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769)之北京地名“密云白土沟村”……

标签:
密云云峰山古崖居岩居洞穴渊源 |
分类: 北京地名 |
http://s1/mw690/001CX9Mnzy6Vnk66GUo40&690
http://s13/mw690/001CX9Mnzy6Vnk6m8cA9c&690
http://s7/mw690/001CX9Mnzy6Vnk6ysE636&690
http://s9/mw690/001CX9Mnzy6Vnk6L6vS78&690
白土沟村属密云县不老屯镇所辖行政村,位于镇域中部,距密云县城25.61公里。因村东西两侧山上贮藏有丰富的白土子,远看整个地区一片白色,常年有人来该地挖白土子,人们都称白土子沟,后简称今名。
白土沟村处在风景秀丽的云峰山脚下,神秘的古崖居,一个千古之谜的人文遗迹,就座落在白土沟村的平水峪自然村以及村西边的山谷——水峪的悬崖上。
不见史志记载的古代先民在陡峭的岩壁上开凿的岩居洞穴,共计有五处。其中有三处在一个南北走向的山谷中,且全部在花岗岩上开凿而成,洞口全部朝东;另外两处在离它一公里的水峪的山谷中。这些洞穴内部凿制很精细,凿制的痕迹清晰可见,洞穴内壁整齐,内有烟道、气孔、烧火的灶炕、排水沟,洞口外檐上有雨罩及流水槽等设施。洞口到地面设有10多米长的石梯。其中最高的一处距地面9.5米,洞内最高1.66米,凿于花岗岩石崖上。设一洞门,在洞口下边凿有半尺远的一个个台阶,共14级,台阶处很陡,只能面对着石壁爬上爬下。最小的洞开凿在半山坡上,面积只有5.3平方米。在石窟下的平地中,有一块平整的大石,石上有一个人工开凿的与脸盆大小、深浅相似的石盆,怀疑是崖居古人秋收舂米所用。在水峪山谷中的古崖居,共有两处,两个洞穴隔山谷斜对着,其中一个位于西山崖壁上,洞口朝东,洞口距地面约4米左右,从山坡上可达洞口。当地人传说此洞穴是战国时期纵横家鼻祖鬼谷子当年修炼的地方。与东洞穴相对的是西洞穴,它位于东山崖壁上,洞口朝西,洞深4米,宽2.4米。洞内地势平坦,不足一人高,没有炕灶、烟道等住人迹象。古崖居内尚没有发现古人生活用品的遗物,因此洞穴开凿于何年代,是什么人开凿,目的是什么?至今仍是个千古不解之谜。
自创建文明生态村以来,白土沟村一直把培育生态经济作为创建工作的落脚点,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村里已经建立了2000多亩的有机板栗基地,开发打造占地近2000亩的生态观光园,并以此为依托,借助云峰山景区的开发,推动村里旅游业的发展,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