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工程结算二三事

(2022-06-19 11:25:04)
分类: 造价工程

从事造价工作也有好些年了,有些东西需要自己总结下,方便后期参考。

俗话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结算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也总结了一些经验;在这里说说我的浅见;

一、结算都需要报送什么资料

(一)工程类:投标文件、中标通知书、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单、合同、竣工图、结算书、变更、洽商、专项施工方案等文件,有的审计单位还要施组。形式包括纸质版和电子版;

(二)二类费:其中按费率计取的建管费和联合试运转费报送结算书和取费依据文件;其他的二类费报送合同、招投标的报中标文件和中标通知书、结算申请书、成果文件;

(三)其他:建设期利息报送银行回单;铺底流动资金可报送工艺调试费的资料;

二、结算并不可怕,审计也不难相处

对于没有接触过结算的人来说,结算显得有点神秘,一遇到结算就有点迷茫,不知道报送什么文件,不知道从何抓起。

其实对照上面要报送的文件,工程类结算并不神秘,按部就班的按以上文件顺序准备即可;前几个都是现成的,需要编制的就只有结算文件和竣工图;只要分工明确,大家相互协调,还是比较容易完成的;二类费和其他费用通知各参建单位,各编各的,做好收集汇总工作即可;

从与审计的对接过程中发现,审计也不难相处;审计单位一般事务较多,每个审计人员手上同时都有好几个项目,要想让他们把重点放到你的项目上,就需要你把资料准备的充足,审计过程不间断,初步审定结果很快就能达成;

只要能独立完成一个项目的预算编制,结算也能完成。自己要对自己有信心。

三、支撑资料要齐全

接下来以工程费的审核为例说一下。

A、确定报审的广联达版本:有的要结算版,有的要预算版;这个在编制之前与审计先确定清楚,免得返工;

B、有建构筑物的,需要准备广联达的图形和钢筋算量文件;这样审计就不用再自己画了,只需要抽检下你递交的文件,没问题就直接采用了,这样至少能节省1个月的时间;

C、工程量计算书:因个人习惯,可能样式不同,我喜欢用excel表格计算工程量;有人用专门的算量软件;经过这么多年使用体验,我保留excel表格算量的习惯;给审计递交你的算量文件,这样遇到同样的量,审计只需检查下你的表格,没问题就过了。

D、洽商、工程量确认单文件,尽量做的详细,拿过来最好能直接套定额,不需要再来回换算。里面的量要有计算公式,不要直接写总量;能以工程量表述的不要列举人工、机械等数量。因为直接写的总量、人工、机械等,审计无法去一一核实,可能直接就砍掉了;该附的照片、平面图、断面图、结构图等辅助算量的资料要附上;

E、变更:包括变更联系单、变更图,资料需设计院盖章和签字;

F、专项施工方案:冬雨季施工、夜间施工、基坑支护、有限空间作业、设备调试等,凡是涉及到的,都要准备,方案要有监理的审批单;

充足的资料,是项目结算审计顺利展开的基础,一旦开始与审计对接,就要一气呵成。

四、走好顶层路线,事半功倍

一个工程能顺利结算下来,离不开领导的大力支持。首先是与建设单位(政府部门)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在结算前把此项目的建设过程、其中的变更事项、洽商事项与建设单位达成共识,这样在与审计沟通的过程中就能省掉很多麻烦,审计在审核的过程中只要有资料支撑基本就能过;另外在与审计对接的过程中,必要的招待费用,也需要公司的支持,这样上下一心,事必能成。

五、结算不是预算员一个人的事

整个工程的结算牵涉到参与该工程的每一个人,从机关到一线,从领导到基层,从本单位到合作单位;而预算员是负责组卷,向外交出最后一棒的人,同时也是确保资料的完整性、有效性的最后一关。

六、经常遇到的问题

结算是整个工程的最后一环,整个施工过程所累积的问题都会在这时体现。我们常会遇到的问题有:a/变更资料无设计院盖章和签字,施工过程中常常是接到设计的一个电子版文件就实施了,之后就没人落实纸质版资料了;b/过程中发生的洽商内容,无人及时做资料,到最后结算时,能想起来多少全凭记忆了;c/对图纸中无法具体表示出的工程量,需要及时做工程量确认单和影像留底,例如地表垃圾清理、地基换填等,而这些现场管理人员往往想不到,就漏下了;d/措施项目随着施工的完工而消失,后期往往很难再补;d/二类费单位联系不上,一个项目拖得时间过长,有些单位可能会因为经营不善而破产或改行,例如职业健康评价、勘察;f/二类费单位不知道怎么报结算,只知道要钱;g/集团财务资料收集不上来,有些办公、租车费用,因为牵涉到集团财务,而对方并不那么好说话;h/无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单;i/新增设备、材料无认质认价单;j/图纸变化过多,往往招标一版图纸,施工是另一版图纸,结算时清单要重新组价,导致不能保证结算价;

通过以上所述问题,可见及时完善过程资料的重要性;如何才能解决过程资料不完善的问题。我有以下小建议:A、提高项目经理的读图能力,项目经理要能对图纸了如指掌。只有达到这种程度才能敏锐的发现变更的、洽商都和要做工程量确认单的地方;B、编写变更、洽商、工程量确认单的台帐,现场每发生一项都及时计入台帐,台帐中应明确电子版资料、纸质版、签字、盖章、影像等内容项,每完成一项打上勾,未完成的,记得及时补上;公司要对其台帐进行定期检查,并计入绩效考核;C、新增设备、材料要及时联系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认质认价,过程中把这些资料做足,不给结算埋隐患;

七、我们常说的签证指什么?各用在什么地方?

签证:就是经过签字确认的证明资料,主要包含变更单、洽商单、工程量确认单、认质认价单、现场测量记录、降水台班记录等等,是辅助计量的资料的统称;

变更单:一般由设计院出联系单,格式按照专业要求。变更就是对原设计的内容更改,包括增、减、调,一般要设计院盖章及项目负责人签字;

洽商单:有的专业叫工作联系单,因施工或工艺需要,增加的图纸外内容,内容包含时间、事由、位置、量等要素,有时候工程量不方便表示时需要与工程量确认单配合,页面底部需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三方签字,盖公章,有跟踪审计时,审计也要签字盖章;

工程量确认单:图纸中无法表示清楚工程量,而招标清单中又有该部分内容,例如渣土清理、苗木移植、管道封堵、拆除等,需要现场据实确认;

认质认价单:新增设备、材料或变更的设备,因型号、功率变化需要重新认质认价;

现场测量记录:一般是现场测量的第一手资料,需要参与测量的人员共同签字,可作为洽商单的补充;

降水台班记录:这是对现场发生降水事项时做的一个记录表,需要监理单位签字;

八、二类费的那些事

二类费的结算是非常简单的,因为二类费一般都有取费依据,只要按照审计的要求把文件准备齐全,基本都能结回来。

九、清水联动试运转费、工艺调试费、铺底流动资金什么关系,怎么要

设备清水联动试运转费,取费依据为《市政工程设计概算编制办法》第三章第十节第五十一条“给排水工程项目,按第一部分工程费用内设备购置费总值的1%计算”;

有时候工艺调试费与设备清水联动试运转费,审计只给一个。工艺调试,一般包含人工费、药剂费、燃料动力费(电费)、办公费等;其中人工费需提供工资表(基本工资、绩效工资、保险、公积金、福利),药剂费需提供药剂采购合同、药剂投加记录;电费需提供电费单或调试设备功率及运行时长明细表;有时审计还会要求提供调试方案;

铺底流动资金,主要指项目建成后,留存起来用于继续该项目的资金,它就像专款专用,一般为流动资金的30%。他是项目投产初期所需,为项目建成后进行试运转所必需的流动资金,包含了人工、药剂、水、电、膳食等的开支;这个费用一般要不来,这是属于运营的范畴,我们可以把工艺调试的费用计入这个名目下;

十、结算中常见的费用计算依据有哪些

A、《北京市建设工程预算定额》2012年版;《北京市房屋修缮工程预算定额》2016版;

B、勘察、设计费:国家计委、建设部《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计价格[2002]10号;

C、施工图审查费:发改价格[2011]534号文;

D、监理费:《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2007]670号文;

E、清水联合试运转费:《市政工程设计概算编制办法2011年;

F、招标代理费:计价格[2002]1980号文;

G、可研报告编制费:《国家计委关于印发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咨询收费暂行规定的通知》(计价格[1999]1283 号);

H、环境影响评价费:《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放开建设项目专业服务价格的通知》(发改价格[2015]299号);

I、建设单位管理费:财政部文件《财建[2016]504号》文;

J、水影响评价费:《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编制费用核算方法》、《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计价格[2002]10号)、《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咨询服务费用计列的指导意见》(保监[2005]22号);

K、稳定性评价费:国家发改委《关于印发<</font>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咨询收费暂行规定>的通知》(计价格(19991283号);

L、建设期贷款利息:贷款合同及银行回单(对公贷款利息支付)备注中有计息期间;

M、竣工图编制费:(86)《北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编制基本工程竣工图取费标准的批复》,京建规字0971986612日;

N、环保验收费:环境保护部办公厅文件《环办环评[2016]16号》文;

O、职业健康评价:可咨询服务单位,让他们提供取费依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