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风道骨陈无言简介http://s10/middle/58e42f69x891602216a29&690
山鬼陈无言,陕西商洛人。生平无为而好文事,似悟非悟半俗半僧。身似游龙云中马,心若皓月一镜明。天性率真,孤傲不群,放浪不羁,自视不高。行文似流水,沥沥於心田,挥毫落浮云,飘浮於天际,无大为,好自娱。仁出於忍,文如其人,呼冰窟之凛冽,力抨时弊,师通於心,字如其人。使龙蛇伏於纸,若有魂附。戏称书法为黑白两道,演绎人间苦乐。笑自己是吃纸老鼠,留下废纸成堆。此事应是俗人事,其心雅致应不俗,此功应是寻常功,晨昏惕悟应自知。斯非一日之功兮应蓄宿世之势,斯非一日之得兮舍得而后获得。相拥半床书,素壁唯墨痕,吾生今如是,来去亦何悔?其食纸乃其性耶!流年过,身渐老,不求闻达;蒙智开,光阴迫,争此一息。视功名如草芥,利禄如粪土,而心志所至,旷达高远,见解深刻。书存乎道,法出於艺。做人有节制,做事有分寸,为艺有执著,乃山鬼之所求也。
http://s16/middle/58e42f69x8915bb93552f&690
http://s16/middle/58e42f69x8915bc4a7d0f&690
http://s15/middle/58e42f69x8915baeb68ee&690
读陈无言
姚学礼
五年前我是在平凉一家小旅馆见到陈无言,初见,他的古态奇貌令我心动,黑发披头,长须髯胸,皂衣宽裤,瘦骨鹤颜,高个大手,行走匆匆有声,说话朗朗似诵,俨然一位出家道士装束。问起却是一位文人,自我介绍是一位布衣,实际是一位书法家。和他接触,像翻一本书,打开一页读一页有一页的认识和体会,他似乎不易看透,读起来却行为率真,整体是抑郁、纯情、抗争和自由。第一面,他说:“我来到平凉下榻的中山桥海明饭店,抽屉里面的一句话写着:‘玻璃板上睡觉,平平的,凉凉的’,颇有意思嘛,但所见荒秃,心中似有凄凉之感。”我问起他的姓名,他说:“陈无言。无言其人,无言其事,无言胜有言;有心舍彼,有心舍此,有心亦无心—
—寻梦山水。”陈无言这样回答,我便不再多问了,陈,是陈述,无言,是无话,陈无话。我再问,他也会无言以对。我心里想着,就悄悄在一边看他挥毫写字。作为书法家,我在平凉接待过无数,有学问的如林岫,杨再春、张超诸位,见我时皆相谈投机,写字是不要提前写好的稿文,也不在桌上放一本书法写字的本本,一边看,一边写,这三人皆是举手才想,随写随想,下笔成文,墨字也随意自然。旁边一位平凉人说:“这正象姚学礼给人写文章,不打腹稿,不提前准备,都是现场临时请他,一铺纸,他就依嘱写开了。”陈无言呢,也是下笔如有神,他满腹经纶似的举笔在宣纸上疾书,观其态,蓄笔而发一如他头上蓄发面世,纸上急缓回旋如鹞子翻身,飞白简明扼要如饿狼扑食,墨韵以显精气神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法势想变真草隶篆却如混沌以开新纪元,落款记题如鸡肠狗肚又如白鹤亮丹。总之这位道貌奇特的书法家从人到字到文给人一种仙骨神态的感觉。这不禁又使我对他产生好奇,便开口再问,陈无言竟然於无言中有言了,他笑道:“我乃陕南一山民,足迹行止多率真,一点墨痕原非易,倒海翻江染乾坤。今生且受今生罪,谁叫吾是男儿身,放下抱负寻梦去,敢把黄昏作早晨。”果然出语不凡,说罢他又解释:“这是闲话,是‘结痂’之语。错将墨痕印红笺,今生不知来世缘,忘却几多伤怀事,肯把白日作夜眠。”闲谈中,他复吟哦道,“心系白云飘来去,山林何曾沮布衣,野狐为伍驴为友,钟磬为伴书为妻。”听他这样说,我错以为他是一个无儿无女无妻子的游走书法家,浪迹江湖,以卖字为生计,其实不然。看他年近五十,自称独孤老人也是合乎他的心态行了。
陈无言这等与我对话,我亦是一介文人,不由再打量一下他,发现他的仙骨道风和飘飘仪态里却是路上风尘和太阳晒黑了的脸,风吹乱了的发,雨染脏了的衣,墨染黑了的手,劳累瘦了的身,一种独思冥想形成了他古奇的言谈,看他举止是一个俗人,却似天外来客。他见我怀疑地看他,他笑说:“这才叫脱俗难。”继而说:“有人见我这般模样,称我为‘疯子’,我是自诩‘山鬼’,又谓‘秦中孤鹄’,‘南山野樵’,或称‘三清’,‘独孤老人’,自号‘无言’”。
陈无言就是以这般“疯颠”的落魄模样,文人雅士的心而无言於世的。他的生活与我们虽然有很大的落差,但他的平常心态却没有在理念和理智的天平上失落。说他俗,是凡人,说不俗,其心已雅致。由陈无言我看到在新世纪生活在社会底层文人的典型。无庸讳言,当今天我们与被影视中窜动在上层的文人贵族相形下,还有如陈无言一批在主流社会之外的社会下层文化的贱民形象。这里说的“贱”是以文奔波,以文自食,其穷困忧患是和社会趋势无业人员的“贱”一样了:文不值钱,文贱若无。在陈无言身上,传统文人的骨气和气节犹存,但他贫困如历代之穷文人,说他不入时流,他就这般模样的默默存在着和无言地消失,说他入时流,却以丰富的内心活动寻游山水,但常常他是在荒山秃岭中梦幻青山绿水,感受的是孤独、寂寞、世事的兴亡更替,人间的冷暖,物态变异迅速。陈无言长於书法,但“专长”却同时造成了他的“专短”,他执著一法而忽略他法,他专一而忽略众相,他一心做事又误了亲情,为国而忘家,他在浪迹天涯中缺少温馨和家庭的温暖,一个“小”家使他对“古”国产生了许多人生思考,家事与国事的反差从陈无言艰难的经历中得到一种深刻理解,这就使陈无言再也不能闭口不说了,他有话要说,且实话实说。於是在乙酉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时送来他的付梓稿清样,嘱我斧政。年关诸事逼紧,就乘这狗年初一阅其大著了。
这是一本由手机短信而形成纸面文本的父女亲情的情缘录。作者自称是“家书”、“天缘”、“心绪”、“山鬼日记”,“布袋”、“心语”、“检讨言行”、“笑逐‘缘’开”,“面对”、“X胸透”等等。单从作者挑选书目的游动不动的思路,这就证明他是一本心灵对话的用心之作。作者是人,是穷文人,以鬻字走天下,用的是文人真情,他是以六根七情维系五女情怀的。读一篇篇文章,陈无言自恋情结跃然纸上。这自恋恰是当今下层文人不能发达显贵的情绪,陈无言提供的这个文本道破了自己。这是悲剧?抑或气节?但这是新中国二十一世纪的经典:传统文化的遗老。西晋名士在今天的遭遇。
陈无言古文功底深厚,在这本书中他用半文半白和文白夹杂的语言记述了他们的父女之情。作者久居西安,又行次平凉,与他相认的女儿们是贵州遵义的学子,由於孤独需要倾谈,由於内心如炽火般而再沉默不住,他对五位冰清玉洁的女儿不能无言了,陈无言以孤独冰冷破碎的心,在与冰儿仙女进行感情交往,曾经泪落有谁知,谁知落泪为谁落,打点光阴夜幕中,一腔思念对孤灯。陈无言这本书是用泪写出来的。身处社会底层的文人也是自作多情的,他将自己的真情实感和旅次的心血来潮,或心灵泛起的记忆碎片,以只言片句记录下来,缀辑成册,我在声声爆竹除去乙酉的大年初一清晨,读着读着,不由叹气,真感叹陈无言是痴人说梦话,是情种讲情语,是文人写古文,是书法家讲书法,是父亲爱女儿。篇篇出自肺腑,自以为是箴言,他说:“一斑之见,是己所窥,一滴之泪,乃心所泣。”斯言信矣,陈无言真的不会昧着良心良知。他是手举一支秃笔,目射两道青光,面对一张宣纸,书写心中感悟。他写出了感人的情书,他叫作“家书”又说是“闲言碎语”。全然一副超然世外的样子。送我书稿时还说:“这是一些烦言”。烦言,用得真好,烦人的话是扰人心不宁的话。
这显然是一本心灵的独白。他的独白是他在游历途中走走停停,写写思思的一个人心理活动的轨迹,我可以这样想象他,写他身似游龙,心若皓月时,他的心是没停下思想,而总是敏於文学的感悟,写他心中的电火闪耀,他便忘情而不能无言以对了,一些禅悟,一些箴言便写出来了。
爱心灵独白的人常是情种,尤其是文人,特别是情钟於陈无言时。陈无言是浮萍江湖,蒿草民间,漂泊市井,又是孑然一身,孤苦伶丁,写他赴黔认女於落魄途中,这缘份由天而降,他心中一热一亮,长期的孤寂得到慰藉,心灵的交流成为每日每夜的“痴情”,使情天海浪中漂动的扁舟有了灯塔,一阵痛后的快慰使他激动不眠。这个上苍之下的“苍生”,这个苍生文人便心情愉悦地化冰雪以洗风尘仆仆的双脚,撕晚霞朝晖以擦汗沁的脸庞,掬清风野气以吹掉胸中的郁闷,叫太阳来偎依自己的寒躯,邀明月以照亮长夜的畏途,如此一个“情”字使他远系夜郎女儿,又走南闯北,直把“冰海之家”作了“秦黔同盟”。
陈无言自有自己的情操和追求,他执著於书法,又执著作人,可以说是犟墨蛮书走自己的路,他怕因循误我我非我,便自题“聚砂难聚金银易,撼山易撼人心难。”他说:“不用之才非无用之才也,无用之物岂不用之故耶?”又说:“拾取顽石敲打,不信暗夜无光。”他还认为:“你不做好事,好事不寻你,伤身因纵欲,意念宜常收。知味不贪杯,好饮何必醉,忘却心头事,便是逍遥人。”於是他“积跬步鳞爪以为慰藉,吐肝肠肺腑以对知音。”他做人有节制,做事有分寸,为艺有执著。陈无言於事於人於艺皆缘於情又归於情,他不糊涂,知道世间一个“情”字了得,即使佛门也讲空色。佛僧若真正心中无色,便不讲去戒色了,说明色情还和佛门紧连着,需要去戒去绝去面对。陈无言却不这样,一切既是情理之中,也就按情理去做。他每年在母亲生他的日子和父亲忌日的这两天,是要停止一切应酬,谢绝一切客人,虽做事却要静思绝食,以不食来纪念父母亲的养育之恩,这足见他感念人情之深,也是他为人处事之品德。而由此及五女儿之亲情,他必然是爱之有加了。对上对下他是赤诚相待,即便是对路人也是一片真心。
陈无言是个饱经风霜,历经坎坷的社会下层文人,他有颗半死不活的心,甚至五内俱毁的疼痛,由低处仰望高处,看得更实际,他看穿了一些世事学问和说教,当他与正在学校学习的学子结缘相亲,他是以慈父之心认识“家”的,一种热烈、真纯、知遇在复活他的冰冷的心。由陈无言现象我看到当今社会一种底层文人的存在典型:劳累,空虚,乏味,贫困,无奈。这是自谋职业的遭遇,物质上有物无质,精神上精多神少,而总在传统文化与现实中对人性不断发问。知识在提高一个人的素质,又拖累一个人的素质,学术艺术在成全一个人的事业,又使一个人走向生活的偏颇。对人这个“两脚兽”,一种自恋和自私的情结从文化方面总困扰着陈无言。文人一口气,所贵的是清纯,是凛冽,是清高,是脱俗。陈无言孤傲不群而自视不高,贫穷不移而为人低调,他所吐的是一口真气,而所得到的回报却微乎又微,此君子之所好不同,也正是他的品质与活力之所在,则自然会判然有别於世人,是清者自清,浊者自浊,鄙其所鄙,贵其所贵也,又复何悔?读之,见字如晤,闻之,信其不谬,管中窥豹,其人其事,可以知矣。
风来疏竹,风去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过而潭不留影,陈无言的游魂如风行雁往!叙旧以情而情有所寄,叙文以事而事有所托,絮絮如花,絮絮如雪,付君以为其序。吾既非伥鬼,则是陈无言之益友知音,如果说亲情如药汤,那么我这些话也就是“药引子”了,但愿大家喜欢它和他,喜欢陈无言和他的“烦言”“昏语”。所贵的不是陈无言的丽词佳句说世道,而是他的真情实感的旁白,所难的不是陈无言的所作所为,而是他积数十年的凛冽之气的压抑之所指。这本书,它告诉了大家一个文人的情结和当今社会侧面的一个缩影,曳人心弦,发人深思。古语说,引而不发,跃如也。而蓄势以待,将欲何为?拳拳之心,情归何处?是否值得一读,是不是一杯清饮?相信读者在掩卷之馀,自然会得到会心的答复。
丙戌正月初一戊午五行为火时辰壬子卦位巽方急书
致谢
致谢
向老夫子就政!
向青年们致敬!
向小朋友学习!
摘抄<陈无言>先生辞
跟我学写字,书艺可速成;瘦中有筋骨,形神内外功。跟我学写字,俗气可以无,信笔行草楷,习字文亦修。
谁云必临帖?帖是谁写就?书法本无体,墙是人所砌;你不能超越它,他就挡住了你。在心中要蔑视,在眼前要正视;端正认识,调适自己。
书为诗体,诗乃画魂、字是心画、言是心音。多所领悟,返朴归真;学他、忘他;学我、忘我;人、毕生都在自觉与不自觉的表现自己。
扬长啊避短;兼收啊并蓄。点与线、放与收、疾与缓、密与疏、长变短、繁作简;悟于心、运于腕、干与枯、提与按;有方法、无深浅。倾斜参差取其势,错落增损顺我笔。不藏拙、不造作;有性格、有特点。渭滴汇成河,浩淼必有期。
推崇前贤,思接古人,开阔思路,观念更新。横瞥点捺,有啥难得。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决不是为了束缚自己。书写的好坏非一日之力;要师法自然,惜墨如金。
陕西山阳人士
陈无言先生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