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泰戈尔:宁静的东方@晓辉视觉日记

(2013-12-28 17:50:03)
标签:

晓辉视觉日记

泰戈尔:宁静的东方

泰戈尔《吉檀枷利》

晓辉印度文化

摄影文化

分类: 我的日记

           泰戈尔:宁静的东方@晓辉视觉日记

泰戈尔:宁静的东方@晓辉视觉日记
P1泰戈尔:宁静的东方@晓辉视觉日记2013年3月创作于印度瓦蓝纳西恒河边
泰戈尔:宁静的东方@晓辉视觉日记

P2泰戈尔:宁静的东方@晓辉视觉日记2013年3月创作于印度瓦蓝纳西恒河边

 

   

    我需要你,只需要你____让我的心不停地重述这句话.日夜引诱我的种种欲念,都是透顶的诈伪与空虚.

就像黑夜隐藏在祈求光明的朦胧里,在我潜意识的深处也响出呼声____我需要你,只需要你.

正如风暴用全力来冲击平静,却寻求终止于平静,我的反抗冲击着你的爱,而它的呼声也还是____我需要你,只需要你.

                                                               ——印度诗人泰戈尔《吉檀枷利》
泰戈尔:宁静的东方@晓辉视觉日记
P3泰戈尔:宁静的东方@晓辉视觉日记2013年3月创作于印度那兰陀Nalando六世纪佛学院

泰戈尔:宁静的东方@晓辉视觉日记
P4泰戈尔:宁静的东方@晓辉视觉日记2013年3月创作于印度布巴内什瓦尔Bhubaneshwar希瓦节
泰戈尔:宁静的东方@晓辉视觉日记
P5泰戈尔:宁静的东方@晓辉视觉日记2013年3月创作于印度大理石庙

 泰戈尔:宁静的东方@晓辉视觉日记泰戈尔:宁静的东方

  1913年,印度诗人泰戈尔凭借《吉檀枷利》获诺贝尔文学奖。在当时的殖民背景下,这一事件影响颇大,加拿大《环球报》撰文充满不屑:“诺贝尔奖金第一次授予一个不是我们称之为白人的人。诚然,对我们而言,要欣然接受一个名叫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的人获得一项世界性文学奖金的看法,尚需时日,这个名字读起来那么诘屈聱牙,以致当我们第一次看到这个名字时,仿佛觉得它不是真的。”那为何在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要颁给一个连名字都“诘屈聱牙”的作家?

  泰戈尔曾三度前往英国,而直到1912年第三次英国之游之前,即使在印度本土其知名度也一般。1912年前往伦敦前夕,泰戈尔首次用英语翻译了他自己用孟加拉语写成的《吉檀枷利》中的部分诗歌,他后来回忆说:“那些翻译的书成了我访问西方世界的资本,命运使我逐渐在印度以外的世界获得了地位,虽然这并非我的本意。”是年5月,在给他的英国好友、伦敦皇家美术学院院长罗森斯坦看了他的译诗后,后者即将手稿转给诗人叶芝。叶芝对泰戈尔大加赞扬,而罗森斯坦则正式将泰戈尔介绍给叶芝以及当时旅居欧洲的美国诗人庞德。7月,罗森斯坦在家中为泰戈尔召开了诗歌朗诵会,11月,伦敦印度学会出版了英文版《吉檀枷利》,当地媒体报道不断,泰戈尔正式为英语读者所接受。随后,由英国诗人穆尔推荐,瑞典皇家学院将次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泰戈尔。

  在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词中,称泰戈尔的《吉檀迦利》“自去年开始,已实实在在地归属于英语文学了”,“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于高超的技巧,并由于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并称“我们毫无理由因为这位诗人在欧洲的知名度相对不高而有所犹豫,他的名字在欧洲尚未尽人皆知,乃是由于他的家乡远离欧洲之故。”这份当时的评语不可避免地带有浓重的欧洲中心主义色彩。然而泰戈尔之为欧洲读者所熟知,除了诗作散文本身精彩之外,翻译也相当重要。《吉檀迦利》在他本人译成英语之后,还经诗人叶芝润色,同时,法语版译者纪德,西班牙语版译者希梅内斯本身亦是文学家。

  另一方面,回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工业文明和科学理性的急速发展的另一面是人的异化,正如诺贝尔颁奖词中所说:“西方人过的是一种匆忙的、疲于奔命的生活;与这些恰恰相反,泰戈尔向我们展示的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文化,这种文化在印度辽阔的、平静的、奉为神圣的森林中达到了完美的境界。”泰戈尔诗作中的宁静的东方恰好契合了欧洲人对精神家园回归的普遍期待。诗人庞德认为泰戈尔的诗作令人“突然发现了自然的新希腊,像平稳回到文艺复兴以前的欧洲一样,它使我感到,一个寂静的感觉来到我们机械的轰鸣中。”

  这些赞美之辞背后有多少投向神秘的印度次大陆的目光?然而泰戈尔并非只是一个代表了神秘的东方的诗人,当时的欧洲看不到他民族主义的另一面,因而在一战之后,对他的态度开始逐渐冷淡。(转载国际频道)


泰戈尔:宁静的东方@晓辉视觉日记
P6泰戈尔:宁静的东方@晓辉视觉日记2013年3月创作于印度那兰陀Nalando六世纪佛学院

泰戈尔:宁静的东方@晓辉视觉日记
P7泰戈尔:宁静的东方@晓辉视觉日记2013年3月创作于印度那兰陀Nalando六世纪佛学院

泰戈尔:宁静的东方@晓辉视觉日记
P8泰戈尔:宁静的东方@晓辉视觉日记2013年3月创作于印度布巴内什瓦尔Bhubaneshwar希瓦节

 


这是我对你的祈求,我的主____请你铲除,铲除我心里贫乏的根源.

赐给我力量使我能轻闲地承受欢乐与忧伤.

赐给我力量使我的爱在服务中得到果实.

赐给我力量使我永不抛弃穷人也永不向上淫威屈膝.

赐给我力量使我的心灵超越于日常琐事之上.

再赐给我力量使我满怀爱意地把我的力量服从你意志的指挥.

                                                                    ——印度诗人泰戈尔《吉檀枷利》

泰戈尔:宁静的东方@晓辉视觉日记

P9泰戈尔:宁静的东方@晓辉视觉日记2013年3月创作于印度那兰陀Nalando六世纪佛学院
泰戈尔:宁静的东方@晓辉视觉日记
P10泰戈尔:宁静的东方@晓辉视觉日记2013年3月创作于布里戈纳勒格的印度庙JAJGHWAT

泰戈尔:宁静的东方@晓辉视觉日记
P11泰戈尔:宁静的东方@晓辉视觉日记2013年3月创作于布里戈纳勒格的印度庙JAJGHWAT

 

尘世上那些爱我的人,用尽方法拉住我.你的爱就不是那样,你的爱比他们的伟大得多,你让我自由.

他们从不敢离开我,恐怕我把他们忘掉.但是你,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你还没有露面.

若是我不在祈祷中呼唤你,若是我不把你放在心上,你爱我的爱情仍在等待着我的爱.

                                                                   ——印度诗人泰戈尔《吉檀枷利》

泰戈尔:宁静的东方@晓辉视觉日记
P12泰戈尔:宁静的东方@晓辉视觉日记2013年3月创作于katiha卡提哈

 

他来坐在我的身边,而我没有醒起.多么可恨的睡眠,唉,不幸的我呵!

他在静夜中来到;手里拿着琴,我的梦魂和他的音乐起了共鸣.

唉,为什么每夜就这样地虚度了?呵,他的气息接触了我的睡眠,为什么我总看不见他的面?

                                                                    ——印度诗人泰戈尔《吉檀枷利》

泰戈尔:宁静的东方@晓辉视觉日记
P13泰戈尔:宁静的东方@晓辉视觉日记2013年3月创作留影于印度大理石庙
泰戈尔:宁静的东方@晓辉视觉日记
P14泰戈尔:宁静的东方@晓辉视觉日记2013年3月创作留影于Patna巴特那(墓地图书馆博物馆)

 

泰戈尔:宁静的东方@晓辉视觉日记
2013年3月留影于印度Santiniketan(泰戈尔办过学校的地方)

 

(以上晓辉视觉摄影作品属于创意摄影作品,使用宾得K-5宾得数码相机及宾得80-200mmf2.8镜头,部分作品用的是相机多重曝光功能拍摄的,后期只是调了反差、色彩平衡、色彩饱和度。有著作权!没经过本人的同意请不要随意复制本人的作品。)

 

专辑介绍:Kenny G就不多做介绍 下面来介绍下与K G合作的印度艺术家Rahul Sharma:
他是一个多才多艺的音乐家,敢于探索非寻常路.首先,他选择使用一种叫Santoor的有100多跟弦的乐器.然后选择古老而极富难度的印度古典音乐以开发和表达他的创造性.经过对印度的古典音乐长时间的深入研究,他选择与全世界分享他的珍贵成果.
Rahul因为挑战而不断进步,喜欢跨越障碍, 不被束傅,永不重复走先前的音乐道路.结果如何呢?音乐冒险家Rahul的音乐清单(喜欢他的音乐朋友请关注我的微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