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白坡故事17:大宋时期的河阳节度使文彦博

(2023-05-17 21:31:08)
标签:

文化

杂谈

情感

军事

历史

分类: 古今中外乱弹

 白坡故事17:大宋时期的河阳节度使文彦博

 文彦博是北宋中期政坛上一位重要的大臣,执政于国家承平之时,历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任将相 50余年。他亲历了北宋中期一系列事件:宋夏战争、庆历新政、王则之乱、熙宁变法、元祐更化、绍圣绍述。文彦博本人性格豁达、谦和卑逊、敬重德行,为官期间能够有所作为,努力把综观其长期的为官生涯,他是以积的身姿活跃在北宋政坛之上的。

  白坡故事17:大宋时期的河阳节度使文彦博


   文彦博的祖先出于春秋时期齐国陈公子完,历仁、英、神、哲四朝,任将相50年,执政于国家承平之时,史称:“公忠直亮,临事果断,皆有大臣之风,至和以来,共定大计,功成退居,朝野倚重。”

   文彦博少年时期与张升(后官至参知政事枢密使)、高若纳(后官至参知政事)从颍昌史(火召)学习经术,天圣五年(1027年)进土及第,先后任翼城知县、绛州通判、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 

文彦博遇事沉着、冷静,处理事情也非常果断,且多为国家社稷着想。当时西部边境有军事行动,常有将官临阵先退、望敌不进的情况发生。文彦博上奏朝廷云;“此事于太平年间尚属无妨,若遇战乱年代,何所济之?平时将权不专、兵法不峻耳。”宋仁宗采用了他的意见。过了很久,文彦博以河阳三城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河南府,被封为潞国公,改镇保平,判大名府。不久改镇成德,升为尚书左仆射、判太原府。不久再镇保平,判河南府。因母亲去世而辞官守丧,英宗即位,任命为成德军节度使,文彦博多次上表,请求守完丧,朝廷允许了。 

文彦博曾与枢密使庞籍讨论淘汰冗兵减省冗费事,朝中大臣多认为此法不容易行得通,因为朝廷过去害怕在灾荒年间发生灾民-,便在灾区大规模征兵,以减其势;分若减省冗兵,恐怕所减之人聚为盗贼,危害社会安定。仁宗也迟疑不决,文彦博决然地说,“分公私困竭,冗兵是其原因之一,若汰兵有事发生,臣请为国而死!”朝廷接纳了文彦博的意见,如其言,没有任何事情发生。 

皇佑元年(1049年)八月,文彦博为昭文馆大学土,三年,因御史唐介揭发文彦博曾送蜀锦给张贵妃,十月,被罢官。至和二年(1055年)六月,文彦博再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土。以后,又去河南府、大名府、太原府等地做地方官。英宗时,文彦博任枢密使。神宗即位,王安石开始变法,文彦博与王安石所持论有异,对其中市易、青苗诸法伤民弊端多所论及,因反对变法,文彦博被改任地方官,神宗任命他为司空、河东节度使、判河阳,徙大名府。身虽不在朝廷,神宗对他的关注却有增无减。        

以上资料来源于宋史《文彦博传》

          白坡故事17:大宋时期的河阳节度使文彦博

 文彦博是历史上有名的名相,他幼年的故事,是小学课文里面的一段故事,叫文彦博取球,就是几个孩子玩球,球掉进了一个树洞,孩子们都急的无可奈何,文彦博却端来了一盆水,倒进树洞,哪个皮球浮了起来……

  文彦博灌水取球,和司马光砸缸、孔融让梨等几个中国历史上的孩子们的故事,成了历代教育孩子的好教材。曾经因此,中国邮政发过纪念邮票!

白坡故事17:大宋时期的河阳节度使文彦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