑、三盛窑、燕家窑等。解放前这里还有许多寺庙,比如马回店的忠佑寺、方庄大庙、隆喜寺等。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