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淫得祸

标签:
杂谈 |
分类: 因果命运 |

1, 李登十八岁时考中解元,但后来几十年都五十岁了还不及第,就拜见叶靖法师求解。法师祈祷专管科举的文昌帝君指示,帝君命令官吏拿籍簿出示说:“李登初生之时,玉帝赐玉印,让他十八岁中解元,十九岁作状元,五十二岁时出任右丞相。而他中解元后,私下调戏邻女,因邻女不从未能得手,李为泄私愤将邻女之父告下狱,因为这个原因功名推迟十年,并降二甲。后来又因侵占其兄屋基打官司,因此功名又推迟十年,降三甲。后来又在京城旅店中,奸淫一位良家妇女,又推迟十年。而今又奸淫邻家女子,为恶多端,不知改悔,不仅官禄全被削去,剩下罪孽只能拿命偿还,其死期快到了。”法师将上述情况告诉李登,李登听了,羞愧悔恨至极,不久便死了。
2,舒县刘尧举租一只小船去考试。船夫有个女儿,刘好几次想调戏她,没有机会下手。到第二场考试完毕,出考场很早,船夫去市上买东西,刘就勾引船夫的女儿并发生了不正当关系。那天夜里,刘家的父母梦见神人告诉他们:“你儿子应该考中第一名,但他现在做了不正当的事,已被天榜除名了。”放榜时,才知道主考官原来已拟定刘为第一名,但因其试卷违犯格式又被剔除了。刘非常懊悔,后来一生都没有考取。
3, 常熟有个钱外郎,在乡里依仗财势,专横跋扈。村中有一穷汉但其妻貌美,钱外郎就借钱给这个穷人,叫他到临清地方去贩布,乘机和他的妻子勾搭。一天,穷人出门贩布,因为落潮船不开,又折回到家来,发现钱外郎正搂着其妻子喝酒苟且。穷人见状,羞愤难当,扭头返回船上。钱外郎和那妇人密谋差人扮作强盗将穷人杀了。穷人的同族人知道这个情况,向官府叫冤。当地判定奸夫淫妇死罪。但钱外郎用钱贿赂上级官员改判无罪。刚刚走出城门,忽然雷雨骤作,一个闪电霹雷,两人当场被击毙。
4., 清朝嘉善有个姓支的书生,康熙己酉年秋天参加乡试回来,对好友顾某说:“我神魂恍惚,似乎有鬼祟随身,想找某僧人去忏悔罪孽。”于是顾某邀一僧人一同去看望支生。没想到支生突然发疯,对空说:“我含怨三世,今天才找到你!”僧人问:“有什么仇恨?”对方说:“我前生是他的属将,他为主将,姓姚,是朝廷显要的亲戚。他看见我妻子年轻美貌,便令我领兵出征,陷我于死地,企图霸占我的妻子。我妻含恨自杀,一家骨肉分散。他后来死于忠义,我没有机会报仇。他转世后做了高僧又不能报仇。他第三世任宰相,有政绩,福禄神都护佑着他,仍然不能报仇。今世本该科考有名,我等候了三十年,近来因他有奸淫妇女的恶业,被削去了官籍,我才有机会下手。”说话时愤怒不已。顾某劝解说:“冤仇宜解不宜结。”那厉鬼回答说:“我恨难消,不想饶过他。”支生竟颠倒而死。
5, 江宁县有个差役刘某,有一犯人因罪坐牢,需要十多两银子便可赎罪放归。犯人因此托刘到他家去捎信,叫妻子将女儿卖了去赎罪。刘即到犯人家与他的妻子商议。刘某见犯人的妻子很有姿色,便起淫念,那女人因想到丈夫的生命有赖刘差役的关照,只得勉强顺从。之后又将卖女儿得的二十多两银子,全部交给刘差役,作为丈夫赎罪的费用。刘将银子拿回去自己用,却不为犯人交赎金。犯人之妻以为赎罪的银子已交给官府,丈夫可以很快回来。等了几天毫无音讯,便托一位同族人去监牢探问,并向犯人说了赎金之事,犯人听罢,大哭而死。过了十天,刘差役患病,寒热交攻,自己说:“某人在东岳地府控告我,判官立即要提审。”然后伏在床上哀号,自己说:“该死”接着又说:“因我一贯爱说谎,判官要用铁钩来钩我的舌头。”片刻,刘伸出舌头数寸,然后自己将舌头咬得粉碎,血肉淋漓而死。
6, 宿松杨某在当地学子中很有名望。平日里,他供奉关帝神极其诚敬。一夜,他梦见关帝赐给他一枚方印。杨某依据此梦,认为自己科举必中。后来,在楼下强奸一良家女子。考毕回家,又梦见关帝向他讨回方印。杨某说:“方印已给我了,为何又要讨回去?”关帝说:“我不但要索回方印,还要你的命呢!某月某楼上发生的事,你做得心安吗?”不到一个月,杨某父子俱死。
8.,浙江余杭有个商人张某,贩货到南京,住在旅店,有个妇人自称住在附近,便与张私通。时间久了,张某察觉邻居中没有这个妇人,因怀疑而追问她。妇人说:“我正有事相托。我不是人。有一个叫杨枢的人,不正是与你同乡吗?”张说:“是。”妇人顿足咬牙说:“这个人太没良心了,我本是一妓女,年轻时与杨枢相好。他千方百计讨我喜欢,对我的关爱无微不至,还发誓要娶我回家,生死相守。我便将所有积蓄交给他,并坚守自己的誓言等他。但他走后久无音讯,后来听说已另外娶妻了。我便含恨而死。这个客店即是我生前所居住的地方,我想搭乘你回家的船去他家,看看杨枢的妻子究竟怎样。”张某同意了她的要求。到了后,妇人告别张某,便去杨枢家。杨枢正在举办寿庆,奏乐宴请宾客,突然暴死,其妻子也生了一场大病差点死去。张某听到此事非常吃惊。
9, 豫章有一对孪生兄弟,相貌声音都一样。从小长到三十岁,两人遭遇得失都相同。三十一岁时,兄弟两人到省城参加科举考试。邻居有个寡妇长得十分美丽,先勾引哥哥,兄长严肃地拒绝了她,并且以此告诫弟弟。弟弟假装答应,暗里去与妇人私通。妇人开始不知与她私通的是弟弟。两人的感情越来越深,弟弟还与妇人相约说:“我如果考中,一定娶你为妻。”到发榜时,兄长考中,弟弟落榜了。弟又欺骗妇人说:“等我上京考取后娶你。”并且向妇人说路费不够。妇人将自己的积蓄全部给了他。第二年春天,兄长考中了第一名。妇人在家朝夕盼望,音讯杳然,忧郁成病,悄悄写了一封信给兄长,不久便死了。兄长接到妇人的信,感到吃惊,便追问弟弟,弟弟低头承认与妇人偷情之事。第二年,弟弟家的儿子死了,而哥哥家的儿子安好无恙。弟弟大哭不止,两眼哭瞎,没有多久也死了。他哥哥当了高官,而且多子多孙,可称得上全福了。凡人遇祸患时,不可全部归于命运。应该认真地反省自己一生所为,作了哪些坏事,招致今日之祸,深深地自责,改过自新,这样才能挽回神明的谴责与愤怒,转祸为福。不然也会落得像豫章弟弟的那种下场了。
10, 郑清康熙丙午年间,兖州下属县里有个郑生,长得英俊且有文才,因爱表妹美丽贤淑,向娘舅求婚。娘舅没有答应,却把表妹许配给邻县萧家的儿子。不过这位萧家的孩子一病几年,所以没有结婚。郑生买通表妹的婢女,得到表妹的睡鞋和香囊,带在身上并拿给萧氏的亲戚看,说表妹与自己有私情。他认为萧家知道这件事后必定会退婚,退婚后,表妹就破罐子没有人要了,然后再去求婚就能得到了。萧家听到谗言,半信半疑,派人去问女孩的母亲。女孩听到诽谤自己的谣言,难忍心中愤怒,取过利刀一挥,自绝而死。其父亲到官府去控告,邑宰廉洁公正刚毅,拘捕郑生拷问,真相大白。郑生被处以极刑而死。由此,不由想起唐朝元稹,其姨妈的女儿崔莺莺,是个绝代佳人。元稹执着地向崔家求婚,崔母却打算将莺莺许配给自己的侄儿郑恒,不同意元稹的婚请。元稹非常气愤,因此写了一本《会真记》(即《西厢记》)来污损崔莺莺,并且代替崔莺莺写了黄色唱词和诗传于世间,使一块无瑕的白璧蒙垢千年。元稹比起郑生,罪又大多了,后来元稹遭到雷火劈死焚尸的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