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一时彼一时
(2008-12-18 11:21:13)
标签:
博客论坛休闲 |
分类: 生活百态 |
每天,工作忙得差不多了,就爱进博客里看看,说上那么三言五语的,虽然没啥深度,也没啥精彩,但自己是自得其乐。
记得,刚开始流行开博得时候,我还在小小里说我不喜欢博,而喜欢大杂院似的论坛。但时过境迁,我竟然也喜欢上了博。
也许是上了年纪了吧,越来越喜欢安静了!而博客里是安静的,也偶尔有人进来瞧瞧,但不至于喧哗。想起一句广告词:我的地盘我做主!
曾经,我对小小是那么用心和专一,但看着它日渐落寞了,心里是那么不能接受,也为此努力过挣扎过彷徨过。不过伤心和失望后的极致会让自己退出牛角尖,回头再看,就能够接受它曾经的繁华和如今的萧条。就如同你能接受曾经在生命里很重要的人靠近你和远离你一样,接受,是一种现实!
人总是要跟着时代走的,要在时代中学会适应和变通,在变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曾经以为一个人永远都不会忘记,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记忆却日渐模糊。反倒是那些不经意的人和事一直在记忆里鲜活!
我不是轻易就改变自己的人,凡是改变都是被现实和时代所强迫的。有时觉得自己不够主动,但被命运推着走的生活也未必就不好!
现在很多话不愿意在小小说了,不是有了新欢就忘了旧爱,只能说:此一时彼一时了!
附带曾经在小小说的:
我说博客
说来这网络世界发展也真够神速地,记得刚刚知道网络的时候就知道写信可以不用贴邮票了,而且不用邮递员了.后来知道原本不相识的人也可以在同一个空间里畅聊,还可以有专门属于自己的如同身份证一样的QQ号码.
真正让我喜欢上网络的是我们俗称坛子的空间.这一晃在坛子里已经游了五六年.从最初的羞羞答答,到现在的口无遮拦,可以说,坛子是让我成长成熟的地方.
忘记从哪天一天,一个外国名字叫BLOG,中国名叫博客的就大张旗鼓,铺天盖地,雨后春笋般地钻了出来.
看到大家都高呼:博客,博客!偶都有点傻眼了,这阵势大有把延续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问候语:"你吃了吗?"给改成:"你博了么?"的阵势啊!
待俺深入虎穴,仔细研究了一翻,俺--明白了!
坛子好比是我们以前居住过的村子,或是大杂院.从早上一起床东家吃什么饭,西家喝什么酒,南家唱什么歌,北家吵什么嘴都一目了然.虽然私密性差了点,但锅碗飘盆的交响,你言我语的吵闹却也别是一翻其乐融融.
而博客好比是拆迁改造后,大家都住进了楼房.都有自己独立的空间,每个房间的风格和陈设都由自己说了算.但是,站在新规划的小区里,我们能看到的只是每家的窗户,至于窗户里面的事情非要敲开人家的房门才能知道.如果进到一家装修考究,陈设讲究的心里自然欢喜,左瞧右看,从而了解到这家主人的喜怒哀乐.如果进到一家买了房,却不入住的,是不是多少都有点扫兴呢?
坛子和博客,不能说哪个好,哪个不好.各有个的优点,也各个有个的缺点.选择,完全看个人的喜好!
有人问我,你怎么不弄个博客?咱是从山里走出来的,所以还是喜欢那种大杂院的气氛,就算唱歌的时候没有人为你喝彩,但关心你的人一定在!哪天在大院里没看到我,不以为我也博去了,也许那时我是在搏!
博客不会是网络的终结者,也总有那么一些大杂院让人留恋,让人流连!
总之一句话,走着瞧吧,谁知道网络还会再出什么妖蛾子!
真正让我喜欢上网络的是我们俗称坛子的空间.这一晃在坛子里已经游了五六年.从最初的羞羞答答,到现在的口无遮拦,可以说,坛子是让我成长成熟的地方.
忘记从哪天一天,一个外国名字叫BLOG,中国名叫博客的就大张旗鼓,铺天盖地,雨后春笋般地钻了出来.
看到大家都高呼:博客,博客!偶都有点傻眼了,这阵势大有把延续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问候语:"你吃了吗?"给改成:"你博了么?"的阵势啊!
待俺深入虎穴,仔细研究了一翻,俺--明白了!
坛子好比是我们以前居住过的村子,或是大杂院.从早上一起床东家吃什么饭,西家喝什么酒,南家唱什么歌,北家吵什么嘴都一目了然.虽然私密性差了点,但锅碗飘盆的交响,你言我语的吵闹却也别是一翻其乐融融.
而博客好比是拆迁改造后,大家都住进了楼房.都有自己独立的空间,每个房间的风格和陈设都由自己说了算.但是,站在新规划的小区里,我们能看到的只是每家的窗户,至于窗户里面的事情非要敲开人家的房门才能知道.如果进到一家装修考究,陈设讲究的心里自然欢喜,左瞧右看,从而了解到这家主人的喜怒哀乐.如果进到一家买了房,却不入住的,是不是多少都有点扫兴呢?
坛子和博客,不能说哪个好,哪个不好.各有个的优点,也各个有个的缺点.选择,完全看个人的喜好!
有人问我,你怎么不弄个博客?咱是从山里走出来的,所以还是喜欢那种大杂院的气氛,就算唱歌的时候没有人为你喝彩,但关心你的人一定在!哪天在大院里没看到我,不以为我也博去了,也许那时我是在搏!
博客不会是网络的终结者,也总有那么一些大杂院让人留恋,让人流连!
总之一句话,走着瞧吧,谁知道网络还会再出什么妖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