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瑙纵歌·古蕴或美的行板@晓辉视觉日记


标签:
晓辉视觉日记目瑙纵歌·古蕴或美的舞蹈影像摄影文化情感 |
目瑙纵歌·古蕴或美的行板@ 晓辉视觉日记
P2目瑙纵歌·古蕴或美的行板晓辉视觉日记 创作于北京民族剧院
目瑙纵歌,古蕴或美的行板
(散文诗组章)
序言
西南边陲,由北向南,滚动绿色的绸缎。
龙江、南宛河和户撒河,途经的湍急,浪涛踉跄。大河东去,互为散开波浪。青山碧坝间,浩浩流水,汇入远天。
守着空灵的高度。靠近或向东,反复重叠,一道墨绿的幕帘,书写起伏跌宕、苍劲有力的“川”流。
大美陇川,从远古流淌出的历史,酣畅淋漓的韵律,是你,唯一的抒情。
请容我打开,神秘的长卷,慢慢阅读。
P4目瑙纵歌·古蕴或美的行板晓辉视觉日记 创作于北京民族剧院
呈现,或梵音里的守望
户撒金凤山麓,佛塔之上,有神性的光芒。
天堂之光,安于垂天之云。古刹静谧,佛有慈心。一棵神树,荫蔽众生。
法相庄严。皇阁报恩寺,阳光镀亮,诸神和佛、法、僧三宝。仁慈的面庞,道教和佛教合一的寺庙,围坐成一座自然的教堂。
凉风中绿意,葱笼。庞大的寂静里,神性的天空,凡尘思维,就再也没有阻隔的通道。
难以上传的美,用金色,说出了万物的终始。
大乘佛教圣地,一个向度和高度,负笈而行。
章凤观音寺,我确信《中华大藏经》里,有莲花一样圣洁,挨紧着的温暖。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转动的经轮,经脉里的线条,打坐,与我娓娓倾谈。
净身也能净心。去暮色深处种植炊烟,那些沧桑里隐匿不住的胎记,就是凡尘与仙界,最直观的区别。
世界充满清凉。心向上,心向善。
陇川坝子,一棵棵顺势向上的古树,长出峻峭的山峰。
拔出,坚硬的骨性。金笋状佛塔,波纹拱起的顶端,闪烁着太阳的光芒。
玉兔佛塔,长着一个远古的传说,美丽的想象。小乘佛教的朝圣之地,身怀秘术,山顶盘着的石头,220级台阶的石头也有体温。
晚雾垂降,与众生广结的法缘。山后明镜似的水库,被季节收紧,护住千百年的宁静。
菩提广种。从此,心心念念,守着一个约定。
P6目瑙纵歌·古蕴或美的行板晓辉视觉日记 创作于北京民族剧院
怡情,或融汇的纪事
这里的水,隔着一扇窗,温暖的距离。
榕荫蔽日,波光混肴视听,倒影,自水底生出。翠竹环绕,涟漪里偶尔冒出,轻微的叹息。被影子拖累的沉重,用清晰的水声,敲打又一个失眠的夜晚。
户宛温泉,就像神仙的花园,弥补了大地的单调的颜色。在这里,活着的肌体,伴一声鸟鸣,可以找到美妙的拯救;在这里,无拘无束的呼吸,可以延长触觉和听觉的距离。
泉池叮咚的歌唱,一种激情,与山泉的奇妙结合,蔚蓝了七彩云南的天空。
给予,返璞的纯真。
一条小路,沿着山边,伸进异国的宁静。
小南风在诉说,另一个世界的语言。
一寨两国,暂且不说它们的性格和长相,吊脚楼上的炊烟,院落前的鸡鸣狗吠,岁月洗去的不是记忆,而是加深。
山坡上蠕动的牛羊,你站在哪儿,都是和它站在一起。拉影村,用最直白的语言,把之前与雷基村的区别说明。
山清水秀的村庄,风里涌动的气味,有那么一瞬,就模糊了国境的界限。
一条更为宽阔的河流,被岁月淘洗。
遗世独立,或兼怀扶正的历史
河陇重关,野性的细腰,把历史扶正。
茶马古道,从一个词里跳出来。高黎贡山余脉,通关密道就悬在她的腰间,和岁月对峙。
古浪辅镇。纵贯,西南走向。一丛荆棘,轻揽营房的寂静。
打开,安身立命以外的层次,用寒冷的光,切入深刻。杉木笼寨子,历经岁月的青石板上,马蹄踏过的痕迹,已淹没在时光深处。
沉淀过往,逝去的已无法复制。
举起刀锋的浮雕,傲立于高冈。
被历史稀释天空,擎着白云。人生,有时锐利如刀锋。眼神,还停留在生命的初始。
说出,铁的证词。虎踞、铁壁二关的碑文拓片,一个民族,拽着我的视线走出很远。
不能拒绝的命运,早乐东,斫断侵略者,奔跑的速度。抵抗的历史,抒写出一段,荡气回肠的史诗。
吟诵。将伟岸铸成浩荡雄风。人文灵地,长出的太阳,闪现云翳之后的光芒。
将无数个兄弟的不朽,深植时间深处。唯有报国的忠骨,持美而生。
兑换,天地苍茫。在最激烈的历史深处,蕴藏,最可贵忠魂。

P10
目瑙纵歌·古蕴或美的行板晓辉视觉日记 创作于北京民族剧院
目瑙纵歌,或民族风情的歌谣
以唯美入场。阳刚或阴柔,“天堂之舞”,铺开神圣的鼓语。
山脉螺旋式的图纹,排列成阵。八面铓锣,两个“洞巴”,
切入的炫舞,角度恰如其分。
黄果树上,跳起欢快“乌目瑙”。
身着银袍,执扇。景颇少女飞起的花帕,裙摆飞扬,以盛开为傲。背长刀,挥舞刀枪的景颇汉子,自然张开的手臂,孔武有力。
万人歌舞,舞步有序。或似游龙,或似蛇陈,在古老的记忆中,几万只孔雀舒展的翅膀,纺出一首“哦热啊、哦热啊”的歌谣……
音律飞扬,胸腔里涌过,绝世的暖意。《景颇魂》里,逆光的花瓣是透明的,发源地和迁徙线,踮起脚尖,就可以采摘到远古的日子。
目瑙纵歌。把春风灌成的山歌,唱得“咿呀呀”!
P12
目瑙纵歌·古蕴或美的行板晓辉视觉日记 创作于北京民族剧院
“绿叶宴”,是景颇乡村和根的代名字。
满席佳肴,融木华清香。喷香的糯米饭,鲜美的鱼腥草,曾经翻动过一个民族的菜谱。
纳山林之气。蜂蛹荷包蛋,帕滚酸菜鱼碧色,在青嫩的叶片上写下,古朴和野性。清纯的芳香,深得我心。
诗歌里伸出,葱翠的青枝绿叶。风中,含着米酒、水酒的醇香,蒸腾中的微醺里,过客不再是过客,归人也不再是归人。
恒古美食,已成为一部,景颇山寨的引言。
用寒冷的光,对应。一页一页翻开,凶险的江湖。
户撒刀,需要从钝和锈的裂变中,救赎一把刀的灵魂。需要很长时间,在流光飞影中,互相打磨,磨砺锋芒。
梦在梦中,银佩饰里的色彩,遇见心仪。剥出中间的一个词,词里的花瓣,隔着爱情。
泥土里风骨,在阿昌族嗅觉的基因里,注定有让你发芽的墒情。
来自远古,黄金以外的火焰,在秋风中练就隐身术。轻轻一捻的灯芯,烟火里的香,就已经刻入,竹杆烟里的温暖。
给泥土下跪,过手米线,为了找到故乡,才找到你。时光的手,就这样被截成舌尖上的段落和乡愁里的章节。
阿昌族的“三宝一绝”,何尝不是,乡土文化里的骨头。
P14
目瑙纵歌·古蕴或美的行板晓辉视觉日记 创作于北京民族剧院
驻足优美,或潮涌陇川
打量,用遥远的地平线,堆垒山岗。
城在山中,林在城中。“优美”是你最好的代言词。
水经石上流,风从花间过。南宛河畔,陇川章凤城,一座崛起的新城,赋予诗意的恬静。
临河观水。两岸青山的倒影在漂移,边境线上,广山绿林掩映的景颇寨内,一棵棵小苗,长成民族团结,籽粒累累的果实。
水,泛着涟漪。爱,流动着心声。人在诗画里,爱意上心头。自然与和谐、深邃与悠远,勐宛民歌里的图谱,中国梦的舞蹈在陇川的山间炫舞。
执手诗意。自然、包容,演绎着绿色发展。历史文化的底蕴里,保持一贯的的流畅。
潮涌陇川,驻足脚步,便是愉悦;相看两不厌,便是流水年长。
俯首,将目光投向,更长远的未来。
——存谢:《目瑙纵歌之乡陇川》刊散文诗组章
P15
目瑙纵歌·古蕴或美的行板晓辉视觉日记 创作于北京民族剧院
舞蹈影像它是借助新媒体(摄影与摄像)的技术特征来帮助深度挖掘肢体的意象空间,这种意象空间是舞蹈影像的一种呈现方式,也是舞蹈影像的一种创作方式,在舞蹈中,我们看到舞蹈与摄影艺术在镜头语言下的碰撞。
“景颇族大型歌舞乐诗《目瑙纵歌》”。
(以上摄影作品有著作权,请勿复制转载。)
电影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