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由来(767)之北京地名“百顺胡同”……

(2015-09-07 10:25:48)
标签:

大栅栏地区

会馆

京剧名伶

妓女

渊源

分类: 北京地名

         http://s15/mw690/001CX9Mnzy6VeVoCT82fe&690

  http://s16/mw690/001CX9Mnzy6VeVqbAR18f&690           http://s14/mw690/001CX9Mnzy6VeVrDXg92d&690

        http://s4/mw690/001CX9Mnzy6VeVy6PSPe3&690



百顺胡同原名柏树胡同。位于大栅栏地区的西南部,全长245米,宽5.7米。明朝称柏树胡同,因种有柏树故得名。清初谐音取百事顺遂的含义,更名为百顺胡同。

在八大胡同中百顺胡同名气最大,各个院落的历史沿革也较复杂,很多院子自建造起经过多次易手,有一些老住户也说不清它的来龙去脉。我们现在知道的是百顺胡同最初曾设有太平会馆、晋太会馆。会馆后来大多改为民居。山西太平会馆建于清乾隆年间,初称太平会馆,后改名太平试馆。著名藏书家、山东益都李文藻曾假寓馆内。咸丰年间,移馆王广福斜街,定名太平试馆。馆匾为大青石料。

1952年在24号成立了新中华评剧工作团,有演员67人。

据说李文藻进京朝见乾隆皇帝时,曾在这条胡同住过。著名的春台班就在这条胡同中。京剧名伶大都在八大胡同的韩家潭、百顺胡同、石头胡同、王广福斜街等胡同内居住。三庆班原在韩家潭,后来也迁到百顺胡同。梅兰芳1900年迁至此地居住过。有许多古迹已无处可寻,但当我进入40号院俞菊笙的故宅时不禁眼前一亮,它的宽大,它存贮下来的遗迹似乎向你表明,它的主人像刚刚离开。

38号则是戏剧大师迟月亭的故居。

老夫子陈德霖也住在此胡同。

百顺胡同34号的四箴堂是京剧老生前三杰之一程长庚堂号。他的堂号代表了他本人。据说当年他演出时的戏报就写四箴堂,不写他的名字。 当年从胡同西口依次排列的妓院有潇湘馆、美锦院、新凤院、凤鸣院、鑫雅阁、莳花馆、兰香班、松竹馆、泉香班、群芳院、美凤院等十几家一等班子与几家北方班子。还有日军侵华时日本人开的6家妓院。这儿还有尚元膏大烟馆、白面房、日本酒馆。

1949年封闭各妓院时曾在这儿设有几个妇女生产教养院。

从这条街上的遗存你还可以看出当年一等妓院房屋装修之精良。由于它专为上流社会提供服务,所以相应的饭庄与赌场也一应俱全,现在的49号院,是个由四面楼围起来的院落,每面上下各4间房,楼上共32间,每间房均10平方米大。有楼梯通到楼上,现在老楼梯还在,楼上也还有雕花的栏杆。真是雕栏玉砌今犹在。

 据北京日报2014721日讯(记者 巩峥 通讯员 曹蕾)西城大栅栏街道百顺胡同是京剧文化的发祥地,胡同里曾居住过许多票友们耳熟能详的京剧名伶。眼下百顺社区正在挖掘这份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筹建一条充满浓郁京剧特色的胡同。日前,百顺社区还请来马铁汉、王福来、萧润德等25位京剧界专家以及曾住在这里的京剧名家后人,建言京剧特色胡同建设。百顺胡同是京剧的发祥地。俗话说:人不辞路,虎不辞山,唱戏的不离百顺韩家潭200多年前徽班进京,首先进京的三庆班,住进了韩家潭;以后,四喜班住进了陕西巷;和春班住进了李铁拐斜街(今铁树斜街);春台班住进了百顺胡同。特别是后来创立的科班,如程长庚的四箴堂(今百顺胡同34号),俞振庭的斌庆社(百顺胡同40号),以及中国办班时间最长、培养学员最多、影响最深远的()连成(珠西大街纪晓岚故居),都对戏曲的发展及变化起到了很大作用,使这种京化现象成为了一种大规模的趋势,而这些科班无一例外的都将社址选在了大栅栏。当时居住在大栅栏120多位京剧名伶中,有七成名伶住在百顺、韩家潭。如今,百顺社区将打造一条京剧文化的特色胡同,建一个梨园沙龙俱乐部。据初步谋划,百顺社区将在社区五个点位进行京剧文化元素展示。在胭脂胡同南口建同光十三绝,创作程长庚、卢圣奎、谭鑫培等同治、光绪年间的十三位昆曲、京剧表演艺术家雕塑。这十三位艺术家是徽班进京后徽调、昆腔衍变为京剧的奠基人。百顺胡同西口建梨源雕塑,一人拿着二胡从门内走出,与之呼应的是胡同东口拉二胡的铜人,铜人身后是精忠报国,岳母刺字的浮雕,象征着京剧作为国粹的爱国教育意义。百顺胡同口的雕塑名为群英荟萃,源于一出戏名,同时也寓意百顺聚集了大量的京剧名伶。最后一处是胭脂胡同墙壁上的5个脸谱,分别是孟良、黄盖、廉颇、窦尔敦和张飞,代表了京剧脸谱文化元素。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