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读《荷塘月色》

(2012-04-24 11:31:58)
标签:

《荷塘月色》

朱自清

清华大学

杂谈

分类: 岁月如歌

晨在写作业,我闲着没事就从她的书架里翻了本《朱自清散文集》看,随手打开,映入眼帘的标题就是《荷塘月色》,有种莫名的亲切,20年后再读这篇,如同老友相见!

那其中的很多段落当年曾背诵的滚瓜乱熟: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当年在学这篇课文的时候,脑子里曾随着优美的句子神游过清华园里的那片荷塘,清亮的圆月,静静的荷塘,传来缕缕花香,我何时能在一个满月的夜晚漫步于此?

在中关村上班的时候,每天回宿舍都必经清华的西门,但一直没能在夜晚深入荷塘的腹地,感受那份宁静。在老家生晨的时候,晨爸嫌公司的宿舍离中关村太远,交通还不方便,就去清河大学院里租了个小屋。等到我休完产假回到北京时,仍继续在那里住了一年多。

那个租住的小屋其实很简陋,就在清华二校门的附近,是一个清华教职工的自己盖的一个小简易房,冬冷夏热的,但因为每天上下班方便,所以尽管跟公司给分的两居室没法比,但每天能多睡一个多小时的懒觉,破就破点,冷就冷点,热就热点吧!而且周围环境很好,超市,食堂,邮局,电影院一应俱全,最主要的是校园里很安全。

房东是清华的老教职工,70多岁,都已经退休了,人很和善。按年龄我们应该叫他们爷爷奶奶,但他们执意让我们叫他们大爷大妈就好。

房东的房子是一个八九十平的平方东西朝向的平方,我们的小屋是在小院的北边,虽然同走一个大门,但相对很独立。80多平米的小院里有一棵大大的梧桐树,空地上种了一些月季,还有一些青菜。

住在这里,终于有机会实现曾经的梦想了。夏夜,吃过晚饭就可以散步到荷塘,荷塘边上总是坐着三三俩俩的学生,远处的亭子里还有人在跳交谊舞,朱自清的雕像就立在荷塘的边上。待夜深,热闹散去,蝉鸣蛙声越发衬托着周遭的宁静,暖暖的夏夜微风拂过,荷叶正如舞女的裙在轻轻摇摆。没有朱自清当年那纷繁复杂的心绪,只可静静消受这光与影的和谐旋律。

在那住的时光里,从小荷才露尖尖角,到莲叶何田田,再到无可奈何花落去,其实每一个季节的荷塘都别有一番韵味。那年的深秋,晨爸出去溜达了一圈带回来好几条小鱼,晨爸说荷塘要清淤,水都抽干了,很多人都在捞小鱼,他也捞了几条,小鱼就被我们放在一个大水盆里养了一个冬天。

房东的大爷大妈身体不是很好,经常会一边晒着太阳一边跟我们聊天,哪怕我们呼朋唤友地把桌子抬到了院子里又吃又喝,他们也从不曾埋怨过,我们也会在秋天落叶的时候冬天下雪的时候主动把小院打扫干净,如果不是晨2岁的时候老爸老妈要带着来住一段时间,我们可能还会在那个小院住下去。

搬家的时候,大爷大妈一直送到大门口,嘱咐我们有空的时候就带孩子来看看他们。再读《荷塘月色》,那些暂居清华的日子又历历在目,然而当时的承诺却一直没有兑现。后来的日子也曾去清华,也曾从那个小院门口经过,但始终没能再踏入小院,仿佛有些岁月是不可碰触的。而时间越久远,越是没有勇气,愿两位老人安好!

晨回头问我在看哪一篇,我告诉晨在看《荷塘月色》,晨立刻停下笔跟我说:《荷塘月色》里描写的太好了,寒假我的美文摘抄,我几乎把这篇课文都摘抄下来了!啥时候咱们也晚上去清华的荷塘看看吧?

其实,晨去过很多次清华,那时的清华对她而言仅仅是清华,没有让她牵挂和留恋的地方,也许因为《荷塘月色》,再入清华会有了不一样的期待和感受。嗯,今年的夏天,一定带晨去清华看看那荷塘中的月色和月色下的荷塘!

 

06年去清华: 

 再读《荷塘月色》

在清华放风筝
再读《荷塘月色》


和同学在清华:
再读《荷塘月色》

09年陪小兔子逛清华:
再读《荷塘月色》

10年陪小小逛清华:
再读《荷塘月色》

奔着荷塘就冲进去了:
再读《荷塘月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花期空档
后一篇:老爸的作品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