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山水画大师---宋怡素
民国山水画大师---宋怡素:风云变幻太神奇,篆隶勾皴压大痴。哪得岗川图一幅,诗中画有画中诗。天山云蒙更崂山,妙意还生在笔先。窄处能宽乱中整,一波三折有家传。
宋怡素(1881-1949),字修安,号铁槎山人、槎山游客、通灵道人,画室名羡石斋。生于山东文登一望族家庭,世居铁槎山西麓靖海卫城。少年即酷爱六法,有神童之誉,六岁临帖学画。当地有一道人,是个丹青高手,一次云游到宋家,见到六岁儿童宋怡素所临画作,惊叹不已,连连称赞真乃“神童”,将宋怡素收为弟子,无偿传授丹青技艺。名师出高徒,加之宋怡素的天才和勤奋,书画造诣取得极大成就,指画、人物、花鸟、山水无一不精,尤善青绿山水,十七岁即誉满乡里,称为文登一“奇人”。
1900年经人举荐,宋怡素只身到北平应试参加工作,任职于铁路系统,1909年3月经总段长海化南考核升任山海关车掌,1920年升任锦县一等车掌。1925年升任青岛胶济铁路局车务处处长,办公地点在青岛火车站钟楼的二楼,住址是青岛齐东路。宋怡素在工作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从没间断过对艺术的追求,1927年初他和刘仲永、刘菊园等21位青岛书画名家联合成立“青岛少海书画社”,并被公推为主任社员和第一任主任,该社是青岛第一个正式的大型艺术团体,创作出一批传世艺术精品,其艺术成就影响青岛近一个世纪,在青岛艺术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地位。
为了追求艺术的更高成就,1932年宋怡素毅然决然辞掉铁路高管职务,离开青岛移居天津,专心致力于著书作画,成为一名职业画家,抗战胜利后举家迁往北平,居住在北平西直门内。1930年至1949年之间,宋怡素在青岛、大连、沈阳、威海、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地数次开办个人书画展览会,每次展览都好评如云,各大报纸连篇累牍的报道,被称为“一代山水画大师”并和张大千相提并论,据资料记载,宋先生的四尺整张的山水画当时售价为380块大洋,并且供不应求,可见世人宝之程度,难怪儒将军吴佩孚感慨如得到宋怡素的画“愿剪半吴淞,视若连城璧”。
宋先生的山水画成就辉煌,青绿山水、浅绛山水、水墨山水样样精到,动人心魄。创作上在继承古人的技艺基础上大胆创新,以古篆隶笔法来作画,笔力劲拔,气韵浓厚,蹊径大雅。同时他还是一位书画理论家和诗人,宋先生遗留下许多画论文稿和诗集文稿,其嫡系孙宋本正先生正全力整理准备出版,我们拭目以待。
宋怡素先生还是一位大慈善家,他和民国大书法家、大慈善家杨草仙先生是挚友,每次展览所售画款大部分作为善款,用于赈济灾民,每次赈灾当地报纸都有报道,为世人所称赞,实属德艺双馨、德高望重之大师级人物。
一代山水画大师,由于去世较早,其作品传世不多,加之他没有学生弟子,无人大力宣传其巨大艺术成就,逐渐被历史所湮灭,实为可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