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全称《钦定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时期编修的大型丛书。在乾隆皇帝的亲自主持下,由纪昀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文人学士抄写,耗时十三年编成。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共收录3462种图书,共计79338卷(相当于《永乐大典》的3.5倍
),36000余册,约八亿字,如果让一个人来读,你从一出生就读,一天念八个小时,你念到一百岁都念不完!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文化工程,对中国古典文化进行了一次最系统、最全面的总结,呈现出了中国古典文化的知识体系。
《四库全书》可以称为中华传统文化最丰富最完备的集成之作。中国文、史、哲、理、工、农、医,几乎所有的学科都能够从中找到源头和血脉。《四库全书》,博大精深,但是乾隆帝却没有把佛经放在《四库》里头,是不是乾隆皇帝对佛经佛教不尊重呢?答案可肯定不是。
乾隆皇帝是虔诚的佛弟子,对佛菩萨特别的尊重恭敬,之所以不把佛经放进《四库全书》,乃是基于一方面佛教来自于印度,而非中国本土宗教,二是佛经有别于其他经典,不可同日而语。于是,他下令在编《四库全书》的同时,又单独编一套佛经,叫《龙藏》,龙,是皇帝的象征,表示最高无上,不跟《四库》混在一起,这充分体现对佛经特别的尊重。所以,讲《四库》还要把佛经提上才算圆满,漏掉佛经就不圆满了,这两套经典可是对中国文化乃至人类文化传承的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