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xiqikez11
xiqikez11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381
  • 关注人气:8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由来(324)之北京地名“定慧桥”……

(2014-05-28 11:29:49)
标签:

善法寺

云慧寺

康熙

李莲英

渊源

旅游

分类: 北京地名

              http://s8/mw690/001CX9Mnzy6Je7bTRVZf7&690     http://s5/mw690/001CX9Mnzy6Je7cbtB2f4&690

                          http://s4/mw690/001CX9Mnzy6Je7cxJCPf3&690

    http://s3/small/001CX9Mnzy6Je7drJqa22&690

    定慧桥、定慧北桥位于西四环中路和北路,桥名源于此地定慧寺。

  定慧寺在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66号(西四环定慧寺桥东南)。始建于明宣德年间(1426-1435),为明、清两代京西名刹。初名善法寺,后改云惠寺。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赐名定慧寺。寺呈四合院式布局。

  定慧寺坐北朝南,门额及天王殿额皆康熙帝御书。明清两代多次重大修缮。寺呈四合院式布局,原寺后有小山、水桥。寺分山门殿、天王殿、钟鼓楼、前殿、东西配殿、大殿、东跨院前后殿,数十间殿房,前出月台后出厦,保留了明代建筑形式。规模宏大,明代为全盛时期,有殿宇数十间、和尚2千余人,参禅的僧侣者众,定慧寺两旁尚坐落18个庵寺,庞称"十八房",定慧寺在众佛教禅寺庙中位于显赫之突,是中国古老而著名的京西古刹。

    清康熙巡永定河、卢沟河畔时,在赴宛平城途中,踏骑至寺院,将“云惠寺”改名为"定慧寺",一直沿用至今。"定慧"二字,取于佛家"由戒生定",因定发慧和寂照又融,定慧均等之意。"定",即去掉一切私心杂念,思想高度集中;"慧",即由"闻、思、修"三条途径来增长智慧。"定慧"二字是佛家修行之纲领,可见"定慧"二字颇有深意。内悬匾额为康熙帝手书:“慈云广覆”。现存碑石5块。其中明代碑3座、清代碑2座。在大殿后出土明代铜质布袋僧两尊,为明代佛像的珍品。1984年在四季青乡南辛庄村发现了一块“定慧寺开山第一碑 。

    定慧寺的原始山门庄严,仍存有古籍遗痕,现门前有一对汉白玉貔貅护守门的两侧。门楣上有"定慧寺"匾额。大门两旁悬挂有一副颇有气魄的楹联。走进山门,穿过院门,可直径进入“懋云堂”殿堂,定慧寺院内有一座木柱的古,现已修葺,原始亭中竖石碑一块,碑文刻有乾隆巡时喻改名记书,并刻碑建亭。 

  清嘉庆年间(1813年)与道光年间,相继募修京城定慧寺殿庭,光绪十八年圈修院围,占地180余亩,再度重修定慧寺,集资修葺形成了“一寺十八房”的大丛林的宝殿宗风。。

   解放前后,曾有高射炮防空部队在此镇守,后有雷达、防空通讯兵在此集训,刚刚解放后的院庭已不规则,假山周围堆满了垃圾,远处望去像个垃圾山,经部队修整运走了垃圾山,平整了土地。

  文革后,院内离休老干部徐挺看到四处零乱堆放的石碑深感痛惜,他诚愿义务奉献,贴制了碑文,还召集十多个青年,用圆木垫在碑下滚动,花了几天时间才将四处倒放的石碑归位,随后又找来手推车和梯子,将“文革”被砸成两截的碑体和脱离的碑顶帽契合安装好,又修建了藤架,宜于辅助古树棵木的成活生长。至今寺中古树岑天,绿草丛荫,庭院整洁,保留着古色古香之气。

  2002年前后,在修建定慧桥和扩建阜成路时,因定慧寺北殿阻碍阜成路东西交通大动脉全线贯通,故拆除了北殿。

    在定慧寺附近的某中学发现了大太监李莲英墓,在校园的西南边,有一个极为幽静的角落,学校的人称那里为小花园,这座院的花园里没有更多的景致,难以想象,这个如今看似普通的角落,曾经却是一座气势恢弘的大墓地,而传说中的陵墓主人,更是一位有着特殊身份的人物,虽不是皇亲国戚,但富甲天下,不是王侯将相,却地位显赫,他就是清王朝赫赫有名的大太监李莲英。

  当年,陵墓占地约有20多亩,由南向北延伸,墓地最北端是一座金水桥,由桥向北是整个墓地中最有气势的一座汉白玉质地的牌楼。赵广智回忆说:这个牌楼上面有匾额,写的是“钦赐李大总管之墓”,牌坊上首写的是“阆苑清风”,下首写的是“仙台飘渺”,两个柱子上还有一副对联:通幽向明昭垂万禩,大中至正巩固千秋。

  史料中关于李莲英的死亡情况只有“病故”二字。1908年11月22日,慈禧皇太后在光绪驾崩仅仅一天之后,病死于西苑仪銮殿,在为慈禧守孝满百天后,李莲英请求告老还乡,隆裕太后随即恩准。

    李莲英是清王朝的大太监,历经咸丰、同治、光绪和宣统4朝,他凭借着超人的圆滑聪明,成为慈禧最亲密的宠宦之人,以至于老佛爷打破太监至多官居四品的祖制,亲赐李莲英二品顶带,使原本奴才身份的他爬上了权利的巅峰。李莲英天资聪慧,一生无后,为何选择“定慧寺”葬于此地一直成为未解之谜。

    四环内有集美家具定慧寺店。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