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行善的甚深利益

分类: 传统文化 |
“行善最乐”这四个字,大家都知道,平常看这四个字,大家不大在意,因为把它看成是一个传统式的教条条文,把它当做鼓励人家的话。其实不是的,人的心理非常怪,我们做了任何一件不好的事,心理会不安、不快乐,内心不对劲,这个不安不对劲不是对别人,而是对自己。慢慢脸色神气都会变坏,精神弄走样了。
如果你真正无条件绝对地行善,帮助人家,有利于人家,哪怕做了一件好事,心境都会自然非常快乐。那个快乐,不是道理上讲得出来的。 因此,真正修一切善,救助众生,人性的光辉自然发生,智慧便逐渐发起来了。一念善心起,智慧必然开展,甚至立刻就变。这就说明了一种唯心的功能,在善恶差别的作为上,它的作用和力量非常的巨大。你自己去测验看看,做一件真正的善事,自己内心有讲不出来的舒服,那一天觉也睡得特别地好,特别痛快。

因此,如果你持续地累积善行下去,那个自性的光明,你不要打坐,不要盘腿,都出来了。盘腿打坐修禅定是消极的行为,不去为恶而已,但是还缺少积极的善行。所以,菩萨道是积极地行善,你不要打坐,禅定境界一样地到达!而且到达得很快。
人死后如要往生天界,非修功德善行不可。严格来讲,善行与禅定有关系。单以禅定来说,四禅八定就是由人升到天道的必经之路。修定修到初禅,再配合十善业,可以升到某种天道。凡夫与外道,除了真正禅天的中心无法进去以外,其他天道都能去得,都能往生。
但是升天不一定靠禅定,升到天界的外围边区,靠善心与德行也可以。所以善人必定升天,不过很可能升在天的外围。外道也一样。因为一切外道与正道,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劝人向善,如果劝人为恶,那叫魔道。
中国古人说:“劳者善心生”。一个人体能上的劳动很重要,一劳动善心就起来了,社会风气就可以得到改善。象现在生活在城市的人,营养吃得好、日子又安定,大家舒服得很,因此坏事就多了。
一个人生存环境好,什么都安逸,就非常容易堕落。民族、国家也是这样。所谓“忧患兴邦”,艰难困苦中的民族,往往能站得起来。所以古代许多懂得为政的人,都善于运用“劳之”的原则,使得官吏、百姓没有机会耽于逸乐。
一个人做善人,极力作善事,善行到了,达到了儒家《大学》讲的“止于至善”的人,他念头也清了,即使不修定,即使没有悟道,也能生为天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